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家指南:該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36氪/chiming 2018-04-17
創業家指南:該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人際關係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神秘。簡單來說,只不過是故意地與一個有可能和你形成業務關係的人交談而已。

這意味著,我們有與他人進行互動的意識,應該更好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樣就不會錯過與他人建立一段良好的關係機會、幫助別人的機會,或者是獲得幫助的機會。這不僅僅只是關於你如何對待別人的,也是關於如何建立一個人脈圈的。

人脈在業務中很重要,是無庸置疑的。關係有能力建造圍牆,但它也能打開大門,幫助那些特權較少的人。我們應該時刻意識到,最好的人脈圈仍然是一個封閉的網路,要盡最大的努力去進入它,並且用它來提升自己,來改變生活。

我與其他人共同創辦了 Binomial,這是一家生產 GPU 友好型圖形處理器的公司,它可以提高應用程序的下載量和性能。我在幾年前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當時,我只有兩個月的積蓄,沒有經驗,沒有好的規劃。

與別人建立聯繫是關鍵。我與潛在客戶、其他的創業者、經驗豐富的商人、程序員等人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交流。

我相信,這是讓我走到現在這一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為遊戲、VR、地圖應用、交互式網路應用等領域的一些大公司提供服務。

建立人脈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這個問題和「遇到其他人的方式有哪些」非常相似!有時,當我們準備和其他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心中是有一個目標的,這些目標決定了你應該去哪遇到其他人,並與他們建立聯繫。比如說,如果你想交朋友,你可以去玩電子遊戲。如果你想約會,你可以去酒吧。如果你想組織一個志願者活動,你可以試著在自己做志願者活動的時候把這個想法說出來。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去公園,找陌生人交流,來實現上面的這些目標。但你可以選擇更有效率(更少打擾別人)、更周到的方式。

比如,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營運良好的科技公司,更加有效率、更加周到地建立人脈圈的方式是:

  • 1、參加活動: 線上、線下的會議、業內人士經常參加的社交活動。在社交媒體(Twitter, Facebook, Instagram, Tumblr...) 上發佈訊息,並與人們一對一地互動
  • 2、線上社群:關注Slack的群組、開源項目、郵件列表等等
  • 3、當面交流
  • 4、幫助業內人士
  • 5、做與業界有關的自願服務
  • 6、自己組織活動或建立社群:大的或小的、公共的或私人的

關於幫助和獲得回報的一些說明:

我認為 在人脈圈中「給予」和「獲得」之間應該要達成平衡。 雖然剛開始工作的人想要達到確切的平衡很難,但應該始終牢記在心。

你應該關心他人,並無私地幫助他人。你應該在不進行解釋的情況下做這件事。即使這對你的業務沒有幫助,你也應該這樣做,它終究會給你帶來幫助的。

你不應該用「你好,我需要這些東西,你能給我做嗎?」這一類的話來請求幫助。關於這為什麼是一個錯誤的方法,有很多層次,稍後我會深入探討。但我希望你有一個直覺,知道它為什麼不是最優的。你不應該基於你認為人們能幫助你的程度,來開始與別人的交流。

如果你想為他人創造價值,其他人會為你創造價值。 沒有什麼比在行動中看到互惠互利更強大的了。

在我經營公司的第一年,我組織了幾場比較大的活動來幫助他人。我會一對一地指導別人,也組織過輔導計劃,並在社群免費授課。

我認為這些都是純粹的自願活動,不會影響到業務。我錯得離譜。事實上,幫助他人是我開展新業務的非常大的驅動力之一。不過,即使你這樣做了,也很難完全衡量它的效果,這是通過「口口相傳」來建立聲譽的。

但對我來說,這還不止於此:在幫助別人和被幫助之間保持平衡——幫助別人而不期望任何回報——感覺很好,能夠讓你在與那些能幫助你的人進行互動的時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如果你只是從中獲取而不去幫助他人,別人會注意到的。 你的業務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以至於你本人也會成為一個不快樂的人。

對不同產業和文化之間差異性的思考

不同產業、不同的文化氛圍之間,人們的期望是不同的。

有些產業只會在特定的社交媒體平台上更加活躍。不同的會議和活動受歡迎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產業的開源項目可能比其他產業更加突出。有些產業比其他產業更習慣於與小企業主建立聯繫。有些活動可能是私下舉辦的,需要你去搜尋。

