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混日子到創業,編輯出萬花筒般的多彩人生-日本跨界創意人 草彅洋平

文字‧攝影=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2017-02-28
從混日子到創業,編輯出萬花筒般的多彩人生-日本跨界創意人 草彅洋平
設計發浪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第一個工作身份:編輯

「你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呢?」這句話是草彅洋平自從創建「TOKYO PISTOL」以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雜誌、空間企畫、網路媒體、平面設計、品牌規劃、飲食事業部……,TOKYO PISTOL的業務種類繁多難以勝數,但自我介紹時草彅洋平經常會說他是一個「編輯」。這說法其來有自,因為他的出道作品就是一本與友人一起編輯、撰稿的音樂雜誌。對於在獨協大學主修經濟學科的草彅洋平來說,走入編輯工作是從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天性也說不定。

「我非常喜歡看書,各種類型的書與雜誌都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我父母都是集英社的編輯,家裡總有看不完的書,所以不知不覺中被影響了吧。」

抱著自費出版的雜誌到處投石問路的過程中,受到在IDÉE家飾選物店工作的朋友喜愛,因此被邀請上架販售,沒想到還沒開始賣就被當時的社長黑崎輝男挖角,對方只問了一句:「你們蠻有趣的嘛!要來我們公司一起做雜誌嗎?」於是就這麼順勢進入當時已頗為知名的IDÉE家飾選物店的雜誌編輯部,甚至馬上被拔擢為副總編輯開始了編輯人生!

其後花了約一年時間製作一本名為《sputnik:whole life catalogue》的書,以人工衛星俯瞰世界的視點,採訪了世界各國的創意工作者,宛如一本人物型錄。當時他才21歲而已。

從混日子到創業

從旁人角度看,草彅洋平彷彿人生一帆風順,不過總要有一些風風雨雨才叫戲如人生。此書出版後銷量不如預期,而由於他的工作算是社長直接挖角進一個新部門,需要的業務在完成書籍出版後也不如想像中的多,因此他有一段時間幾乎是過著不知道上班要做什麼事情的生活。

「那時候還因為被前輩帶去打柏青哥,不小心迷上後因為太沈迷差點被炒魷魚(笑)。但社長一直很挺我,覺得我是個有趣的人,有天去了公司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不然太對不起當時的社長,才決定開始認真工作!」

當時的IDÉE在青山本店外有一個小空間,他一邊完成公司的交代在那個小店分發熱紅酒攬客,一邊自己想辦法找資金來製作出版物販售,「說來不可思議,當時IDÉE的公司風氣十分自由,只要能提出完整企畫幾乎就能進行任何想做的事情。」

賣出所得的收益除了回饋給工作團隊,後來因為賣得不錯,甚至藉由這筆收入開始在這個空間賣起二手書。以契約工作者身份編輯雜誌的草彅洋平,藉由創造自己在公司的定位成功留在公司變成正式社員。數年後辭去IDÉE的工作,2004年走上創業之路。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在30歲時創立了現在的公司──TOKYO PISTOL。

老舊技術的水平思考

他不喜歡跟風流行,反而是站在創造風潮的制高點俯瞰社會。這也是受到一本已絕版的書──《横井軍平ゲーム館》(橫井軍平遊戲館)的影響,甚至因為覺得這本書對日本社會太重要,想辦法讓它「重版出來」(再版),2010年在承繼原版書籍的文字與思考下重新編輯,加入橫井軍平大事記與編輯註記等部分。

影響最大的書(重新再版).png
影響最大的書-橫井軍平遊戲館(重新再版) 設計發浪

「日本的創意工作者在提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事物時,經常提到APPLE的Steve Jobs,雖然他很厲害,但我覺得日本人過去也有值得尊敬的對象。像是這位橫井軍平,他是讓任天堂風靡全世界的重要人物,過去這本書曾因太受歡迎,絕版後在二手書店被抬高到將近10萬日幣的價格。

我希望讓他對企業的思考繼續影響更多人,所以取得授權再版這本書。」橫井軍平提倡「老舊技術的水平思考」,讓既有技術能平行移動到不同業界產生新的產業價值,如同當時橫井軍平將使用於計算機的液晶面板技術使用於任天堂開發的「Game & Watch」掌上型電玩造成轟動一般。這樣的日本思維也深深影響草彅洋平在工作上的行事作風。

人生無法預先編輯,只能勇於嘗試

TOKYO PISTOL的作品種類橫跨非常多業種,需要的知識與技術不盡相同,草彅洋平習慣大量地從書本、雜誌、網路等攝取資訊,在眾多資訊匯集串流之下,磨練自己預測未來流行趨勢的敏銳度。

「乍看之下是一間有點難定義的公司,但對我而言所有事情都在『編輯』的延長思考下自然發生。以創作者的立場來說,編輯無法創作出什麼,但可以協助創作者製作出好作品,因此sense必須要非常好。所以我想我的sense應該是相當不錯。」草彅洋平笑著說。

