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於2007年在臺灣成立壹同樂動畫工作室(簡稱壹動畫),每2.5小時就生產一則「動新聞」,是全球公認最快的動畫公司,其關鍵在於壹動畫自有的技術研發實驗室NextLab,透過科技跟不間斷的嘗試與動畫師一起改進流程,成功地縮短動畫製作流程,讓動畫能夠被運用在即時新聞中,也提供記者另一種新聞播報方式。
運用動畫技術優勢,做出不一樣的「動新聞」
NextLab總監石千泓表示,NextLab團隊有3大業界難以匹敵的技術,第一是Light Stage,這是最先進的3D臉部掃描科技,在外觀看似科幻片裡的大型球體裡,裝LED燈組與相機等器材,當演員進入球體後可在不同的光線方向進行拍攝,將人物臉部細節記錄下來,經過電腦精密運算即可塑造出逼真傳神的臉部模型。不論顏色對比、亮度及擬真度都能精確和動畫結合,如《魔戒》、《阿凡達》等都是使用此技術。
TomoLive是一個可以與虛擬人物即時互動的系統,演員穿戴輕便感應器後,可藉此擷取演員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甚至於手指頭,再經由算圖引擎即時運算,馬上能跟現場觀眾或透過網路遠端交談互動。去年美國總統大選開票,《蘋果日報》推出「白宮爭霸,美國大選即時分析」直播節目,即是利用TomoLive,讓主播能夠跟虛擬版希拉蕊與川普現場聊天並分析選情。
第三則是CloudEye,利用AR技術結合雲端,讓產品能跳脫平面,只要透過行動裝置掃描辨識圖樣後,即可觀看內容或是進行遊戲,為商業行銷、教育、醫療服務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2015年為日本巧克力業者舉辦尋寶行銷活動,只要用CloudEye APP掃瞄《蘋果日報》到隱藏的Kumamon圖案並玩AR小遊戲,就有機會獲得日本最新推出特別版的熊本茶口味巧克力。
未來商務新應用,以VR呈現幾米繪本場景
2015年NextLab投入VR應用,並成為HTC Vive第一批Beta User Developer(硬體開發團隊)。石千泓表示,剛開始其實是因應動新聞大量算圖的需求,一般的動畫製作方式為動畫師將動畫丟到算圖農場,平均每張要算3到4小時;然而動新聞非常講究速度,一張圖不能超過兩分鐘,否則一則動新聞怎可能在3小時內做完,況且一天要生產出多則動新聞,於是研發團隊想到把動畫與遊戲引擎做結合,而進一步跨入VR。
NextLab最初的任務是為動新聞提供技術支援,然而厚實技術能量也帶進不少國內外客戶,例如與路透社合作提供動畫新聞,幫Nvidia在義大利漫畫展以及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推出遊戲。在VR應用方面,除了在蘋果動新聞推出「凶宅打卡VR版」,特別製作360 VR版本,讓讀者接觸靈異傳聞更有臨場感。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與擁有幾米品牌的墨策國際合作,透過VR體驗走入幾米的繪本世界。
在2017年未來商務展上,NextLab透過幾米《我的世界都是你》繪本轉換「幾米繪本VR新視界」,這套互動體驗系列作品共有4集,敘述小女孩在歇業的旅館房間裡遇見許多奇幻人物,這些人的故事撫慰了小女孩失去小狗的心情。透過VR互動內容設計,當使用者戴上HTC Vive後,即能跟著主角穿梭在旅館房間體驗互動驚奇。
深化教育及各產業應用,與國際市場接軌
近期壹動畫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連手打造卑南遺址公園史前聚落家屋區的重現再建計畫,藉由AR與動畫模擬重現史前卑南文化的家屋結構與樣貌,賦予博物館與史前遺址新的生命,同時讓遊客能化身考古學家,親自參與考古推理過程,並設計尋寶遊戲,達成任務便可獲得獎勵,增加遊客和文物的互動。
石千泓表示,NextLab未來將繼續深化VR應用,除了娛樂之外,還將與各產業接軌,將VR內容用在協助企業教育訓練,例如航空業的機艙服務與危機處理訓練,並進一步將這套商業模式推展到國際市場,將事業推向另一個高峰。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TYC 青年創世代 NO.8》,作者:薛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