各行各業僅在有形的現實中存在差異,而且在無形的文化中也存在差異。 例如, 在電子遊戲產業,所秉承的文化通常非常隨意——人們經常穿著T恤和牛仔褲出現,出去喝啤酒,在工作之外進行大量的社交活動。 如果你穿著西裝出現,用正式的語氣說話,你會被人當作怪物來看待——但在其他產業,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在進入一個產業之前,要確保你搞清楚了這個產業的文化氛圍。

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於建立人脈來說至關重要。

不修邊幅要不得

雖然在科技產業不會對一個人外在有多麼嚴苛的要求,甚至許多人假裝對此漠不關心。但我們是人類,仍然會有著一些規範,那些漠不關心的人要麼是無意識地遵守這些規範,要麼處於不利地位而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我曾在一家服裝店做了好幾年的造型師。我會為客戶提供參加面試、工作、促銷活動和發佈活動的著裝。我會和他們建立長期的關係,觀察他們的衣著和外表對他們職業生涯的影響有多大。

一開始,客戶通常都會認為「衣服、外表什麼都很膚淺。我不喜歡這樣,我不想關心這些膚淺的東西!人們應該因為我的內在而喜歡我!」

但是,沒有人會對你的故事了如指掌。即使是你最親密的知己,也只是知道一個粗略的輪廓罷了。你的表現代表著你所經歷的一切。

控制你的第一印象並不是要屈從於別人的期望,也不是忽視自己的身份——而是接受這個世界的現實,瞭解它,並通過它來思考你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其中的訣竅很簡單——我們永遠不應該反對去瞭解我們所處的世界。我還會為那些不想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人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易於遵循的技巧。

一些小提示:

與參與交流的大部分人相比,穿得更專業一點。 通常情況下,比「商務休閒」要更嚴謹一些。要記住,公司高管的標準與員工的標準是不同的,更加專業的著裝會讓你顯得與眾不同,這樣在你融入一個關係網路的時候,也會得到尊重。

適當地保養你的衣服。它們是專業工具。

髮型很重要。 找一個專業人士來幫忙——髮型設計師或理髮師會知道該怎麼做。

對於女性來說,護膚也很重要。 即使你不沒有化妝的習慣,也要研究怎麼護膚或者嘗試著去化妝。護膚和適當的化妝可以對消除瑕疵、撫平皮膚、對突出好的特徵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樣人們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你看起來很漂亮,人們不會因為你臉上的痘而分心。同樣,這方面也有很多專業人士。化妝方面,售賣化妝品的門店的設計師是非常樂意提供建議的,你也可以去看看美妝部落客的影片,廣泛閱讀,或者可以花一個小時獲得更高質量的建議。

就著裝而言,合身最重要。 如果你的身形比較特殊,可以考慮將衣服進行修改。多試幾身衣服,直到找到最合適的為止。合身就是一切。

只要有可能,就找專業的人來為你設計衣服。這並不會很貴。在造型設計上,你不會比造型師更加專業。同樣,在你所處的產業中,造型師也不會比你厲害。專業的造型師能夠抓住很多細微但很重要的東西,他們多年來一直在磨練這種能力。

瞭解規範,明智地打破它們

那麼,打破社會規範會怎樣呢? 作為一個在男性佔主導地位的產業中的女性, 我知道關於如何打破規範的事情。遵循規範有助於讓你免受歧視,但有選擇性地打破規範,可以給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關於這方面,比較普通的建議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遵循規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要找到一種方式來慢慢地打破這些規範。 比較激進的建議是,多學習一些關於時尚和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知識,這樣你就能有意識的去打破許多規範。

以科技產業為例,我們來看下怎麼去打破規範:

規範:男性佔主導地位,T恤和牛仔褲

男性著裝:

  • 1、深色、質量好的T恤,合身的深色牛仔褲,百搭的休閒皮鞋
  • 2、不太正式的中性運動夾克,T恤,深色牛仔褲,配色舒服的運動休閒鞋
  • 3、深色毛衣+襯衫,合身的牛仔褲,休閒皮鞋

    女性著裝:

