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Per Bylund 是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創業學院教授,也是知名創業雜誌《Entrepreneur》的特邀撰稿人。
企業家只有兩種選擇,一種 堅持自己僵化的商業模式 ,另一種就是 學習 Amazon 公司推陳出新的企業發展思路 。
Amazon 公司一直尋求滲透消費者生活的每個角落。在這場永無休止的探索中,這家電商巨頭最新的行動是挺進線上票務產業。
根據外媒 Reuters 報導,Amazon 公司正在醞釀與各大場館營運商進行合作,出售各種活動的門票。這一舉動,可能會讓過去幾十年來一直被 Ticketmaster 獨霸的美國票務市場天崩地裂。實際上,大概就在一個月之前,Amazon 公司還宣佈一項重大交易,以 134 億美元收購美國生鮮超市 Whole Foods,延續顛覆零售業的一貫模式:將自身基礎設施與服務落實應用於新產業。
延伸閱讀 :4大重要改革!亞馬遜用137億美元整併Whole Foods後,馬上決定降價
一方面,Amazon 公司的經銷體系足以令大部分在產業已經立足的企業害怕例如如拿它和美國郵政 USPS 比,就會讓美國政府的抬不起頭。最近我用自己在 Amazon 公司網站的帳戶訂購 40 多項商品。筆者原本預計,到貨會和通過 USPS 寄送貨物一樣久,誰知從下單到收貨,精力時間只有 USPS 送貨的一半。
另一方面,Amazon 公司的業務範圍太廣,某種程度上已經讓人感到恐懼。2014 年,Amazon 公司發佈搭載語音助手 Alexa 的智慧音箱 Echo,至今已經售出 1000 多萬部,讓世界各地的家庭享受到人工智慧的高科技服務。除了日用雜貨和場館票務,還有傳聞稱,Amazon 公司考慮挺進醫藥行業。
據外媒《New York Times》估算,Amazon 公司對新領域的探索讓公司銷售額成長足足 25%,股東持股的升值幅度達到 8%。即便我們不確定怎樣卻體會Amazon 公司永不滿足顛覆傳統產業的強烈雄心,也可以在戰略方面吸取它的經驗。
Amazon 帝國的腹內乾坤
Amazon 未必算一家前衛的公司,它靠賣書起家,借助迅捷的物流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攻佔圖書領域後,Amazon 公司意識到,也許可以開拓經營範圍,除了紙版書,自家效率極高的銷售網也可以經銷其他商品。
由於掌握現實世界的經銷網,隨時可提供送貨服務,因此 Amazon 公司調整商業模式,搖身變為此後眾所周知的電商巨無霸。Amazon 公司並沒有單單與實體書店較量,已經具備實力,爭奪 Walmart 和 Target 這類零售業大牌的客戶。最終,圖書只是Amazon 公司小試牛刀,為了打造銷售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而進行的測試。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並非 Amazon 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 Jeff Bezos 獨有。想想全球最大連鎖咖啡店Starbucks,它就在運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出售一款成熟的產品。Starbucks並沒有發明咖啡,只是創造一種新的方式,以更快的速度提供(無疑)更好的咖啡產品。Starbucks最初只在舊金山有一家小店面。根據美國門戶網站 AOL 財經報導,該公司最近在中國投入 13 億美元,以求在全球經濟大潮下穩定自身地位。
要想迎戰全球眾多像 Amazon 公司和 Starbucks 這樣的強大企業,我們需要開闢新路,無論坐什麼創業項目,都要用屬於自己的方式,讓那些死氣沉沉的傳統產業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下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起步的方法:
1、搞清楚客戶最需要什麼
實際上,作為一個創業者,不管你身處在哪個產業,要做一個成功的顛覆者,你必須要瞭解客戶重視什麼。通常這需要大量資訊,哪怕不是隱形知識。你還需要去蕪存菁,剔除錯誤的結論。另外,唯有拿出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瞭解客戶究竟怎樣使用它們。