就像製作雜誌會需要以編輯提出企畫,找適合的作者、藝術家、設計師等來一起製作內容,做品牌也是一樣,需要以編輯的視角提出企畫,不懂的技術再挑選適合的人來協助,然後以敏銳的直覺帶領整個專案的方向。

「抽絲剝繭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回歸到『以人為本』的面向上。」草彅洋平為自己近幾年的工作經驗歸納了結論。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草彅洋平提供他出社會以來始終放在心上的三個關鍵字:try、communication、countinous。人生難以預先編輯,只能鼓起勇氣持續嘗試新的事物,溝通彼此不同想法,從當中找到通往未來的可能性。

TOKYO PISTOL的員工構成主要分成設計師與編輯,透過紙張、網站、空間等不同媒體提出企畫,延伸至雜誌編輯、藝術指導、品牌設計等不同面向的工作業務,其實很難用標籤來進行分類,不過可以透過大範圍的概括來試著瞭解一下草彅洋平個性與工作業務上的關連。

TO MAGAZINE.png
TO MAGAZINE 設計發浪

編輯

草彅洋平的編輯工作不限紙本,有時也會為網站內容提出企畫,如最近剛發表的資生堂全新網站(hanatsubaki.shiseidogroup.jp)的內容企畫指導。

而喜愛閱讀的他當然也不會放棄製作書籍的機會,除了為橫井軍平出版書籍之外,TOKYO PISTOL承接的紙本媒體製作更是千奇百怪,像是在偶像團體「桃色幸運草Z」的場刊擔任總編輯,扛起推廣「萌文化」魅力的重責大任,或是在小田急電鐵為推廣各電車站地方特色而定期舉辦的活動當中,為宣傳而分發的FREE PAPER擔任編輯、設計。

以「來去下北澤Campaign」分發的冊子《到了下北澤就下車吧》為例,除了介紹一些店家舗、流行於下北澤的特殊用語之外,還找來五組與下北澤有些關係的名人創作者進行對談,像是菊地凜子×坂本美雨、角田光代×江國香織等;而「再來一點経堂Campaign」所分發的《経堂名鑑》則是介紹了架構起経堂站生活圈的十六家店鋪,希望能將這份人情味分享給尚未來過的讀者。

這份能深入城市角落仔細觀察,找到感動人心的切入點,進而編輯企畫的能力來自於TOKYO PISTOL自行推出的超深入當地生活雜誌──《TO MAGAZINE》的訓練。一反現今遠離城市中心,大家都到地方去開發品牌、或是製作地方誌鼓吹地方觀光的熱潮,他們反而駐留東京這個大都會,深入東京23區來介紹這個大城市尚未被注意的角落風景。

每期以東京一區為主題來深入介紹的《TO MAGAZINE》,起源於某次與當時還在其他網站上班的川田洋平一起吃飯,結果在商量工作上的煩惱時,川田洋平接受了草彅洋平的建議,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開啟了《TO MAGAZINE》計畫,後來也成為TOKYO PISTOL旗下子企業的一員。因為是每本介紹一區,因此只要出完23本此系列雜誌就得說再見,只是每本因取材狀況出刊時間不定,目前還在進行中。每一期的內容都相當深入而紮實,值得收藏。

創意企畫製作

TOKYO PISTOL的業務除了編輯工作之外,其他服務項目或許可以用「創意企畫製作」一語概括。企畫執行的項目包羅萬象,可能是網站的內容、設計全部統包下來,如為非鐵金屬工業kodo設計製作的新官網(www.kodo.co.jp),或是在一個藝術家能分享插畫作品的平台pixiv所推出能刺激創作能量的機能飲料「pixiv dorado」專案中擔任創意總監的角色,發起各式各樣的企畫專案推廣此飲料及該公司的平台服務。

TOKYO PISTOL也與網站設計公司dot by dot inc.一同合作經營一個share office空間「HOLSTER」,並將公司總部移到此處。HOLSTER期待藉由各個不同業種如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影片製作、廚師、攝影師等加入,在同一個空間裡合作接案,將影響力擴大,一起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下北澤出身的他,最近更進行一項有趣的地方活化的企畫執行推廣。隨著京王井之頭線鐵路高架化的工程部分完成,經常參與老屋再生計畫的東京R不動產邀請草彅洋平加入,發起一個預計為期三年的街區重整計畫──「shimokitazawa cage」(下北澤鳥籠),將高架橋下的閒置空間以鐵絲網圍出一個約兩百平方米的複合性區域,預計舉辦許多活動,像是街頭演唱會、電影播放、運動比賽、藝術展等。

「下北澤鳥籠」外的區域則是以亞洲夜市文化為發想,將廣泛設置許多攤販,可能會有拉麵攤、食堂等,可以預期的是除了日本定番的屋台,應該會有非常多台灣、泰國、越南等地的充滿亞洲各國風情的食物出現。

品牌

TOKYO PISTOL跨到穀麥品牌「GANORI」經營的路上其實要從空間談起。某天因友人介紹參觀了一個閒置空間,草彅洋平感受到空間氛圍後一見鍾情地立刻租借下來,但其實當下對空間應該要拿來做什麼還沒有太多想法。

