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群眾募資不陌生,新創進入日本市場會碰到的「群眾外包」你懂嗎?

群眾募資不陌生,新創進入日本市場會碰到的「群眾外包」你懂嗎?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是新創想要調查、測試日本市場水溫,但是沒有足夠的資源,也不可能直接在日本當地直接雇用 Country Manager 的話,那你有可能想要考慮一下「群眾外包」。

在台灣,「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流行,但相對來說「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很像大家比較陌生;在日本,「群眾募資」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相對來說「群眾外包」的成長更為快速。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照字面的解釋就是把一項工作外包給群眾(市場),相對於過去的企業外包(Outsourcing) 都是把工作給一個特定的服務供應商,群眾外包是把工作給不特定的群眾去完成。今天文章想要介紹的就是日本的「群眾外包」,因為這或許是台灣新創進入日本時可以運用的資源之一。內容主要是分成:日本群眾外包市場趨勢主要的 Player 跟 Business Model美國、台灣、日本比較

日本群眾外包趨勢:使用者3年成長2.6倍 案件金額年成長率45%

日前在日本經濟新聞報上的標題是「Crowdsourcing的接案者將近400萬人,3年之內成長了2.6倍!

以接案者的 Base 來看,日經調查日本 5 大群眾外包平台估算的結果,日本的 Crowdsourcing 接案人數從 2014 年的 150 萬人,到 2016 年底達到 300 人,預計在 2017 年底會接近 400 萬人,3 年之內成長 2.6 倍,將佔日本的總勞動人口(6697萬)的 5 %。如果照這個成長比例的話,預計 2020 年會有 1000 萬的 CrowdWorker。

以案件金額來看,根據矢野研究所的調查,Crowdsourcing 的市場由 2014 年的 400 億日幣,到 2016 年達到 950 億日幣,預計在 2017 年會持續成長到 1350 億日幣,年成長率(CARG)約 45%,將佔日本的 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2.1兆日幣)的 7% 左右。如果照這個成長比例的話,預計 2020 年的 Crowdsourcing 市場會達到 2950 億日幣。

而且過去利用的企業多是一些比較沒有辦法負擔龐大人事、外包成本的中小企業,但是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大企業也利用 Crowdsourcing 的服務。例如 Panasonic 把照片的後製跟照相機的包裝設計交給 Crowdsourcing 處理;日立旗下的物流公司在成立新事業時,也請 Crowdsourcing 來作市場調查;三菱 UFJ Financial Group 集團內的 Fintech 推動團隊的 Logo Design 也是透過 Crowdsourcing 競標後,用 10萬 8 日幣的價格發包。

簡言之,日本群眾外包成長非常快速。群眾外包平台興起、更多配套逐漸成熟當然是推波助瀾,但快速成長的背景主要還是因為日本整體人力資源的嚴重缺乏Crowdsourcing 平台對日本來說更大的意義是更有效率去利用日本社會過去沒有有效利用的人力

日本主要平台/商業模式: Crowdworks /收接案者5%-20%手續費

日本主要的 5 大群眾外包平台分別為:Crowdworks(Crowdworks)、Crowd(Realworld)、Lancers(Lancers)、Shufti(Uluru)、Jobhub(Pasona Tech)。

這裡用 Crowdworks 來介紹一下 Business Model。(最近看了一本叫「MBAより簡単で英語より大切な決算を読む習慣」的書,覺得裡面的分析觀念還不錯,所以這邊也用用看)。

群眾外包提供的是媒合的服務,而 Business Model 基本上就是收取媒合成功後的手續費,所以決定 Business Model 的主要方程式有下面兩個:

1、營收=契約成交金額(Turnover)x平台手續費(Take Rate)

以 Crowdworks 最近一期的財報來看,營收是 12.8 億日幣,契約成交金額是 45.7 億日幣,平台手續費是 28%。這邊的平台手續費再分細一點說明的話,有兩個部分:

A、案件成交手續費向接案者收取

每次案件成交的手續費是向接案者收,按案件的金額大小,收 5%-20% 的平台手續費。

B、由額外服務獲取收入

每次案件成交時對發包者(企業)不收平台手續費。但是 Crowdworks 提供其他的服務(例如廣告、或者是當仲介與接案者簽約時)則會另外收費。

2、成交金額=使用者(User)x使用者平均收入金額(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目前登錄平台的接案者有 130 萬人,企業有 16 萬家,以企業 Base 來說,1 家企業使用者的平均收入額是 2856 日幣。

Crowdworks 的目標是將成交金額推向 100 億日幣的大關。以上面的公式來看,重要的課題在於如果增加使用者跟每一個使用者平均收入金額,所以 Crowdworks 也在財報裡面提到未來如何改善這兩方向的具體措施:

A、推出月租式/長期契約的群眾外包媒合

例如以提昇(企業)使用者平均收入金額來說,目前 Crowdworks 平台的(企業)使用者大部分還是以一次性的發包為主,但是其中也不乏公司內容缺乏人力而需要長期外包的使用者,所以從 2016 年 4 月開始 Crowdtech 的新服務,針對軟體工程師相關的發包提供「月租式」或者是長期契約的群眾外包媒合。

B、與教學平台合作提升接案人能力

另外,增加使用者的部分,Crowdworks 除了跟 47 個都道府縣 156 個地方的團體合作,連結日本地方比較缺乏人力資源的中小企業,推廣群眾外包服務的同時,Crowdworks 還跟日本的線上影像教學平台 Schoo 合作,免費提供 Crowdworkers 學習課程,讓 Crowdworkers 能具備適當的 Skills,也間接促進(企業)使用者的增加。

日本、美國、台灣的平台比較:五花八門的群眾外包

最後比較的部分,主要是看一下平台的多樣化。日本除了上面說的 5 大平台之外,也衍生出了很多種群眾外包的變型,基本上都是把過去沒有能夠善用人力資源的點改善進化。例如以人力資源來分,日本現在有專門找女性的 Woman&Crowd、或者是專門找外國人的群眾募資平台 Work Shift。以提供的外包服務來分,有專門 Focus 在 Consulting 方面的visasq、或者只提供裁縫服務的群眾外包 Nutte;還有以提供服務的型態來說,現在還有強調簡易、C2 C 之間的外包平台,像是 timeticket,強調可以只提供30分鐘、每個人都可以賣自己的Time Ticket。

美國同樣是有很多群眾外包的變型 (甚至應該說日本的變型很多是從美國參考來的)。美國當然也有最一般的群眾外包,像是 Upwork,也有專門Focus 在設計的群眾外包,像是 99design;也有強調只有 5 塊美金就可以接單的 Fiverr;台灣的話,可能以前我們就有「外包網」,習慣用「外包」感覺搜尋「群眾外包」找不到什麼結果。在台灣有像 104外包、518外包、1111外包,但是其他變型的群眾外包似乎比較少,或許是台灣新創 (或者是104、1111這些人力資源相關的大企業)可以研究的領域。

日本的群眾外包平台整理美國的群眾外包平台整理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Japan Insider

本文作者 Japan Insider 日本商業、新創趨勢的顧問團隊 Japan Insider

Japan Insider 是專注於日本商業、新創趨勢的顧問團隊。經營團隊成員目前皆位於東京,提供內容著重於來自日本裡面的資訊,致力於幫力日本以外的企業/新創進入日本市場,連結日本內外的資訊、人才、新創。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