You are now offline.

[西班牙創業] 顛覆你的刻板印象,西班牙有哪些創業優勢?

詹子嫻 2018-05-29
[西班牙創業] 顛覆你的刻板印象,西班牙有哪些創業優勢?
fotoinfot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地新創大聲說:語言、人才多、開銷低、以及美好的氣候與生活方式。

投資資金回流、Google Campus進駐、年輕人才投入 」這些都是2015年西班牙新創圈「破紀錄」的關鍵;科技新創2015年總共獲得超過5億歐元投資、平均每月投資案超過15件、單筆募資超過1千萬歐元的團隊有15家,均刷新往年紀錄;2016年,叫車App CABIFY又獲得1.2億歐元投資,寫下近年西班牙新創圈「最大筆」的募資案,這些好消息,讓西班牙新創社群興奮又振奮。

作為一個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才投入創業浪潮的國家,西班牙有什麼樣的優勢能跟其他有國家做後盾的團隊競爭?怎麼在各方競逐全球有限資源、資金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數位時代》將這個疑問丟給了當地團隊。

103 2.jpg
2015年西班牙新創投資資金來源 Venture Watch Research

語言優勢,快速切入拉丁美洲

「第一個優勢,就是語言,想要將服務打進拉丁美洲,西班牙是最好的跳板。」FLUZO行銷長賈西亞(Vicente García)說。西班牙雖是歐盟第四大經濟體,於2016前幾年深陷經濟風暴後,許多企業減少對當地市場的重視,但是同樣說著西文的拉丁美洲,卻是眾人都想吃下的市場,不論是中國或台灣都有不少企業前往布局。

正因為語言相同、文化相近,西班牙團隊能夠快速切入,在規劃海外布局時,往往會率先選擇拉丁美洲,因此不少西班牙團隊在拉美攻下亮眼成績,這就是投資人眼中的價值。

例如,上半年西班牙新創圈津津熱道的新聞,是Uber競爭對手CABIFY獲得了由日本電商業者樂天領投1.2億歐元的投資,這個來自馬德里的CABIFY,知名度遠低於Uber、Lyft,為什麼能讓投資方掏錢?原因就在拉丁美洲,CABIFY除了在西班牙提供服務,也打進了秘魯、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是CABIFY業績成長最快的市場,而且它在拉美的布局腳步領先Uber,CABIFY聯合創辦人安東尼奧(Juan de Antonio)接受媒體採訪時就直言,沒有把Uber視為在拉丁美洲最大的對手,因為對方布局的速度落後CABIFY。

另外,2016年6月被電商巨擘eBay購併的Ticketbis,同樣在拉丁美洲有不錯的占有率,Ticketbis業務發展副總歐帝茲(Rafael Ortiz)認為,「西班牙掌握了一個非常好的戰略位置。」既能放眼整個歐洲,又可布局拉丁美洲。單看西班牙本土市場或許不夠誘人,但加了這些「兄弟」國家,市場及價值就變得想像無窮。

理工、設計、行銷人才多

這個誕生出高第、畢卡索、達利等多位天才的國家,在建築、藝術的成就或創意聞名於世,或許也因為這些產業的光芒太甚,很容易讓人忽略其他的優點,「其實,西班牙的理工跟軟體人才很多。」2016年來台灣參加COMPUTEX新創公司datumize創辦人拉弗恩特(Nacho Lafuente)這麼說。

他認為,西班牙有不少在理工領域擁有良好名聲的大學,像是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是西班牙最好的理工大學,其他知名的還有馬德里理工大學,瓦倫西亞理工大學等,在建築、科技、科學都頗具盛名。Google Campus Madrid負責人本胡梅亞(Sofía Benjumea)給了類似的答案:「西班牙的人才庫很大,特別是工程師和行銷人才。」這點也是當初Google Campus評估地點時的指標之一。

從Mobile World Capital Barcelona的《2015年數位新創生態圈總覽》報告可以看到,西班牙的開發者人數其實不少,雖然還比不上舊金山、倫敦,但馬德里的開發者人數比大家熟悉的柏林、伊斯坦堡來得要多,只是,過去這些工程師、開發者多半被大企業網羅,而非選擇創業。