不過長年在此業界參與過各式各樣計畫的草彅洋平對於潮流十分敏感,在摸索著空間的企畫方案時,感受到周遭的女性朋友有股開始流行討論吃穀麥類食品的趨勢,詳細調查後發現的確有一些穀麥類食品已經從美國被進口到東京販售,於是他直覺此類健康食品會成為未來潮流,便將此空間性質設立為「穀麥類食品專賣店」。但他不想跟別人一樣只是進口外國穀麥來販售,因此決意成立專屬日本的穀麥品牌,這也是「GANORI」的成立起源。

「GANORI」除了有穀麥類食品常見的五穀雜糧乾果混合之外,為了做出只有日本才有的穀麥,GANORI團隊開發出混合蕎麥果實與牛蒡的口味,最近更開始了客製穀麥的服務,能訂購專屬自己喜歡口味的穀麥包在家享用。(ganori.jp)

GANORI.png
GANORI 設計發浪

空間

另外一個活用空間的例子「BUNDAN Coffee & Bear」則能看出草彅洋平那股天生反骨、不喜歡跟別人一樣的個性。

在偶然機會下,草彅發現位於東京駒場東大前站附近的日本近代文學館裡有一個已廢棄的食堂空間,熱愛文學的他發現此空間沒有被好好利用,別說是觀光客,連日本人都不太會來此處,因此自己提出企畫,在募資平台上募集資金後,2012年重新改造了此空間,以文學為基底設計企畫了「BUNDAN Coffee & Bear」。(BUNDAN為「文壇」之意)

當時代官山蔦屋書店的熱門讓全日本掀起了一陣開設BOOK CAFÉ的熱潮,許多咖啡館也開始會在店裡擺設書架,讓閱讀成為客人來店裡消費時的停留原因,草彅洋平認為此空間位於日本近代文學館的特殊性除了能搭上熱潮之外,在思考書本與咖啡館的連結性時,除了成為店裡裝飾性的氛圍營造與讓客人閱讀之外,他希望能做出與時下BOOK CAFÉ不一樣的差異性。熟讀日本近代文學的他,從夏木漱石、森鷗外、村上春樹等日本著名文豪的書籍當中,引述關於餐點及飲料的文字,將書中的場景維妙維肖地重現於現實生活。

「如果只是提供一份好吃的餐點或飲料,似乎就沒有特地要來一趟近代文學館享用的理由,但如果能一邊享用某本書中提到的餐點,一邊閱讀那本書,似乎就會變得有趣多了!」於是當客人遠道而來「BUNDAN Coffee & Bear」時,可以先點一份村上春樹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一書當中,主角在末日倒數24小時親自下廚的最後一道餐點──「蕃茄紅醬拌法式香腸佐法國麵包與沙拉」,並與主角一樣搭配咖啡,品嚐著人生最後一段餘味。如此千般滋味在心頭的感覺,或許可邊啜飲摩卡咖啡、邊閱讀從寺山修司的《空には本》詩歌集中一段關於摩卡咖啡苦味的描述當中想像一二,「久違同鄉故友相見 / 聽不見熟悉鄉音 / 摩卡咖啡也越見苦澀」。

當人們讀著這樣的文字,舌尖上單純的味蕾感受有了感官以外的劇情,腦中接收到的滋味有了厚度,不僅對餐點難以忘懷,也更能體會作者以文字描摹場景背後,那些情緒裡具體而微的百轉千迴。

而BUNDAN Coffee & Bear將近兩萬冊的藏書幾乎都是草彅洋平的個人收藏,當中不乏一些早已絕版的書籍。「雖然是有點公器私用,不過我的藏書都還蠻好看的,希望能引起來這個咖啡館的客人的共鳴。」也因此雖然他非常喜歡閱讀,但家裡沒什麼書架,書本都隨意堆在地板上,讀完後就送去咖啡館的書架。

草彅洋平對於時下品牌商業操作,總是看見流行什麼便盲目跟風的陋習嗤之以鼻,他希望不是去模仿既有的事物,而是去創造尚未存在的東西,人們會因為沒看過而來嘗試經驗,如果東西好就會變成潮流。他覺得製作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然後使它流行起來比較有趣,也能為社會帶來不一樣的氣息。草彅洋平用他的人生編輯術,在如此多變的世代潮流中,為自己編輯出最獨特的樣貌。

BUNDAN.png
BUNDAN 設計發浪

PROFILE|草彅洋平

1976年出生於下北澤。歷經IDÉE家飾選物店,2006年成立公司「TOKYO PISTOL」,舉凡編輯刊物、視覺設計、專案企畫、創意執行、穀麥品牌、空間規劃、開店經營等都是公司經營項目,族繁不及備載。對於同一件事情一旦習慣就開始感到厭煩,腦袋裡總是不停求新求變的雙子座。下一步聽說想要朝亞洲其他國家進軍,首站似乎是台灣(?)。
tokyopistol.com

本文轉載自《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第93期:人生的設計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