  • 1、不太正式的外套,較好的T恤,深色牛仔褲,平底鞋

  • 2、不太正式的襯衫,皮帶,緊身衣,皮靴
  • 3、不太正式的襯衫,簡單的配飾,牛仔褲,平底鞋

在線上交流中保持一個專業的形象

在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別人只能通過有限的東西來評判你:你的著裝、外表、肢體語言等等。

但在線上交流的時候,能參考的東西有很多。 別人會在等你回復消息的時候看一眼你的都想或者個人資料,甚至會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關於你的訊息。那怎樣才能在線上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建立一個專業的網站

你應該為你的公司建一個網站,你自己也應該有一個! 哪怕你的公司還沒有任何客戶或者是還沒有賺到錢,甚至只是一個早期的想法。這個網站會幫助你完成這些初步的累積。

同樣,在建立網站的時候,你也可以咨詢專業的人士來更好地提升自己形象。設計師可以根據你公司所處的產業、商業模式、公司發展階段、營銷戰略等訊息來幫助你創建(或選擇)適合的網站。

一些建立網站的提示:

在總體設計上,網站要能傳遞出專業性。 在我創業之初,有人告訴我,我公司的網站看起來很像個人部落格,而不是一個專業的、成熟的公司——這對公司來說不可能有好處!你應該有選擇性地關注你的網站如何在你所處的產業中脫穎而出。

要有明確的訊息,告訴首次訪問者應該怎麼與你(公司)建立聯繫。 聯繫你的具體流程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否可以免費評估你的產品?他們怎麼聯繫你?聯繫你之後會發生什麼?如果想要購買產品該怎麼辦?你的目標客戶是誰?遵循這些建議可以徹底改變你的業務。如果你的流程不明確,或者是無法給出確切的答復的話,基本上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接觸你的產品。

消除與你(公司)交流的障礙。 特別是在公司的早期階段,當你需要盡可能瞭解用戶來優改善產品的時候,你應該盡可能多地促進對話。

Logo!Logo!Logo! 網站上放你公司自己的Logo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你網站上有你的客戶的Logo的話,把它們放到顯眼的地方。如果你沒有使用它們Logo的權限,如果有客戶,就在網站上詳細地介紹它們。

要突出公司成員(尤其是管理層)的資歷。 你是否在一些重要的會議上發言過(特別是業內的)?你以前在知名的公司工作過嗎?你做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嗎?引用這些訊息將有助於你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也是你與對方開始初次對話的「破冰利器」。

社交媒體不可忽視

有很多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Instagram,Snapchat,Facebook,LinkedIn等等。每個社交網路都有不同的用戶群體,鼓勵不同的用戶行為,並吸引不同類型或產業的人。

積極參與社交媒體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你要有意識地去投入這些時間,你肯定不會想要在每個社交平台上都有一個帳戶,並且費心思去打理它們。就我個人而言,我在遊戲產業,銷售的是B2B工程產品。由於許多技術專家都在使用Twitter,因此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Twitter營運上了。

你應該注意用戶在社交網路上遇到你的時候會怎樣產生第一印象:你的個人資料,描述(個人簽名),以及你發佈的內容。

社交媒體上的公司帳戶和個人帳戶的營運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一般情況下,你必然會有一個個人帳戶,但不要忘了,那些能夠與你公司建立聯繫的人也會關注到你的個人帳戶。另外,是否應該開設一個公司的社交媒體帳戶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有些公司營運的很成功,有些公司卻收穫很少——這取決你所處的產業和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體。客戶是真的信任和喜歡你,還是只是想要獲得一些公司的動態?開設一個公司的帳戶來進行測試沒有什麼壞處。

你可以在不遵循下面的建議的情況下獲得成功——就像在著裝上打破規範那樣,關鍵在於用心去做。但大部分情況下,你應該學習一些網路動態、社會規範以及不同行為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第一印象的知識。這些都是易於遵循且比較保險的準則。

一些提示:

確保你最近發佈的貼文裡包含一些關於你所處的產業或經營的業務的訊息。 例如,我固定的貼文總是關於我的業務的。當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會確保至少有50%的貼文是關於我的產品、工作或產業的。目前仍然是這個這個比例,儘管我不再那麼刻意了。請記住,這個比例取決於你所處的產業和社交媒體平台——例如,在LinkedIn上,你可能需要接近100%。當你的內容通過轉推或者推薦碰巧出現在他們面前時,這有助於將感興趣的用戶轉化為你的關注者。這些內容彷彿在說:「是的,這是個不錯的地方,關注我會讓你得到更多你感興趣的東西。」

就像著裝一樣,如果你明白它們存在的原因以及你的行為所傳達的訊息,你可以駕輕就熟地打破這些規範。

在發文前停下來思考一下。 一些社交媒體平台(比如Twitter)的用戶以消極和批評而聞名。你在社交媒體上的專業表現等同於你在一個科技會議上親自與其他人交流。如果一個陌生人聽到了你說的話,他會不會感到不舒服?

