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商業模式總是無法突破?織田紀香:舊思維是最大的敵人!

方舟文化/織田紀香 2018-04-07
商業模式總是無法突破?織田紀香:舊思維是最大的敵人!
Stokkete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摘自《集客變現時代》,方舟文化出版

開銳創富投資管理(KRF)總經理勞莘曾在演講中提及兩岸市場的不同。他提出一項重要觀點—「相同模式的公司,在台灣設立跟在大陸某一線、二線城市設立,哪間公司比較容易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句話,以非常強烈的力道破題。

看大陸市場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不論是什麼樣的服務,在大陸的經營方式與觀點絕對跟過去不一樣,盡量避免用國外的心態來看,反而要換個角度,用當地的人思維來做。

從移動互聯網創新看台灣企業的機會

丟掉過去的包袱,以用戶為中心去思考這些人要什麼,如「大悅城」想要的是「開高級車的客戶」,所以他們從客戶開車進停車場的瞬間,就有車牌記錄、車牌辨識、客戶追蹤、客戶管理等後端支援服務,賣場設計以這群客戶為導向,因此在衰退的零售賣場市場中,唯獨這間公司逆勢翻轉。

「產品要轉成模式,用戶應該體驗到的是服務模式」

產品要能夠服務化,服務則要產品化。當產品在市場推出後,其產品本身所具備功能雖是消費者購入的理由,但要維繫與消費者長期的關係,則必須在銷售前、銷售時、銷售後,提供相應服務,令消費者感受到因為對某項產品有了興趣,在購買之前被客服人員好好並妥善的服務、解惑,且在購入之後得到應該甚至超值的服務。

再者是專業服務,例如顧問、律師、財務投資等,透過知識的橋接,因應需求者的提問,給予諮詢服務才能完成工作,更應該將這類服務變成規格、模組化的產品,以賣產品的方式銷售服務,如此一來才能提高服務在銷售面對不同客戶群的溝通效益。

他提到另一個「做牛腩」的例子。這間公司才創立不到兩年,一樣募資到好幾個億的人民幣,是一間與網路服務完全沒關係的公司,但卻提供與網路服務公司一模一樣的服務—如VIP客戶經營、封閉測試、版本更新、用戶回饋、使用者介面與體驗優化等,從服務端到餐具的擺放與設計,專注每項細節,並不斷優化、改良產品,產品品項限制十二種,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改進,並在上線推出前,邀請VIP會員試吃,寫下想要的口味、食後感想,真正做到市場調查與研究。

再舉小米的例子,別人做的是當下的事情,雷軍做的是未來之事。他把未來的規格、價格、功能賣給現在的你。雷軍買下許多軟體公司、服務公司, 用心經營各種社交渠道,大量收集網路聲音,同時要求公司高階主管到員工都得線上回饋,將用戶體驗做到最好。

「不讓用戶感受到難用的回饋權力,用戶就不會參與其中。讓用戶盡量參與其中,多多討論及互動,這樣用戶才會更支持自己曾經參與過的產品。」

再說到賈伯斯,他做了一件很正確的事情,大多數人買了設備後,跟設備商的關係就斷了,除了客服需求外,消費者與設備商之間沒有往來,但當你使用Apple的那天開始,你跟這家公司的關係也跟著開始,並且變得更緊密。

他又舉出一個例子,Nike近年來在大陸的銷售業績下滑很快,不只Nike,其他品牌也一樣,唯獨有個產品逆勢成長,就是Nike最原始也最根本的產品「跑步鞋」。

「Nike在每一雙鞋子裡都置入晶片,整合Nike+,將運動資訊上傳至網路,形成一個龐大的運動社交平台,而這一切就從買了一雙鞋子開始。人們在平台上互動交流,討論運動路線、分享特殊景色,最重要的是,這一切交流都從一雙鞋子出發,凝聚人氣。」

「從產品變成服務,從服務變成模式與體驗。」

「習慣,才是最大的敵人」一句話點出許多企業的商業模式問題。

改變習慣得從根本改變起 ,可能的話,甚至是 成立新公司、新事業,從全新人才、思維與觀點出發,才有機會跳脫限制框架,不會被包袱束縛。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