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流新創Lalamove來台滿三年,昨(19)日公佈台灣的營業表現,強調餐飲生鮮、電商等企業用戶對「即時快送」的需求持續增加,貢獻整體營收六成,因此正式推出API串接服務,看好未來能進一步吸引大型業者合作。
四成業績來自餐飲業
過去,他們和雙北地區近萬間企業合作,都是以單筆訂單形式,透過App或網頁下單,儘管成功吸引如統一超商等業者合作咖啡配送,不過這種方式,對於運送量更大的公司來說,仍不夠有效率。
所以像是街口支付的美食外送服務,就率先申請串接API,讓旗下餐廳店家跟消費者都可以在自家單一平台上完成配送,提升效率。
Lalamove共同創辦人兼東南亞商務總監陳少勤表示,Lalamove提供的即時快送服務,提供中小企業與一般消費者機車配送,平均46分鐘能完成取貨與送件。過去三年來,他們發現企業用戶的成長相當快速,尤其是餐飲業人力不足,常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的尖峰時刻叫外送,至少貢獻台灣每月的4成營業額。
看準電商需求缺口
但也有另一項異軍突起的產業值得注意,就是電商平台。
陳少勤進一步解釋,因為旗下司機有不少都是兼職接單工作,數量比起傳統物流司機來得多,才有辦法處理臨時急單,特別是垂直電商網站就需要這樣子的服務。他舉例,像是生鮮宅配業者「愛上新鮮」推出的三小時到貨、花卉網站「花道家」推出的五小時鮮花快遞,都是由Lalamove司機來完成任務。
「最大差別是,我們不需要集貨轉運。」陳少勤分析,傳統物流業者為了以最大效益運送商品,因此需要有轉運站按照區域分批配送。優點是能以最少趟數運送貨物,壓低價格,不過速度就很難夠快。
他強調,Lalamove採取專件專送,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也很方便,經常用來委託送文件、手機,甚至是餐飲外帶。不過,因為平台司機能選擇是否接案,因此如何確保有足夠司機數量非常重要。
Lalamove除了會持續招募司機、推播需求熱點外,也會在重大節慶前提供獎勵,確保司機的接單意願。按照目前的成長速度,明年有機會前進桃園、台中、高雄等地。
擴大東南亞市佔率,目標2019年上市
三年前,Lalamove只在亞洲15座城市營運,但現在已經在超過110個地方提供服務,註冊司機超過200萬人、員工1500位。對於外界經常將他們拿來與另一間香港物流新創GOGOVAN比較,Lalamove共同創辦人許家維則是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就像追女孩子一樣,不會管情敵做什麼,而是專心愛她。」強調2018年的目標是在東南亞地區擴大市佔率,期待能在2019年正式上市。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吳元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