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最近投資了韓國最大的網路公司Kakao,金額為2億美元。
這2億美元的投資,包括螞蟻金服開放給Kakao的技術,將被用來籌組Kakao旗下的行動金融子公司Kakao Pay。Kakao Pay將成為Kakao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就像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一樣。
不過Kakao本身並不像阿里巴巴,反而更像騰訊。Kakao旗下最流行的產品是Kakao Talk, 一款在韓國市場占97%市場規模的國民級聊天工具 ,比QQ和微信任何一款產品在中國的覆蓋率還要高。而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曾經在 2012 年以 6290 萬美元投資了Kakao ,持有當時該公司 13.84% 的股份,並佔有一席董事局席位。現在,Kakao跟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有了資本上的瓜葛。
KakaoTalk 誕生於2010年3月,是比微信和 Line 都還要早上線的即時通訊App。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KakaoTalk 在韓國與微信在中國的發展路徑非常相似,都是基於聊天應用功能,進而衍生出諸如增值聊天表情、廣告行銷、遊戲分發和媒體付費內容等多種商業手段——當然,也包括 2014 年上線的支付服務 Kakao Pay。
Uber、滴滴這樣的互聯網打車應用在全世界流行之後,Kakao 也上線了自己的打車應用 Kakao Taxi 和 Kakao Driver。但與微信接入電商、打車、外賣、生活服務等功能時採取與京東、滴滴、美團、58 到家等協力廠商合作的形式不同,Kakao 的衍生業務基本上都是自己開發經營的。
同時,Kakao 雖然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建樹,在西方市場遠遜於 Facebook 和 WhatsApp,知名度也不及微信;在亞洲市場的使用者規模更是無法與微信和 Line並肩,但它卻一直是絕對壟斷韓國本土市場的即時通訊應用,掌控著韓國97%的網民。「 Kakao 是韓國的所有人使用的社交網路平臺 ,」 一位原韓國創業者說道。
Kakao Talk比中國的微信更稱得上是「超級應用」,而 Kakao 的絕大多數業務的支付功能,都要經過旗下 Kakao Pay,螞蟻金服此次投資,在輸出資本和技術的同時,也能獲得在一款小型「超級應用」上珍貴的營運經驗。換句話說,它不需要自己去做一個微信,也能透過另外的方式得到類似於微信的完整使用者資料和行為,基於這些資料,它未來的戰略調整和產品開發都能極大獲益。
一份 2017 年 2 月來自新韓投資公司的報告顯示,2016Q4 Kakao (035720.KS)的總收入為 4538 億韓元(約 3.97 億美元),其中廣告(移動、PC)營收為 1415 億韓元(約 1.24 億美元),付費內容(遊戲、音樂等)營收為 2215 億韓元(約 1.94 億美元)。這一以付費內容和廣告為主的收入結構實際上與中國的騰訊公司(00700.HK)也比較接近。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此次交易僅就行動金融業務和 Kakao 旗下子公司 Kakao Pay 合作,看重其良好的用戶基礎,以及在行動支付和普惠金融領域的願景。此前,韓國的各大百貨、免稅店早已支援支付寶付款,但只有中國遊客才能使用並享受相關優惠,無法註冊支付寶的韓國用戶則不可以。這次交易之後,Kakao Pay 將打通支付寶在韓國已接入的 3.4 萬商家,在韓國同時支持 Kakao Pay 和支付寶兩種支付方式。
曾主導投資印度支付寶Paytm 和泰國支付企業 Ascend Money 的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Douglas L. Feagin也是此次交易的操盤手。印度、韓國和東南亞是螞蟻金服的國際化進程推進最快的地方。
本文授權自《PingWest》,作者:x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