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pert,華爾街的精英人物,畢業於耶魯大學,在高盛公司工作過,曾被譽為下一個巴菲特。
希爾斯百貨,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有長達123年的歷史。
但是這兩者相遇,卻沒能碰撞出想像中的火花。最新的消息是,希爾斯控股公司宣佈,將會於今年3月底前將關閉旗下108家Kmart百貨和42家Sears百貨,位在皇后區的一家Sears分店,也在結業名單中。要說故事開頭原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模樣,這般結局,不得不說,一個沒想到。所以是怎麼一回事?華爾街奇才是如何把一家百年老字號百貨經營到破產邊緣的?
希爾斯百貨(Sears)是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有長達123年的歷史。
這家公司的總部在美國伊利諾州,公司銷售產品範圍從鞋子到吸塵器甚至包括房產。現任的首席執行長是Eddie Lampert。
希爾斯公司的員工對這家百年公司的未來命運微詞頗多。該公司不久前宣佈在美國全國範圍內關閉150家門店。
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也岌岌可危,都在尋求自己的未來出路。
深陷危機的希爾斯百貨
前華爾街天才Lampert在十多年前開始掌控希爾斯百貨公司,並在2013年成為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長。
但是他很少出現在辦公室,只是每年在股東見面會上來公司總部一次而已。希爾斯公司的員工說Lampert更喜歡待在邁阿密海岸邊上的印地安小溪流島(Indian Creek Island)。
這個島嶼被譽為億萬富翁之島,因為這個島上居住著86位身價過億的富翁,並且有私人員警隊伍對這個島嶼層層保護。
一位前希爾斯百貨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只能從會議視頻的大螢幕上看到Lampert,通常他們都對這種情況唏噓不已。Lampert確實很少來公司總部。雖然這家公司在美國人人皆知,但是最近關閉了100多家門店。
其它沒有關閉的商店也有些破爛不堪,比如屋頂漏水,電梯不能正常工作。一些希爾斯員工不得不將門店空置的地區用床單圍起來避免顧客有空蕩的感覺。
Lampert,這位億萬富翁也在使出全身解數想盡力挽救這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他已經提供了10億美元想盡力使公司正常運轉。
記者採訪了十幾位原希爾斯公司雇員,他們當中有商店的售貨員也有高層經理。
很多人都說他們並不懼怕Lampert和希爾斯公司的報復,有一位員工說他因為在律師的提醒下不能提及很多過往記錄,還有些人說因為簽署了保密協議而不能洩露公司的資訊。
記者要求採訪Lampert本人也遭到了拒絕。接受採訪的希爾斯雇員描述整個公司管理亂七八糟而且沒有士氣。高層經理說Lampert砍掉了對實體門店的投資,因為Lampert正想將希爾斯公司轉成一家能透過公司程式(Shop Your Way)來收集和出售顧客資訊的技術公司。
過去,Lampert為自己的策略進行了辯解。他聲稱想將希爾斯公司轉型成「輕資產」的公司,同時也保留實體店。
社會上流傳他將希爾斯公司最有價值的財產和品牌都剝離開來加速了希爾斯公司的破產,Lampert對此矢口否認。在這同時,Lampert還想透過操作一系列房地產買賣和貸入資金力圖幫助希爾斯渡過危機。
但是希爾斯公司敗局已定,只能圖耗Lampert從對沖基金投資的收益。
這樣的操作也使Lampert陷入一場利益衝突之中,因為他的對沖基金公司的合夥人也要將之訴至公堂。
根據產業專家的觀察,希爾斯的失敗已接近不可挽回。分析人員預計希爾斯公司將在兩年內或者更短的時間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不管是離職的前職員還是目前在崗的雇員都坦誠布公地指出是Lampert本人將這一百年老字型大小帶到了破產邊緣。
Lampert——曾被譽為下一個巴菲特
Lampert今年54歲,也是華爾街的精英人物,畢業於耶魯大學,也在高盛公司工作過。
他在26歲的時候就設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公司ESL投資公司。在他三十多年的生涯中,一直都是聲名顯赫的投資人。
ESL投資公司有近20年的收益回報率都是在20%以上,是為數不多的投資收益長期保持高檔的基金公司之一。2004年當時的商業週刊就將Lampert譽為未來的巴菲特。但是Lampert在加入希爾斯之前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
一次最意外的事就是他在2003年1月份的一個晚上,他從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的辦公室走向自己的轎車的時候,有四個壯漢襲擊了他,將他推進一個租來的SUV汽車,並帶到一個廉價的汽車旅館,他在那裡被控制了28小時。
這是美國網站The Journal報導出來的。但是Lampert本人從沒有在公開場合提過這件事。據說,在他被綁架的期間,Lampert敲定了併購Kmart的最後細節,這也挽救了Kmart,使之免於破產。