另外,西班牙在時尚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像是台灣女性鍾愛的ZARA、Mango、Bershka都是來自西班牙,加上對藝術、美感有獨到的敏銳度,培養出許多設計、行銷人才,一位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多年的台灣企業高層就說:「很奇怪,西班牙人對色彩就是特別有Sense。」不少公司都會將工業設計或產品設計外包給西班牙設計工作室,或是在當地分公司建一組設計團隊。

當蘋果靠著設計風格風靡全球後,產品不只要好用還要好看,將科技及設計完美融合已成為當代主流,這正是西班牙的強項。

美好的物價及天氣,吸引他國人才進駐

另一個你一定有感覺的優勢是親民的物價,在西班牙不論食物開銷還是房租費用,絕對比北歐、英國、部分西歐國家低廉許多,確實在創業初期,團隊資金壓力大,西班牙正滿足了這個需求,且低物價不代表生活水準低,相反地,西班牙的舒適氣候和放鬆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甚是迷人。

「什麼!氣候有這麼重要?」這是第一次聽到拉弗恩特說出氣候這個答案時,心中出現的OS。在台灣生活的我們,或許很難理解,但對於那些不容易看到太陽、陰雨綿綿的北歐及英國人,那曬不完的陽光、看不完的藍天,有多麼美好,這個地理位置帶來的天候特性,不僅是南歐特有的優勢,同時也成為前進西班牙創業的誘因之一。

「很多人都愛西班牙,對新創來說,低物價、生活方式絕對是一項優勢。」Wooptix共同創辦人埃利薩爾德(Javier Elizalde)說,這部分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對西班牙當地創業者來說,生活開銷、辦公室租金、聘僱員工的薪資成本等相對合理,讓創業這件事不那麼高不可攀。

另一方面,親民的生活開銷,加上不像其他大城市急行軍的步調,崇尚愉悅、自由的西國生活方式,也吸引了外國創業家移居到此,對於促進西班牙創業生態圈的國際化,是很大的幫助。像是2015年在西班牙獲得2,200萬歐元投資的物流新創公司Stuart,三位創辦人就是來自法國,而他們選擇落腳巴塞隆納。另外,由前Google員工創業、以圖像分析為核心的Plytix,則是從丹麥來到了西班牙陽光海岸城市馬拉加。

KPMG España企業財務、購併單位主管拉莫斯(Guillermo Ramos)就指出,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新創團隊常面臨找不到人才(Talent Shortage)的狀況,反觀西班牙當地人才的薪資較低、卻具備高素質,也比較沒有人才缺口問題,這讓西班牙的創業家掌握了很好的競爭力。

金融科技、共享經濟是熱門創業項目

各個國家在發展創業時,多半會有幾個因素影響項目的熱門程度,包括過去的產業優勢、政策支持、當地人文環境等,西班牙則較接近後者,賈西亞指出,「共享經濟類型的公司是最夯的。」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失業、薪水銳減是平凡老百姓遭逢的苦,為了省錢,讓共享經濟的服務模式受到當地人的喜愛。

2015年還有另一個創業項目快速竄出,那就是金融科技(FinTech),團隊的背景不少是過去在倫敦等海外金融業工作的西班牙人轉為自行創業,西班牙的銀行大力推動也是重要因素,當地第二大銀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可以說是全球最積極轉型金融科技的傳統銀行,BBVA創投執行董事雷曼(Jay Reinemann)直言,2016年金融科技創新動能會像「渦輪增壓」一樣,清楚表達BBVA十分看好金融科技發展。

有人說,西班牙人在樹下睡個午覺,做的夢就是一齣電影,這是對西班牙人充滿想像力、永遠沒有規則的性格的一份讚美吧,正因如此,西班牙的新創可以善用這些特殊的優勢,玩出什麼新梗,闖出什麼名堂,更令人期待了,不是嗎?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