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正在讓數十萬信貸審查員面臨失業困境,如今,金融產業另一批從業者和他們所參與的低效環節,也將面臨挑戰。
6 月 27 日,螞蟻金服宣佈向保險產業開放技術產品定損寶,用AI(人工智慧)代替車險定損環節中的人工作業流程,説明保險公司實現自動定損。
這也是圖像定損技術首次在車險領域實現商業應用。
車險是財險公司的主要業務,保費收入佔比超過70%。透過照片確定車輛損失、作為理賠依據的定損,是車險理賠中最為重要的操作環節,過去一直都是由人工進行審核。
傳統理賠流程中,保險公司收到事故照片後,需要核賠,核價,最快也需要半小時才能確定理賠金額。
現在,螞蟻金服運用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研發的定損寶,解決了對不規則車輛損傷進行識別的產業難題,用AI充當定損員的眼睛和大腦,透過演算法識別事故照片,與保險公司連接後,幾秒內就能給出定損結果,包括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這將幫助保險公司實現自動定損。螞蟻方面稱定損寶準確率達到98%以上,相當於產業 10 年經驗的定損專家。
發佈會現場觀看了 AI 與幾位資深定損員對決識別車輛損壞圖片的人機大戰,最後的結果顯示,AI 僅用 6 秒鐘就鑒定完 12 起車損資訊,而定損員則耗時 6 分鐘才鑒定完畢。更可怕的是 ,AI 的能力能夠處理大量資料,這意味著即使是同時湧入上萬起車損報案,同樣也是 6 秒鐘內完成。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產業約有 10 萬人從事查勘定損的工作。保險公司若是使用定損寶之後,預計可減少查勘定損人員 50% 的工作量,今後在簡單案件處理上無需再配置太多人力。
定損一直是保險公司非常頭疼的問題。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算了一下金額:每年中國 4500 萬件的私家車保險理賠案中,定損寶能覆蓋的純外觀損傷案件佔比約在 60%,而每單案件的人工平均處理成本大約為人民幣 150 元,這樣一來,螞蟻有望每年為產業節約案件處理成本人民幣 20 億元。
在中國財險領域排名第五的大地保險公司有 4000 輛查勘車每天在街上巡邏,如果再加上排名前幾名的企業,僅僅是為了查勘車險報案,所佔用的資源非常龐大。
不僅如此,定損寶還能幫助保險公司擠掉原來缺乏統一標準導致的定損滲漏,並減少詐保案件。資料顯示,車險產業每年 500 億的外觀損傷案件中,約有10%-20%是因上述兩種情況造成的理賠滲漏。一旦減少理賠滲漏的比例,這又意味著數十億的成本節約。
中小型的保險企業也將從中獲益。正在進行的商車費改(中國推行政策,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對保險企業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中小企業迫切希望透過科技提升服務能力,中國中小財產保險公司聯席會主任童清認為,定損寶將解決中小型保險企業在偏遠地區和高峰時段查勘能力不足的問題。
所以,保險公司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一位保險產業的資深人士坦承,「保險公司大多都沒有多少錢去投資科技,而螞蟻金服在科技上的投入一直非常大,可以挖到美國頂尖院校最好的科學家。」
尹銘在現場也透露,除了首先供保險公司使用外,螞蟻金服將在今年內與中國合作保險公司推出普通用戶版的定損寶。屆時,用戶不用在現場漫長等待查勘員,自己拍照就能實現定損,人人都能成為定損員,縮短了用戶能夠領到理賠款的時間。同時定損寶將估算對次年保費的影響,説明使用者判斷是否需要索賠。
尹銘還透露,接下來定損寶2.0和3.0的版本,將會逐步涉及車輛內部的損壞鑒定,「雖然挑戰很大,但我的團隊已經向我保證,做不出來就裸奔」,尹銘還說「很快會推出物聯網的保險產品」,這很可能是根據駕駛行為定價的UBI產品。
在之前的螞蟻財富開放大會上,螞蟻金服剛剛宣佈向基金公司、銀行開放財富號和 AI 技術。螞蟻金服 CEO 井賢棟在大會中表示,螞蟻金服在過去幾年積累的金融雲計算、風險管理、人工智慧、信用體系等一系列技術能力都會全面向金融機構開放,「成熟一個開放一個」。
尹銘強調,保險作為螞蟻金服techfin戰略下開放的重要領域,要做的是「保險科技」,未來將專注做技術,「用技術助力保險機構,以此更好地服務個人消費者和中小企業。」除定損寶外,螞蟻金服還已經開放了車險分等技術,支援保險產業轉型升級。
在不久前開啟的二次商車費改之後,保險公司被迫單邊讓利,這也促使保險公司必須加強用戶篩選和成本控管。這也意味著,在保險精細化經營時代,科技的機會來了。
想像一下,阿里系的交易平臺將越來越掌控著保險的銷售管道,如今又涉足售後的理賠領域,很可能有一天,很多保險公司除了進行資金歸集和再投資,首尾兩端和使用者相關的服務,都可能會被科技公司給吃掉,這也給安逸太多年的保險業,敲響了警鐘。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加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