**在各個階段,都要呈現出你的業務整體上很穩定,並且能做得很好。 ** 如果你的業務看起來陷入困境,或者你本人表現的很絕望,潛在的客戶將會退縮。

如果你的業務不穩定或做得不好怎麼辦?商業環境中,充斥著虛張聲勢或掩蓋真相的誘惑。你永遠不應該在道德上妥協,你應該對失敗持開放態度,但要決定何時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你可以談論失敗而不是沈溺其中。這樣做會讓你看起來顯得很堅強和積極,或者當你的處境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就可以隨意處理這些問題了。

要真實,特別是在個人帳戶上。 社交媒體的一部分是關於建立信任的,表明你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和你一起共事會很好。你應該在個人帳戶上自由展現你的個性和想法。

如果你需要一個私人的管道,你會覺得客戶看到它會感到不舒服,那就另開一個帳戶吧,記得仔細檢查隱私設置。

不要忘記幫助別人。 社交媒體是幫助他人和回饋社會的有力工具,這樣做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處。

其他關於線上的第一印象:

線上社群: Slack 群組、開源社群等。當你在線上社群互動的時候,人們會看著你,並觀察你對他們的貢獻。

GitHub /代碼儲存庫: 如果開源對你的公司很重要,你的代碼儲存庫可能是其他人對你的業務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做一個優秀的文檔。強烈建議你為項目設計一個網站;在Github上更容易讓別人把你的代碼和Github 聯繫起來,而不是和你聯繫起來。確保別人能在6秒內通過描述很好地理解它的作用。要有易於構建/預先構建的演示或示例代碼。如果你接受捐款,要說明該如何捐款。要像對待你公司的官方網站那樣對待所有關於你公司的網站。

發有用且有意義的內容
發出內容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方式,能夠讓其他人主動來找你。

在當地舉辦的活動中發言:與你所在產業相關的活動在當地可能會有很多,具體取決於你所在的地方。它們對我很有幫助!像meetup . com這樣的服務可以幫助你去發現這些活動。你還可以瀏覽社交媒體,並向業內人士徵求建議。在一個地方活動上講話比在會議上講話更好,因為壓力要小得多——團體通常都很小,如果你想講話,你可以給組織者發訊息,然後提出要求!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討論如何提出請求。

在會議上發言: 當我在社交媒體上有了足夠的影響力,並在當地活動中發言後,我就開始收到參加會議的邀請,但你也可以提交申請,請求在這些場合發言。會議對於建立可信度非常有用,如果你向工程師推銷的話,它對於建立開發者的信譽特別有用。

寫部落格: 你可以有一個公司部落格或個人部落格。社交媒體那一塊的很多建議都適用於這裡。部落格對公關很有好處,具體取決於你所在的產業——例如,讓部落格貼文出現在知名出版物或Hacker News等聚合網站上,給我的公司帶來了很多業務,這是發表在社交媒體上的貼文不可能做到的。我建議你利用社交媒體帳戶共享所有的部落格貼文。

郵件列表: 郵件列表提供獨家內容,這是全世界都無法獲得的,與僅僅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公開互動相比,它可以建立一種更密切的關係。你可以通過郵件列表發送更新或新聞稿;讓人們可以選擇性的參加,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看看誰感興趣,並建立一個更緊密的社群。

Podcasting、線上會議和線上活動: 無論是作為嘉賓還是主持自己的Podcasting,對公關都有好處。線上會議沒有什麼差別,但通常包括影片和聊天。這些都與當地舉辦的活動有很多共同之處,意味著你只需增加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從而來獲得邀請,或者直接聯繫組織者。訪談播客在結構上尤其需要有新的嘉賓來繼續參與節目,所以不要羞於向他們推銷自己;你是在幫他們!

