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位世界上年輕的億萬富翁-Snapchat創辦人 Evan Spiegel 分享的創業歷程和心得。
幾個月前,我的朋友Elizabeth和我非常有幸採訪到了Snap公司的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Evan Spiegel。本身作為科技產業創業者的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聽到他關於年輕人如何才能成功創業的看法和見解。他的回答很坦誠、有洞察力,甚至有點讓人意外。
有些讀者可能不太瞭解Evan Spiegel這個人,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在Evan Spiegel還是史丹佛大學一位學習產品設計的學生時,他就創辦了Snapchat。他現在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訪談過程中,他談了很多關於他獲得成功的原因,以及他對年輕創業者的一些建議。我決定把我們談話的內容總結出一篇部落格文章,以便其他人也能夠瞭解Evan Spiegel的創業歷程和創業建議。
1.你為什麼會對創業和科技新創公司感興趣的?
你知道嗎,其實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很幸運。在史丹佛的第二年,我就有機會旁聽了商學院的一個叫「企業家精神和風險投資」的課程。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組織者邀請了一些頂尖的企業家和CEO來授課。因為我只是一名過來旁聽的學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的座位就被安排到主講人的旁邊。於是我就坐在這些成功創業者旁邊聽他們給大家講課。有一天,Intuit公司的CEO Scott Cook過來給大家講課。我和他還挺合得來,課後還進行了私下交流,於是我就請求他給我一個在Intuit的工作機會。他就說,「可以可以」,然後他就給我提供了一個工作機會,那是一個很小的團隊,就3個人。我們的任務是為印度的用戶編寫一個基於文本的應用程序。只有我們三個人,有一堆事要做。我記得自己坐在那裡,腦海裡想著,3個人要完成一堆任務,6-9個月內要完成,於是我就問我自己,為什麼要在一個大公司做這個呢?
隨後,我就和住我對面的朋友Bobby一起做一些不同的項目,我們就此起步。
2.在史丹佛或在矽谷的經歷對你的創業歷程有幫助嗎?
當談到科技產業新創企業融資時,矽谷,尤其是史丹佛,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由於這裡的投資人財務模式不同,導致這裡的思維模式與世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在矽谷,你見到的所有的投資者,他們都在試圖透過一項投資實現1000倍的收益,並知道其他的投資項目帶來的收益可能都為是零。於是每個人都在嘗試偉大的想法和概念;每個人也都做好了長時間投資大筆資金或者輸掉大筆投資的打算,甚至在這個創業項目還未見起色的階段。從這一點來說,我認為史丹佛或者矽谷的投資經濟思維與眾不同。
當時走訪美國其他地方的學校時,許多人都集中注意力在一些快速賺錢的創業項目中,對業務的擴展潛力不那麼重視。而在矽谷,大家關注的重點是: 你做的這個項目是否真的有潛力做大?
3.當你最開始醖釀Snapchat這個創業想法的時候,你有設想它將來會發展成為一家很大的公司嗎?
我還是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吧。其實在我們開發Snapchat之前,我們就開發了一個叫「Future Freshman」的東西,主要用來幫助孩子申請大學,但是這個項目徹底失敗了。我們研發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結果慘敗。我們倆的兄弟姐妹,Bobby的弟弟和我的妹妹,那時都在申請大學,但是他們都不用我們開發的那個軟體,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我們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幾乎每天24小時工作,我們投入了這麼多精力,結果卻沒人使用它。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值得反思的經歷。自從那以後我們決定先從一個簡單的概念入手,先開發一個MVP,看看人們的反應;而不再試圖一開始就開發一個很複雜、很成熟的軟體。之後我們嘗試了其他的一些小項目,其中就包括Snapchat,Snapchat那個時候還叫Picaboo。我們當時完全不知道人們會不會喜歡這個產品。我們當時只是認為這個想法比較新穎,因為Bobby當時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能讓人們使用相機的頻率從一週一次或者一月一次提高到一天使用10次,那麼我們就能開創一門巨大並獨特的生意。一旦人們開始使用了我們的MVP產品版本,我們再在那個版本基礎上不斷完善。對於新創企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總想著「我要先籌集一大筆資金」或者「我要先製作一個商業計劃書」或者「我需要先打造一個團隊」。其實最先需要做的並且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先邁出服務目標用戶的第一步。
4.你怎麼認識你的創業合夥人的?
