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做了兩個產品,但是都失敗了。對,是連續做的兩個產品都失敗了。我前前後後忙了好幾個月,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我在從這兩次失敗的經驗裡,找到了轉機,我找到人們在處理文件上會遇到的問題,並用我的新產品FYI來解決。我們總結出了三個方法來確保不會再犯之前所犯的錯誤。
一、市場規模很重要
二、有目的性的創新
三、解決大問題
知道原則步驟是一方面,能否實際執行就是另一方面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適合去探索並解決大的問題,因為這麼做並不容易,也沒有什麼樂趣,而且十分具有挑戰性。在我們一方面開發客戶一方面在思索Draftsend下一步怎麼做時,我們很快發現了人們在文件處理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但是剛開始,我們卻有些害怕去進一步探索這個問題。
當出現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時,它總是看起來像一個令人害怕的機遇。技術上面臨的挑戰可能很困難,亦或其他公司也都試圖進行解決同樣的問題但都失敗了。我們在開發FYI時,以上兩種忐忑心理我們都遇到了。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就會心生疑惑。為什麼我們能成功,而其他人都一次一次的失敗了呢?在我們開始進行下一步具體開發產品時,我們不得不十分確定未來的市場規模足夠大,這樣才值得我們在上面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並確保產品的最終成功。
那你怎麼才能知道什麼時候你的目標市場是足夠大,才值得你盡力投入呢?在我們找到了FYI解決的問題後,我們又總結了三點原則來幫助你判斷你的潛在市場是否足夠大。
(一)每個人都面臨這個問題
對於有些市場而言,很明顯有足夠的客戶,比如社交網路或者搜索引擎。任何人只要擁有任意設備並且能夠聯網,那麼就是他/她就是Facebook或者Google的潛在客戶。
當目標市場有足夠多的潛在客戶時,那你就有機會服務百萬級甚至數十億級的用戶,同時你也可能從中賺得數十億的收入。如果你瞄準的是一個巨大的B2B機會,那麼你必須要對下面問題給予肯定的回答才行。
它是否適用於任何持有電子設備的人?- 你的目標是要確定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大眾普遍面臨的問題。
它是否在不同類型的市場中都適用?- 確定是否不同產業的人們都想把這個問題解決掉的需求。
它是否對不同種類的公司的都適用?- 要解決的潛在問題需要影響所有類型商業公司。
它是否對公司不同職能部門都有影響?- 要確定這個問題是否對一個公司的營銷、銷售、財務、以及其他團隊都有影響。
這些問題很簡單。困難的是你能否找到一個潛在痛點問題,並且讓你對上述的問題清單都能給予肯定性的回答。所以這種潛在痛點問題是十分罕見的。如果在上述問題測試中,你的回答不全部是肯定性的話,那麼意味著你還需要繼續努力,進一步去尋找那個值得追逐的市場突破機遇。
一旦你開始開發你的產品,並且為要開發和保留哪項新功能焦慮時,上述這些問題依然能夠幫你選出合適的功能。我們就是使用了上述的問題測試方法來對我們的FYI產品以及每一項我們打算新增的功能進行壓力測試,每天都如此。當你的產品新功能影響到了更為廣泛的市場時,那麼這個產品就有了巨大的市場影響,而不再是僅僅針對小部分人群。
(二)痛點問題持續在惡化
最好的潛在痛點問題是自身就在持續惡化的問題。這些問題自身已經影響很大,但是客觀的市場發展情況會是它變的更加突出。
上述說的理想市場發展情況應該是能夠將你發現的問題無限放大。這個問題會隨著市場情況的發展而日益尖銳。比如,網站的大量增加為Google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後續互聯網中新網站的不斷出現和發展成就了今天Google這樣的網路巨頭。由於網站數量的持續快速增加,人們需要一種快速準確地進行互聯網檢索的工具,而網站目錄根本應付不了這種網路生態系統天然成長帶來的難題。
HubSpot的出現解決了社交媒體的興起帶來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在日益成長。市場營銷人員需要每天跟這些非盈利的網路營銷管道打交道,他們急需一種新的工具來管理這些日益成長的在線帳號。隨著新的網路營銷帳號的不斷出現,HubSpot這種一站式的社交帳號管理工具就隨之出現了。
當你評估一個問題是否變得更糟時,你需要著眼於產生這個問題的產業發展趨勢上,而不僅僅在這個問題本身上,你必須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追溯到這個問題出現的根源,然後確保這個問題在持續惡化。
如果你發現這個痛點問題背後的產業趨勢在持續發展,並且沒有慢下來的跡象,那麼你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創業機遇。
(三)還沒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一直存在,但還沒有任何人和公司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前人們確實嘗試過,但是市場上一種失敗的產品就說明瞭有人過去已經注意這個問題,但是都沒能成功。這個現象其實是鼓舞人心的,只要你發現的那個機遇有前述兩個跡象就行。想象一下,如果之前嘗試的人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就沒你的事了。
也許市場上有其他的一些競爭者存在,但是他們都沒有徹底解決你發現的痛點問題,並且沒有足夠的客戶,因此無法成為一家成功的公司。
你解決了一個沒有人解決的問題,並不意味著他人之前沒有嘗試過解決這個問題。只是說之前嘗試的人並沒有成功而已。他們可能在很多地方都做錯了,但是這些都不是你關注的重點。即使你理解了別人失敗的原因,這也不能幫你找到合適的市場機會。它只會讓你在設計解決方案時少走部分彎路。
有一點很重要,當跟潛在客戶溝通時,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你的目標是要識別出他們是否瞭解市場上是否有可以購買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那就說明他們不僅面臨這個問題,而且他人雖然嘗試過,目前也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我們不是只想象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最值得解決的大問題。我們透過不斷挖掘,不斷研究來確保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確實個值得解決的大問題。我們一直持續直到我們把這個問題研究透徹,包括為什麼人們會有這個問題,他們都做了什麼嘗試(包括失敗的嘗試)。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達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