線上社群: 有很多!從公共論壇到私人 slack 群組,你還可以在這裡(stripe)作出貢獻並發布內容。
自己組織活動或建立社群:我們稍後再談這個!

直接請求: 不管你有沒有魅力、成功不成功、社交媒體的影響大不大、發佈的精彩內容多不多。大部分情況下,你都需要邁出第一步。很多時候,第一步都是「請求」——你直接讓某人為你做一件特定的事情。

當面交流的力量

你可能有自己喜歡的建立人脈的方式,但這是我特別喜歡的打破僵局的方式之一。

當面交流有一個簡單的主題和意圖:一個人請另一個人去喝咖啡或者影片聊天,這個人會花時間向另一個人提問並學習。 這不是一個直接的銷售電話。 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直接開展業務方面的交流,這只是為了學習。
我參加了數百次的當面交流,做起來很有趣,而且也非常有用。

這基本上是我學習業務知識的方式——我會邀請有經驗的業內人士出去喝咖啡。與他們交流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可以聊業務、設計、編程、任何話題!互聯網上有很多可以學習的資源,但是讓有經驗的人為你提供定制化的建議和學習資源是非常寶貴的。

讓我驚訝的是,這讓我如何學會了什麼不該做,什麼不想做。我有時會請一個我非常欽佩的人出去喝咖啡,我意識到他們走過的路或做出的決定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理想。一對一的談話要比你閱讀採訪稿中獲取的訊息更精采、觀點也更坦率、更真實。請記住,你所欽佩的成功人士也在努力克服真實與良好職業印象之間的緊張關係。你可能只是看到過他們的精彩片段而已。

我們也不要忘記客戶訪談!與潛在客戶當面交流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在業務的早期階段,他們比銷售電話更有用,他們會幫助你塑造產品,使其更好,並且他們也可以在未來轉變為真正的客戶。

那麼,你如何讓別人接受一個當面交流的請求呢?這裡有一些社交媒體上的例子, 你的個人資料清楚地介紹了你自己——如果你通過電子郵件撰寫個人資料,或者你不確定個人資料作為介紹是否做得最好, 請在郵件文本中添加更多的背景訊息。

學生的身份去請求

您好,我是XX大學的學生,我對計算機圖形學很感興趣。我真的很羨慕你的工作——我發現你關於粒子系統的部落格文章非常有趣!我很想能有機會,問你一些關於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工作以及你做什麼的問題——您有時間跟我在Skype上聊30分鐘嗎?Best,Stephanie(在這裡放上某種工作證明的鏈接——你做過的Demo、網站、Github等等)

轉換跑道時去請求

你好,我正在轉換我的職業生涯,成為一個網路開發者(我現在是一名攝影師!)。在Twitter上關注你,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你部落格文章中有關於[技術主題]的建議真的很有幫助!有時間的話,我能通過Skype跟你聊聊嗎?我想瞭解一下你的職業建議和你推薦學習的技術。Best,Stephanie

新公司

你好,我是一位創業者。我喜歡讀你的貼文,它們給了我很多啓發。目前我創辦了[公司簡介]。如果你有時間,我很想咨詢一些關於如何引導一個小公司發展的問題(這是我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以及如何擴大規模的問題。我能通過Skype跟你聊30分鐘嗎?Stephanie[Stephanie公司的網站鏈接,如果有的話]

新領域

你好,我真的很喜歡你在Twitter上說的關於[XXXXX]。這是我非常想要去瞭解的一件事情——我現在在虛擬公司做工程師,但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東西——你介意我在 Skype 上問你幾個問題嗎?Stephanie

主動為缺乏經驗的人提供幫助

你好,我在XX上看到你的部落格文章ーー真的很不錯! 關於這個話題,我已經瞭解很多年了,如果你需要幫助, 請隨時私聊我!Stephanie

在會議和活動中與人見面

當你不習慣建立人脈時,參加會議和活動可能會讓你覺得很難自處。

但這些會議和活動非常好的一點是,你可以在那裡建立非常專業的人脈圈。如果你到公園裡隨便找個人談論你的業務想法,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但是,如果你去參加一個科技領域的活動或會議,當你開始談論你的業務想法時,他們會很興奮。

