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投資前的精準判讀:巴菲特多次推薦,質化分析的12項金律》,商周出版
我們從高瞻遠矚、策略、承擔責任、資本管理、利害關係人、領導能力和坦白無隱等角度,分析古茲維塔的致股東報告書時,會看出他的文字透露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種特點要到事後才看得出來,1995年時我們還沒有發展出永續事業模型。
到了2003年,我們把我們在股東信中發現的130個主題,整理成包括資本管理、策略、承擔責任、高瞻遠矚、領導能力、利害關係人關係和坦白無隱的七大系統,創造出永續事業模型。我們用示意圖畫出這些系統相互之間的的輻射狀關係,顯示六個系統圍繞著一個核心系統旋轉。
我們精心安排七大系統的位置,顯示每一個系統如何跟其他系統制衡。 整個模型告訴企業需要什麼東西,才能創造具有彈性和適應性、不論市場盛衰都能繁榮發展的企業。
左腦系統
黎氏評等模型的左腦部分由 策略和承擔責任系統 構成,這兩個系統都要依賴推理性的邏輯、理性和客觀分析能力。我們在「策略」項下,納入公司的商機、定位行動、策略性聲明、競爭優勢和市場意識。
這個策略系統要靠著承擔責任系統制衡,承擔責任系統納入的主題包括結合目標與成果、申報財報結果和公司展望等因素。強勁的承擔責任系統會支持策略系統的執行。缺乏承擔責任特性的公司,可能浪費投資人的資金,這兩個系統靠著模型的左上象限和右下象限,互相連結(請參閱圖3.1)。
右腦系統
這個模型的右腦部分由 高瞻遠矚和領導能力 構成,高瞻遠矚系統位在模型的右上象限(請參閱圖3.2),包括放在我們右腦中的歸納性推理、情緒商數和直覺等能力。高瞻遠矚涵蓋的項目,包括企業目的、創新作法和構想、具有創意的字彙和情緒商數。
平衡高瞻遠矚系統的是強力領導能力系統,位在模型的左下象限,是支持重大企業遠見所需要的東西。企業如果沒有強力的領導,可能會抱持散亂而沒有創意的展望,可能浪費股東的權益。領導能力系統涵蓋的因素包括投資人教育、企業問題與錯誤,以及風險和機會的世界觀。
脊柱系統
利害關係系統和坦白無隱系統 構成這個模型的骨幹(請參閱圖3.3)。利害關係系統決定公司想像利害關係人時,到底是抱著寬大還是狹隘的看法,也決定公司預期自己要怎麼滿足利害關係人的需要。這種系統涵蓋的因素包括平衡利害關係人的需要、同理心、報告顧客想要的東西、以及企業文化的描述。
平衡利害關係系統的東西是坦白無隱系統,後者可以確保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以信任為基礎。如果沒有坦白無隱系統,信任會無法成長、無法茁壯。領導階層立下持續一貫、坦白溝通的典範,這種公司比較可能培養顧客的忠誠度,激勵員工承擔責任的精神、降低股東的周轉率。
這個模型的核心是 資本管理 (請參閱圖3.4)。跟資本管理有關的文字,會顯示執行長行動時,是以受到委託管理投資人股本的態度,還是以獲得動用投資人股本權利的態度為基礎。巴菲特、富國銀行的寇瓦謝維契、好市多公司創辦人詹姆斯.辛尼格(James Sinegal)等人,是以受到委託管理的態度,建立良好名聲。相反的,安隆公司的執行長史吉齡、泰科公司執行長丹尼斯.柯茲羅斯基(Dennis Kozlowski),仍在為濫用權利的作法入獄服刑。
這種核心系統的構成因素,除了執行長對財務作法的決心(尤其是對現金和現金流量申報的決心),也包括資產負債表管理、資本紀律、財務與營運目標,以及標準與風險意識。
2003年,我把這個模型拿給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創辦人傑克.柏格(Jack Bogle)看。熱情擁護財務責任的柏格,在1974年創辦先鋒集團,現在該集團是世界第二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柏格創立先鋒集團的目的,是要提供投資人價格最低、又最安全的投資報酬率。長久以來,他一直批評高階經理人玩弄會計遊戲、提倡短期利得重於長期利得的觀念。
我在一座教堂裡跟柏格見面,因為他和財金記者康舒羅.梅克(Consuelo Mack)同意在那個教會裡發表跟企業倫理道德有關的演講。我展開一張二乘三英尺大小的永續事業模型海報,告訴柏格這個模型花了好多年時間才發展出來。柏格細心地檢視這張圖,聽我解釋七個系統之間的制衡,問了幾個問題,然後又看看圖中的模型,定睛看著放在中間的資本管理系統。
他半開玩笑、半似認真地突然宣稱:「這張圖像哥白尼一樣,顯示了太陽真正的位置。」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