Bobby就住在我對面,而且我兄弟會裡的一個大哥是Bobby最好的朋友(他比我大兩歲)。就這樣我就認識了Bobby,並且開始一起玩耍。我當時一直在做很多圖形方面的設計。史丹佛沒有一個很好的藝術氛圍或者說好的藝術課程,但是很詭異的是在史丹佛校園裡電腦技術隨處可見。當時有很多人懂得電腦技術,但是沒多少人懂怎麼設計。我在高中的時候學習過設計方面的東西,於是很多人過來問我一些這樣的問題:「嗨,我需要設計一個網站」或者「嘿,我需要設計一個T恤衫」。Bobby學的專業是數理和計算科學,類似於統計和電腦技術。Bobby真的非常非常聰明,我也很仰慕他。我們都熱衷於相互討論,我覺得他很欣賞我的設計能力,於是我們倆就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組合。我負責設計,他負責工程。
5.在高中的時候你是怎麼對設計感興趣的?
其實說來也好笑。在中學時候我最感興趣的是電腦。我自己打造了一台電腦,一旦有了自己的電腦,接下來很自然的事情就是開始學習研究Photoshop,我也樂在其中。我高中的時候上了很多圖形設計方面的課程,我還負責設計我們學校的報紙。就這樣隨著我對電腦的喜愛,我就對設計逐漸有了濃厚的興趣。
6.你現在是否還在負責Snapchat的設計工作?
設計方面的工作是我的所有工作中的最愛。我一周大約有2-3天做設計工作。其餘的時間我就要做一些稍微無聊的工作內容了。
7.你平時工作日的時間是如何分配?
這個是要看是具體哪一天了。我每天起得很早,因為我早起後的那段時間(大多數人還沒有醒來)才真正是我自己的時間。我一般早上5點到7點可以自由活動,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有可能是提前開始工作,因為我還是個直升機駕駛員,所以我也有可能飛行一圈放鬆一下。之後就是滿滿工作安排的一天了。大多數時間是與公司管理層人員的會議,一周有2-3天我會待在工作室裡做設計工作,這才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8.你在高中的時候夢想過成為一個企業家嗎?
我覺得高中時候的我有一個行為特徵對我能走到今天有很大幫助:我對於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
我那個時候會祈求別人給我一個工作鍛鍊的機會。記得那時候我請求一位在RedBull市場營銷部工作的人給我一個工作實習機會。我基本上說的就是「我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只要告訴我就行,求求你了,拜託了。」最終經過了1-2個月後,他就說「好吧,你可以過來給我當實習生」。一周有幾天的放學後,我就開始過去實習,什麼事都做。有一個夏天,我開始做一個很前期的電腦計算bug測試的工作。我一開始就是到處問同事「你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幫忙做的,什麼都行」。當時的工作其實很無聊,整天就是運行電腦程序,嘗試找到新的bug。
但是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非常強大的好奇心,總嘗試從比我聰明的人那裡學習。幫我成長的第一條因素就是能夠認識聰明的人,以及他們的慷慨指導才使我變成一個更好的領導者。
9.你對於社交的作用怎麼看?
我認為社交並不是那麼有用,就像「多見見其他人」一樣沒什麼用。我一般會做兩件事。首先,如果我發現某個人讓我很佩服仰慕,那我就基本上會嘗試選擇免費為他打工,以便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到後來,當我認識了一些非常聰明的人,當我有一個具體問題或者難題的時候我會聯繫他們請教。
這樣帶著具體問題聯繫交流更有針對性 ,也是更尊重那些聰明人的時間,因為他們的時間真的很寶貴。很多很聰明的人,當時聯繫他們,並說「我很希望跟您見面或者交流」這種話時,其實不好使。我的信箱裡有成堆的人給我發來的信函,都說「嗨,我很希望能跟您見面,討論一下我的想法」。這時我其實很難對別人的這些想法有什麼幫助。但是如果有人想學習具體的創業或者企業家精神方面的只是,那我可能還有些幫助。
10.你對於我們這樣想成為創業者的年輕人有什麼指導建議嗎?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接觸外面真實的商業世界和從業人員。這就要求把你自己盡可能提升自己對別人的價值。簡單直白點說,就像「我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為你效力?」我認為對於現在的高中生來說這點可能比較困難。
現在好多法律限制年輕人打工實習,這點真的很煩人,因為要求你可能必須18歲才可以實習。對於我們來說也很不方便,因為我也想為現在的年輕人創造一些實習和學習機會,就像當年給我提供這些機會的前輩們一樣。但是問題是現在很多法律限制你必須要年滿18歲才可能。所以我覺得如果你很努力並幸運找到這樣一個能夠讓你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學習鍛鍊的機會,那會是對你未來發展非常有幫助的。因為你可能就比你的同齡人領先好幾年,他們可能到大學二年級或一年級的時候才會開始找實習機會。而如果你能現在提前就置身商業環境中學習鍛鍊的話,那你就比他們領先了4-5年。
總結起來,Evan覺得對他職業生涯有幫助的事情有: 請求聰明人給你提供工作機會,待在史丹佛或者矽谷,從一個簡單的概念起步,保持服務客戶的意識,保持好奇心,以及早起步開始。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達達
原文:Startup Lessons from 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 (An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