即使受挫出糗,你也應該把這種敗績視為學習的經歷。根據知名市調公司 Nielsen 的一項調查顯示,63% 的客戶自稱喜歡新產品。而致力於產品創新管理研究的美國非營利機構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統計出,約 49% 的消費類商品都是失敗的產品。
這些資料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產品或者服務或許沒有經銷體系重要。儘管產品失敗了,你仍然可以得到動力,向成功的商業模式邁進。
依靠發家的圖書銷售業務,Amazon 公司逐漸認識到,消費者相當看重收貨速度,他們希望儘快收到下單書籍。在這種認識的説明下,Amazon 公司開始出售各式各樣的商品,並且意識到,送貨的物流和商品的品質同樣重要。
所以, 作為企業家,你需要弄明白客戶真正在意什麼,然後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為目的,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
2、創造讓人意想不到的價值
專心解決現有問題的公司如過江之鯽,而 真正的顛覆者應該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 (或者說 出乎消費者預料的價值 )。舉個例子,iPhone 智慧手機顯然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它誕生時,市面上的智慧手機早已經多如牛毛是。但是,我們已經非常依賴這種科技產品,如今沒有心愛的 iPhone 智慧手機,大多數人都很難生活下去。
在鞏固了基於某種產品品類的物流以後,Amazon 公司開始在其他垂直領域推行自己的模式。圖書市場相對比較容易突破,因為在傳統圖書銷售過程中,購買的環境給消費者的體驗很差。既然在物流方面設立產業門檻,Amazon 公司就能運用其完美無缺的流程,殺入不同的市場。
甚至是在訂單成長驚人的旺季(對 Amazon 公司來說,相比美國零售業一般最重視的購物季重要作戰日黑色星期五,自家公司的會員日 Prime Day 顯然更重要),Amazon 公司也能在完成訂單處理短短12分鐘後發貨。如果能為客戶解決他們不曾察覺存在的問題,你就可以取悅客戶。過去消費者往往認為,既然要求商家送貨上門,就必須忍受送貨遲緩。這其實是他們缺少優質服務的選擇,或者評估商家的機制軟弱無力。你可以指出這種觀念存在什麼毛病,探索可能消除這類障礙的方法。
3、讓所有客戶都滿意
Amazon 公司最高明的一步棋是在商界秉持人性的基本法則。這家公司不單單為求速度而提供快速送貨服務。透過在配送過程中減少浪費時間,Amazon 公司能提高客戶對商品的滿意度。及時送貨可以避免客戶在收貨以前變得不耐煩,或者開始後悔下單。
在 Amazon 公司橫空出世以前,人們習慣去本地的書店,走過一排排書架,一遍遍掃過密密麻麻的書脊,搜尋自己想要的書。書店裡的店員不一定都那麼清楚每本書的情況,書又常常沒有按合乎邏輯的方式擺放。更重要的是,沒有什麼地方告訴大家,我們正在讀的哪些書也是別人最心儀的作品,或者有沒有哪些別人鍾愛的書也是你的心頭好書。
去這類傳統的實體書店買書沒法有效利用時間,而且書店老闆可能也不在乎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只有圖書館和學校。
Amazon 公司異軍突起,徹底改變圖書產業:線上統計資料門戶 Statista 公司的預計,到明年年底,美國市場上將僅剩 2.26 萬家實體書店。Amazon 公司替客戶節省大量時間,讓他們能更快找到想讀的書。隨著 Amazon 公司推波助瀾,圖書產業形成新的潮流。
Amazon 公司這一輝煌戰績帶給我們的經驗是,如果你的公司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這方面比同行做得更好),你就會穩紮穩打,贏得大批客戶。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Amazon 公司看來已經決心繼續在新的領域沿襲驚人的顛覆之路。Amazon 公司衝擊全球商界霸主地位的勢頭已經無法阻擋。擺在其他企業領導者面前的是兩條路。他們可以選擇堅持自己僵化的商業模式,直到創新者最終將他們趕出所在行業。他們也可以選擇向 Amazon 公司學習。就我個人來說,我也會追隨 Amazon 公司的腳步。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本文授權自《36氪》,編譯作者:sykee
原文:Amazon's Lesson About Disruption: Rattle Any Market You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