會議通常是一個事先計劃好的大型活動,需要出差並安排好日程。提前為會議安排網路會議和活動是極其正常的。我通常在活動前一個月開始;偶爾提前幾個月。

30分鐘的會議不會為建立關係留下太多的空間,但你仍然可以完成很多工作,比如說這對於與忙碌的人見面有幫助,或者是當你處於業務的早期階段,認識你的人不多的時候,出現這個會議上也非常有幫助。一個小時的話,對於緩衝活動和建立關係是有好處的。吃飯時的會議通常比這長。

對於大型活動來說,確定在哪裡見面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提示:靠近會議的咖啡店會變得非常擁擠——飯店大廳有更多的空間,經常有更多的空位。如果天氣很好,在公園裡見面也不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隱私或更專業的服務,你可以在附近預訂一個會議室、辦公室或專業空間來參加會議。如果你遇到的人比你更忙,你可以隨意提出一個建議,但要對他們來說比較方便。

因為這通常是最長的開放時段,所以請盡量試著與一群人一起吃飯——記住,人們在那裡是為了交際,所以請隨意聚集一兩個你想一起吃飯的人,並告訴他們可以隨意邀請更多的朋友。在會議開始的時候要注意到這一點,這樣你就可以隨時隨地發出邀請。在你去參加會議之前,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你要去,到了之後,再更新一些現場的情況。與人們交談,詢問他們接下來要去哪裡,或者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可以隨意地向那些要求見面的人發送訊息! 這裡有一些在會議上與人見面的例子。注意,在這裡你需要更少的介紹性文本:

與你沒有見過的人見面

你好,我是XX大學的學生, 我對計算機圖形學很感興趣, 我看到你要參加技術會議! 如果你有空的話, 我很想和你談談進入這個產業所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你在圖形學方面的工作——你會有時間嗎?Best,Stephanie

與同伴見面

嗨,我看到你要去參加技術會議——我星期一至星期三也會去!如果你有空的話,我想找個時間跟你喝杯咖啡——我在XX公司工作,做[技術描述]。Stephanie

徵詢意見

嗨,我創辦了一個小公司,學習了很多營銷和定價方面的知識。我真的很欽佩你和你的公司所做的一切——我想在技術會議上喝咖啡的時間問你一些問題,你介意嗎?如果你有空的話,煩請告訴我。Best,Stephanie[放上公司的鏈接]

在各個活動中展現自己

在較小的活動或者會議中的活動中,又該怎麼辦呢?在活動中,你可以隨時要求提前與某人見面,但通常最好在活動之前或之後與他們見面,以便讓他們能夠有時間在活動期間完成自己的事情。

當你去參加活動時,試著帶上名片、一台帶演示或影片的筆記本電腦,隨時準備播放關於你的產品的影片——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加深談話的內容,或者讓你更容易與某人保持聯繫。

在活動中接近不認識的人會讓人感到害怕,這通常是人們在想到建立人脈時的想法。儘管我經歷過很多人際交往的過程,我仍然對它感到緊張——我更喜歡和一對一或者小團體的人見面。當我去參加一些活動時,我經常發現人們獨自站著,閉上眼睛深呼吸,自我介紹。我發現他們通常會因為你來破冰而松一口氣。另一種接近別人的方法是站在一起,專心聽別人說話——別擔心,你不會看起來像是在打擾別人,這在社交活動中是很正常的。
在社交媒體上與人交流

顯然,在活動中進行當面交流或者與人見面可能源於社交媒體的互動——但是你如何首先在社交媒體上接觸某人呢?社交媒體上的一般禮儀是什麼?

以下是一些建議:
在你關注某人或以其他方式建立聯繫之後,對他們的貼文做出回應是允許的,也是鼓勵的。每個人都喜歡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值得讚賞的。

盡量尊重別人的界限,如果交流不是互惠的,你也沒有任何關係,那就要特別小心。在業務中,堅持是有幫助的,但在社交媒體上,隔一天就私聊一下是騷擾。

記住,回應關乎到你的第一印象——當你互動的時候,保持積極的心態,努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鏈接到一篇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文章,或者提出一個他們可能沒有想到的觀點。

