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日本乘車市場好難打!Uber、Sony 等企業選擇以技術提供者角色切入

日本乘車市場好難打!Uber、Sony 等企業選擇以技術提供者角色切入
Mic via Flickr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日本,沒有營業執照的車輛是不能作為計程車載客駕駛的,這也造就Uber等公司違法不可營運、只能提供技術的市場情況。身為日本科技大廠的Sony宣布,將加入這個載客叫車市場,成為背後系統技術提供者,並且會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讓計程車車隊們更有效預測載客需求,增加營運收益。

日本現有5家計程車公司(大和自動車交通株式會社、日之丸交通、國際汽車、Green Cab與the Checker Cab)將與Sony合作,打造這個新平台,希望透過過去的搭乘歷史紀錄、交通現況、天氣狀況、當地慶典活動等資料,更有效地分析預測載客需求。

這次由Sony領導的策略聯盟可望涵蓋大東京區域1萬台計程車車數。當平台建造完成後,Sony表示,也歡迎其他車隊加入使用。

Sony
Sony與5家日本計程車業者合作,要替他們打造如Uber般的叫車App系統。 Sony

除了Sony之外,車廠Toyota也才在這個月宣布與App開發者JapanTaxi合作,預計和計程車業者日本交通(Nihon Kotsu)合作,打造6萬台計程車車輛數的App叫車平台。

至於那些在其他國家起家的叫車平台Uber和滴滴出行,因為無法在日本帶入既有的商業模式,現在也以技術提供者角色,提供自家叫車系統平台給計程車業者。

雖然Uber已經在美國營運好幾年,但是在日本,這樣的App叫車才正要真正成為計程車業者的標準配備,真正合法地提供給消費者使用。在這趨勢下,Sony、Uber最後站在同一個技術提供者角度互相競爭,來服務計程車業者。

資料來源:NikkeiTechCrunchThe Verge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楊晨欣

TAGS: # Sony # AI
本文作者 楊晨欣 《數位時代》外電編譯 楊晨欣

《數位時代》外電編譯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