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5:01 服飾創業實戰 #3—社群互動&廣告素材操作

25:01 服飾創業實戰 #3—社群互動&廣告素材操作
翻攝自 25:01 形象廣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真的很懷念四年前廣告隨便下隨便中的日子,那時候轉單成本哪有現在這麼高,而且現在要費的心思更多,一方面是廠商多了,另一方面是觀眾胃口被養大了,素材質感輸人就會被忽略。

十年前我在 Yahoo 拍賣時候,只要搶到分類首頁曝光,那個月業績基本上就保住了,現在要說故事、還要開直播、還要拍影片、還要拚互動、還要抓觀眾眼球,天啊大哥,我只想賣件衣服啊!

本篇先從互動開始講起,剛開始我們很努力在做形象,其實替品牌打底打的滿不錯的,找了新銳導演拍廣告、合作地下樂團作品當配樂,與插畫家販售商品與展覽,這些都是我們的 TA 想看的。

25:01 DESIGN T-SHIRT 2014 年度形象廣告 導演版

剛開始打出來的氣勢真的很強,導演、樂團、插畫,所有的原生創作精神都在我們 25:01 表現出來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觀眾非常有新鮮感,所以很快我們的粉絲團就衝破兩萬,發文號召力與轉單率都不錯。

為了穩定觀眾互動率,所以我們不整天發商品貼文,盡量多發些閒聊或時事評斷,很努力的讓觀眾認為我們和他們站在一起,互相參與彼此的生活。後來臉書直播功能開了,進入短暫的大直播時代,我們守住貼近觀眾的原則,把直播當綜藝節目做。

以上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有換到一些訂單,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置入銷售,我覺得這就是成功的社群互動,他看到這個品牌,想到的不是只有商品,還有他和你一起參與的事。大家總說品牌暖度難做,其實就是把握一個原則—植入觀眾的情緒記憶,商品永遠是冰冷的,只要我們能為他加上感動或歡樂,那就對在觀眾的腦海佔有一席之地。

臉書演算法規則雖然一直改,但不變的是,只要影片有梗,轉載率自然高,若是內容無趣,就算砸大錢買廣告也還是衝不出話題,可以直接放棄這個企劃,繼續想新的,同時也是再提醒大家一件事,一個話題頂多支撐品牌兩個星期,因為觀眾每天看的東西太多了,不斷想新梗才能讓品牌長遠的走下去,做這些互動,對品牌忠誠度有絕對的幫助。

大家追求的口碑行銷,我認為分三個層次,1、品牌很好我自己喜歡;2、品牌很棒推薦給朋友;3、品牌信仰替你護航,我認為能做到 3 就是經典了。

廣告素材大戰

這兩年台灣電商應該可以說是資源比較成熟的時代,有專門拍素材影片的公司,專門投廣告的公司,有專門做小編的公司,所以創業人要推出新產品的時候,都能找到人操刀。

但我個人對廣告投放公司有個小看法,首先一定要求數據握在自己手上,然後不給你素材改善建議就不用合作,等你全部錢燒完沒轉單,再來批評你素材有問題,為甚麼不一開始先講?

也許,有時候不是你產品沒競爭力,是可能幫你投放的人不夠強,有些真的是新人,我遇過一個,他連貼文能買轉換率廣告都不知道,在電話中跟我爭超久,隔天打來跟我道歉,但可能我預算低,所以被新人拿去練兵,當然不是每家都這樣,所以想做電商一定要學廣告投放,熬夜都要學會,給別人燒錢,不如自己摸

影片素材

例如如果你的影片就是要講商品,請把握一個原則,前半秒畫面要有字幕移動,或是商品使用效果重點只接切入,千萬不要有什麼無聊的開場,不然觀眾滑過去根本不會注意,我始終認為,一個品牌最起碼保有一個影片素材是必須的,可以換成粉絲團的封面,這樣觀眾進粉絲團會先被影片吸住。

商品照素材

o0h5Kay.jpg
商品照素材 陳郁翔提供

各位從這張圖可以感受到,左邊右邊明明是同一件外套,為什麼感覺右邊比較有質感?這是拍衣服的小眉角,一定要抓皺摺才會有立體感,照片拍得好就多一分買氣,任何產品都一樣,要是你剛開始不知道怎麼看這些,那很簡單,直接看你的競品怎麼拍,把他們的照片給攝影師看,要他們比照辦理,背景的部份我在第一集有提到,白背景是最棒的,乾淨,減少觀眾視覺疲勞,也能增加網站停留率。

Model 照素材

nPQnxjDl.jpg
Model 照素材 陳郁翔提供

其實我始終認為,Model 不一定要漂亮,但要有記憶點,觀眾記住他也是記住你的商品,最好他長得能符合你的商品屬性。有些商品就是得找長相冷豔的人來拍、有些就是要長的日系,長相有媒合商品的味道,對成效效果互相加分。

拍 Model 要付出許多成本,所以拍攝前選景跟 Pose 要妥善規劃,才不會拍出來的照片不滿意,我個人非常欣賞台灣男裝品牌 Life8 的照片質感,同樣的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背景,請一律選白景棚拍。

文案素材

如果你是在 Facebook 投放的話,文案請控制在五行之內,不要太多贅詞,能條列式就條列式,功能性產品就提好處,衣物就提布料,有折扣就提折扣。另外也可以妥善運用 Facebook 小圖示,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A找尋

現在投臉書廣告雖然貴了,但找潛在客戶已經比以前快很多,因為演算法越來越好了,在下廣告興趣找尋的欄位,只要輸入競品,就會出現建議興趣,

最近還有一個新功能超級實用—曾經互動的消費者,臉書會自動把這一個禮拜有逛過購物網站的觀眾撈出來給你,這些人無疑就是潛在消費者啊!

還有一個找 TA 的操作手法,但要非常有耐性,就是你同時開兩個粉絲團,譬如你是開餐廳的,除了開一個餐廳的粉絲團,再開一個美食粉絲團一起經營,先把喜歡美食的人聚集在美食粉絲團,再打餐廳廣告,這樣就是超精準 TA。

所以有時候你看完命理網站,就會看到什麼招財水晶廣告,就是這個道理,根據產品受眾可能關心的事情,開一個非消費型粉絲團吸引,最後再對這些人投廣告,這是一個很累,但很高級的一個玩法。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轉載自陳郁翔,全文刊載於TeSA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本文作者 陳郁翔 25:01 DESIGN T-SHIRT創辦人 陳郁翔
  • 25:01 DESIGN T-SHIRT - 創辦人
  • 清寒創業 - 偷懶作者
  • 海尼根電音大賽 - 亞洲區台灣亞軍
  • TEDx - 講者
  • 蔡英文提名 - 在地希望
  • 關鍵評論網 - 未來大人物
  • 高雄八一氣爆 - 鄉民捐款發起
  • 時尚空間 - 平面設計
  • 華陀扶元堂 - 電視購物人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