向不認識的人發出請求訊息是可以接受的。

自己組織活動或建立社群

創辦活動和社群是加強與人的交流和創造業務的有力方式。我創辦過很多活動——有時是與潛在客戶共進晚餐,有時是圍繞著回饋的社群活動。

無論如何,我都會先和一小部分人一對一交談,確認他們的興趣,並確保他們會出現。 如果這是一個親密的晚餐,這就是我們所需要做的。

產品的採用也是如此,這也是人脈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當大多數用戶不想和你有任何關係的時候,,你可以先想辦法獲得你的第一批用戶,這些用戶的存在,就是在向其他用戶傳遞一個「安全」的信號,其他人才有可能會加入。

對於公共活動來說,你可以與當地的組織或公司合作。 公司通常樂於為活動捐贈場地。這對他們來說是免費的公關, 幫助他們實現其他的商業目標, 比如招聘。

如果這是一個比較重大的活動,請雇用一個活動策劃人。或者,如果您有預算,請咨詢活動策劃人。在這件事上, 請相信我。你可以在沒有專業幫助的情況下安排活動,但最好有一個知道他們要幫你做什麼的人。

你可以隨意安排會議周邊的活動, 但是你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安排活動,也可以在計劃的活動中前往一個城市進行交流。你可以圍繞你的業務創辦各種活動:關於你的產品的免費課程、公共或私人客戶活動、培訓、與知名的潛在客戶共進晚餐等等。 你也可以為社群規劃許多活動:免費的技術或業務課程、談話系列、交互式研討會、職業咨詢小組等等。

如何處理請求?

與你交談的很多人都會想要幫你建立自己的事業。你應該在什麼時候、怎樣尋求幫助?
有許多不同風格的「請求」、「介紹」和談話風格。 讓我們看看其中的一些, 討論一下各自的優缺點。

陌生的請求時介紹自己
一個陌生的請求代表著你要介紹你自己,來獲得關於一些事情的即時回應。那些不太熟悉業務的人認為銷售就是陌生地打電話。 這是不準確的。

大多數人都不能立刻幫助你。 一個陌生的請求會過濾掉任何不能立即幫助你的人——你不會和他們建立關係,他們可能不會回來幫助你,他們也可能不會把你介紹給他們認識的能幫助你的人。

精心設計這些訊息並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很棘手的,尤其是你不太可能從你發送給的人那裡得到好的反饋的時候。 如果你是新手,我建議讓有經驗的人對它進行評估,從給少數人發訊息開始,在判斷反應後慢慢擴大範圍。

通常情況下,發送了一個請求後,最好再發生幾個禮貌性的話語跟進下。如果你做得不好,那會很煩人。做得好,這是在幫助另一個忙碌的專業人員管理他們的日程安排。發跟進訊息的時候要簡單、簡潔、禮貌。

提出一個冷漠的請求是困難和尷尬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對回避他人很敏感的人來說。另一方面,它是高效的,讓不感興趣的各方輕鬆地發出信號,並確保每個人都站在同一個立場上。

考慮一下招聘會。招聘會上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他們想要雇傭某人或者他們想被雇傭。 在說「事實上我想要一份工作」之前, 你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建立一段關係,那樣就有點虛偽了。 你只是需要找份工作。

對於早期的創業者來說, 生活更像是一場招聘會,而不像是一場晚宴。 公司的存在就是為了買東西和賣東西。 你會買一些東西,甚至是從不熟的請求那裡, 通常你會對這些東西非常滿意。有些交流互動是非常具有事務性的,這也沒關係。

用推銷的方式介紹你的工作
在專業領域,當你剛剛遇到某人時,你往往沒有一個特定的目標,也不知道你能否幫助他們。你可以通過讓雙方快速介紹自己來打破僵局。做好這個。推銷是一種技巧。

我大概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夠用兩句引人注目的話來描述我的公司——這並不容易。

我過去常常從解釋GPU的格式開始推銷,給他們一個理解我們算法的基礎,然後再談我們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不是一個恰當的細節,對其他人來說也沒有價值。現在,我以「Basis減少了下載量並提高了應用程序的性能」開始。「在軟件公司工作的人都明白,這是好事。如果我知道他們對壓縮領域有些熟悉,我將添加「Basis將圖像縮小到JPEG大小,但在GPU上縮小6-8倍。如果您已經使用GPU友好壓縮,它可以削減一半的圖像數據!」這不僅為工程學案例提供了依據,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而且這也表明瞭,如果他們願意,我有能力隨意地展開。

