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讓機器人自主學習定位與導航!塔奇恩科技要用視覺自主定位機器眼搶攻各國機器人市場
在真實世界,機器人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冷冰冰的計算機器,但在機器人和人工領域研究超過10年的 Angelica Lim 希望扭轉這點。她是軟銀人形機器人Pepper第一位開發者,被《富比世》雜誌選為人工智慧領域的10大傑出女性。
作為Pepper大腦的開發者之一,影響Lim對機器人設計最深的,來自兒時卡通《傑森一家》的機器女僕羅絲。「有趣、幽默、有愛心、會講笑話,一切就像人類一樣。」這是Lim小時候對機器人的印象,直到現在她仍相信,機器人可以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不止是僕人。
就像是當她收到第一台家用機器人Nao的包裹時,身為Nao開發者的她在拆箱時仍掩飾不住興奮,像小孩般興奮地手舞足道、不停地說好可愛,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怕弄壞他。事後回想當時的心情,她說:「我很興奮和入迷,因為……這是一台機器人。」看來機器人對她就是有某種神秘的吸引力,YouTube上甚至有她和機器人合奏和做馬卡龍的影片。
在大學唸電腦科學、輔修法文系的她, 畢業後選擇到更重視照護機器人的日本繼續攻讀機器人碩博士。她的研究專注於如何結合電腦科學、神經科學和發展心裡學,打造可以「察言觀色」的機器人,也是教會機器人感知和表達情緒的先驅。而這一切都是基於Lim的程式硬底子,早在十年前機器學習還不流行時,Lim就用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Yann LeCun發明的卷積神經網路,破解Hotmail的驗證系統。
除了機器人專家這個身份,Lim也是一名長笛演奏家。在教機器人辨識情緒前,她也開發出可以和人類合奏的機器人,不僅可以了解指揮手勢、也能聆聽合奏者的節拍,配合演奏。對她而言,最開心的就是不用再怕找不到人和她二重奏。
不過她發現,機器人雖然會看譜也會演奏,但最大的問題在於機器無法帶有情感的演奏。而要教會機器人在演奏投注情感,第一步便是要先拆解人類如何透過音樂表達情感。Lim研究嬰兒學習感知的過程,發現嬰兒會把代表情緒的名詞,和外界的生理、心理和身體表現連結,很大一部分會受到照顧者和文化影響。例如,媽媽對嬰兒說話的口氣高低、肢體動作等。她希望機器人也能用一樣的學習模式,在接受外界刺激後學會辨識情緒。
現在,Lim在軟銀法國的機器人研究與開發部擔任軟體開發經理。雖然Pepper目前仍以商用居多,尚未走入家庭,但Lim教會機器人感知,絕對不是只想做出一個娛樂性機器人,還有更遠大的目標。第一步,是希望開發出陪伴型機器人,在高齡化社會協助老人照護和治療。不僅如此,Lim也相信,讓機器人擁有同理心後,我們不用再擔心機器人終結人類世界。因為機器人將不再只循非一即二的規則行事,而是像人類一樣,能夠分辨道德上的對和錯,學會如何愛人。
### Angelica Lim
中菲混血,美國出生、加拿大長大。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電腦科學系畢、輔修法文,日本京都大學智能科學(Intelligence Science)碩博士。現為軟銀機器人研究與開發部的軟體開發經理。
### 軟銀
成立時間:1981年
總部:日本東京
市值:10兆日圓
創辦人:孫正義
類型:電信通訊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加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張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