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通訊軟體,Whatsapp和LINE或許可以說是市場上的兩個極端。
不只是產品風格的迥異而已,相對於Facebook執行長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認為已經達到13億用戶數的Whatsapp仍有持續向上成長空間,不急著將用戶變現;LINE則可能是全球少數已經獲利的通訊軟體公司,但相對地,LINE用戶數成長則是明顯停滯。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當LINE執行長出澤剛談論到營運成績時,大多只會抓出日本、台灣、泰國和印尼這四個地區的數字。
如在15日舉辦的LINE Conference年度大會上,他公布的不是總用戶數,而是截至2017年3月為止,四大市場合計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71億人,以及這四個國家平均的相關使用數據。
打不進西方世界,但亞洲市場的未來十年值得期待
其實出澤剛不否認西方市場對LINE來說很困難,只是他也強調,專注在亞洲沒什麼不好。他一再表示非常看好亞洲市場的成長潛力,看好亞洲市場的下一個十年。此外,LINE資深執行董事暨策略行銷長舛田淳則是提到,當他們和其他通訊軟體高層談話時,一個經常會被提到的話題就是:「你們是怎麼進入亞洲市場的?」顯然其他業者也都對亞洲市場有高度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
而舛田淳給他們的回應永遠都是「在地化」,並強調,在地化不能只是轉換語言而已,還有很多細節要努力。
出澤剛認為,這其實就是LINE和其他矽谷科技公司很大的不同。在他看來,矽谷企業總是喜歡用一樣的商業模式複製到不同的市場;相對地,LINE則是要在不同市場提供不同的價值和模式。就像他們不會把日本的模式直接放到其他海外地區,這也是為什麼LINE在台灣、泰國和印尼都要設置辦公室、招募員工、組建當地團隊。舛田淳認為,在地化其實有很多細節,這是LINE的策略,也是核心價值。
當然,也就是因為在每個市場都要付出加倍的力氣,LINE自然也就沒有多餘的資源再去打歐美市場。這是LINE做出的選擇。
另一方面,出澤剛也提到,他們之所以這麼決定,其實也是因為預期通訊軟體市場在未來的市占率很難再出現大變化。在這樣的態勢下,「我們決定專注。」他說。從早期衝用戶規模,到2016年開始喊出智慧入口的口號後,其實已經是LINE從市場廣度轉型到市場深度的宣示。
通訊走不出的路,能靠影音來實現嗎?
只是,如果要說LINE已經完全放棄歐美市場,或許又不是那麼正確。
出澤剛特別強調,就通訊這個領域來說,他們確實會專注在既有的四大市場,以通訊為核心延伸出各種智慧服務;但同時LINE旗下還有其他非通訊類型APP。其中,他看好影像類產品還是有走向全球的機會,而且他也把「全面影像化」(Everything Videolized)視為下一個五年的三大願景之一。
他指出,下載量超過3億次的照相APP B612,用戶群就不只集中在亞洲市場;另外他也看好旗下有亞洲Snapchat之稱,下載量突破1.5億次的SNOW,以及影音服務LINE TV,也都可能是LINE的另一個機會。
出澤剛認為,相對於美國網路公司幾乎所有營收都是來自廣告,LINE的營收組成中,除了廣告,還有內容服務等,相對更多元化。他期待,接下來影像產品或是AI等等,有一天將會為LINE開創更多營收來源。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還有每週聚焦徵才、創業活動的「創業小聚每週電子報!」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何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