簡短一點。 這一點我怎麼強調都不過分。開始談話,你不知道對方會有多感興趣——但他們不需要你的生活故事。這就是為什麼設計一個簡短,引人注目的推銷話語是重中之重。

在說出你的想法之後,你可以隨意地回答他們提出的任何問題,然後對他們表現出興趣通常是個好主意。保持對話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真正對某人感興趣,並且很樂意去瞭解他們。

隨意地介紹自己
這通常是你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最棘手的問題。這也是你會在那些對「銷售」過敏的產業中看到的一種方法——你可以嘗試設計一個聽起來不太「銷售」的推銷,或者你可以繞過它來使用這種方法。例如,向影片遊戲公司銷售軟件就可以這樣做。

你開始談論一些可能與你的工作有關的事情,但是你沒有介紹你自己或你的公司。例如,你在社交媒體或活動中加入了一個談論編程的話題,只是積極地提出想法並產生興趣。
它也可以發生在一對一的對話中。你與產業中的某個人見面「只是為了請教」或者沒有明確的議程——也許你可以從談論產業新聞或者他們正在做什麼開始,而你可能永遠不會有機會談論你在做什麼。

這種建立人脈的方式讓我想起了一點賣奢侈品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它在不喜歡推銷的地方工作得很好的原因。奢侈品的神秘之處在於,它們天生就很受歡迎,所以不需要出售。這不是真的,但賣家對是否發生任何特定交易都會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因為這種產品太好了,以至於買家大量存在。人們學會把這種冷漠與成功聯繫起來;他們學會把表面上的絕望與失敗聯繫起來。你通常不想顯得絕望。

想要用這種方法取得成功,有幾個關鍵,也可以輔助其他方法。一個非常重要的是保持真誠。如果不是的話,不要表現得像私人朋友。保持100 %的專業關係和真誠是可以的。不要對你不感興趣的事情假裝感到興奮——你可以分享一個觀點或文章,只是為了分享它並為對話做出貢獻。做你自己,但要有自信和積極。

真誠的另一部分是保持長期的關係,即使有人不能立即幫助你,這會關係到下一個問題。持續跟進並保持聯繫,即使超出業務的需求。把他們當作人來看待。我意識到,當你與很多人交談時,這可能很難做到——這是這種方法的缺點之一——但即使是每隔幾個月與某人聊天也是非常有效的。

硬請求與軟請求
假設你在沒有介紹自己之前需要提出請求。你該如何提出你的需求?
「你的需求」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東西——請對方介紹其他客戶、向與你交談的人的銷售或請對方提供一些咨詢等等。

應對這樣的場景,有兩種方法:

軟請求的例子:
「我們正在尋找對我們產品感興趣的客戶。」
「我們正在對產品進行免費評估。」

硬請求的例子:
「你知道有誰會使用這種產品嗎?」
「你對免費評估感興趣嗎?」

在閱讀了其他部分之後,你可能會猜到每個部分的優點和缺點。軟請求會讓別人對你感興趣,對那些不喜歡銷售方式、不喜歡「奢侈品」心態的人以及那些可能無法幫助你的人都有好處。當有人有所預期的時候,硬要求很有用,它直截了當,而且你的需求並不是模稜兩可的。

對所有的請求都要謹慎——你應該尊重別人和他們的時間。如果你真的不想和別人保持聯繫,不想聽別人的故事,也不想幫助他們。那麼最好還是在開場白中直接提出硬請求。在談話的後期,硬請求需要一定程度的尊重、信任和事先建立的關係,這樣人們就不會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

禮貌和後續

如果會面進行得很順利,或者你們倆有更多的事情要談,可以在談話後遞給對方一張名片,或者計劃一個具體的後續行動。

經常和別人保持聯繫,並保持100 %的職業關係是完全可以的。事實上,這是保持真誠的一部分。和一些人一起,你會瞭解他們的孩子和家庭生活,有些人會成為你很好的朋友,而對於一些人,你只會談論生意。要注意人們的邊界,並意識到這是非常正常的。

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網路的核心是瞭解人們,尊重他們和你自己。要考慮特殊情況和所在環境。永遠不要忘記付出,並利用這一建議將經驗不足的人與機會聯繫起來。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chiming

原文:Networking for founders The art of having good conversations, improving your business, and helping others by focusing on relationships.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