然後在2005年,他將希爾斯與Kmart合併成希爾斯控股公司,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業併購事件。
Lampert的ESL投資公司也一併和其本人成為希爾斯公司股份的一半擁有者。
在併購成立希爾斯控股公司後的一年時間,希爾斯公司擁有3000多家商店,產出的回報有550億美元,而且還有35萬名個人創業投資者參股。
在2006年3月份Lampert成為希爾斯公司的主席,他在一封信中寫到他的目標是將希爾斯控股有限公司發展成與時代相匹配的大公司。
他多次在公開場合將希爾斯公司與蘋果和微軟相提並論,他在最近寫給投資人的信中寫到希爾斯正努力滿足像Uber,亞馬遜和特斯拉這樣的大客戶的需求。但是希爾斯公司在華爾街遭受到的審查比上邊提到的公司都多。
Lampert也說到:現在的環境使Uber這樣的公司能融到巨大的投資,但是像希爾斯這樣的老公司去融資時,投資人對回報利潤的的要求標準卻非常高。
根據穆迪評級公司的預測,希爾斯公司必須在2017年融到15億美金才能渡過難關。下圖是希爾斯公司銷售下滑虧損的示意圖:
投資諮詢公司Cowen & Co.首席分析師柯爾特•盧德科(Kirk Ludtke)對此的評論是:「還不清楚希爾斯公司如何能籌集到這麼多的投資,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有大量的不盈利的門店關閉。」
希爾斯公司也正是如此執行,上周它宣佈關閉旗下的150家商店,這佔據了總數的10%。
希爾斯還安排以9億美元出售旗下著名商標Craftsman給Stanley Black & Decker公司,從其中可以獲得5.25億美元現金支付和另外2.5億美元的三年期支付。
希爾斯公司也正在為它的另一個商標Kenmore and DieHard尋找買主。
Lampert也在向希爾斯公司大輸血來緩解債務並將公司支撐下去。過去兩周內,ESL投資公司許諾向希爾斯公司貸款10億美元,另外在2017年第二季度會再次輸血3億美元。
ESL公司也受累不淺,根據2016年3月份的財務檔案,該公司的資產從2007年的180億美元已經縮減到2016年3月份的28億美元。
傳統模式的零售業被各種網路商店衝擊的元氣大傷。但是 在職和離職的希爾斯員工都覺得希爾斯的問題不僅僅和網路商店銷售興起有關,更多的是Lampert的管理和策略出了問題。
「Lampert可以在資料中找到一個漏洞,然後不斷擴大直至引爆」
一位前希爾斯公司離職的經理告訴商議內幕記者,伊利諾州希爾斯公司的總部有間視訊會議室。Lampert經常在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的時候將下屬叫到這裡透過視訊進行訓斥,以至於每個在總部的經理都對此膽戰心驚。
一位前希爾斯公司副總經理說到,這些視訊會議通常都是以一種情況的介紹開始,接下來就是Lampert用一連串的問題轟炸與會者,一直到他找到一個無法進行解釋的經理為止。
這位前副總經理評價到:「萊姆伯特可以在資料中找到一個漏洞,然後不斷擴大直至引爆,接下來還會有45分鐘的咆哮責駡。」
Lampert的管理風格一直都被人們質疑。Lampert對此的解釋是「要驅動大家改善決定和明確責任感」。但是希爾斯公司的危機越來越嚴重。
銷售從2013年初到現在下滑37%,公司債務超過了16億美元,每年公司的虧損額超過10億美元,為了履行支付員工薪酬的規定,希爾斯公司也不得不出售了寶貴的商標權。
Lampert的經營之路
Lampert在加入希爾斯公司之前並沒有零售業經驗。他對希爾斯公司的大規劃也只是透過一個所謂的」Shop Your Way」程式來為商品購買者累積積分和根據積分回饋商品,他在2009年將這一程式引入公司經營。
根據希爾斯公司的一位前高層人物透露,透過這樣一個程式,長期顧客會在希爾斯商店購物的時候累積積分,積分可以換取購物券並進行打折購物。
這個程式的初始目標是要獲取客戶的個人資訊然後賣給其它公司。同時也有社交的內容,顧客可以在這裡對商品進行評論。
顧客中有一個名字叫做Eli Wexler經常在網站上進行評論和提問,例如他會問到:「一個2,495美金的手包是不是太貴了,花這麼多錢買一個包值嗎?」2013年,媒體報導說這位Eli Wexler就是Lampert本人的化名。
Lampert極力推動這個程式,要求店員努力吸收新的會員。但是效果卻不好。
這個程式過於複雜,而且在客戶想要退出程式的時候往往被其它問題攔截,這反而激怒了顧客。
因為這樣的程式,希爾斯公司商店的職員工作量卻增加了。
一位在此工作了12年的前職員在2012年離開了希爾斯公司,他說到一些顧客拋棄了他們的購物卡,並強烈要求退貨。
Lampert還在網站上極力推廣Shop Your Way程式,員工開始抱怨希爾斯公司不再重視實體店了。
Lampert在2016年2月份對此的解釋是:「我們不在實體店上投資遭到了很多指責批評,我在過去就說過現在的購物環境已經超過了實體店範圍,但是我們不會忽視實體店的經營,我們相信在Shop Your Way程式上的投資能更好地整合會員,這只是一個適應競爭的轉變過程而已。」
希爾斯公司在2014年就停止了報導他們的電子商務業務,而Shop Your Way程式卻成了很大的資金吞噬洞口。這可能是因為希爾斯公司的客戶大部分是老年人,對網路購物不太感興趣。
Lampert批評公司經理和員工們沒有能將顧客引導到這個程式中來。
屋頂在漏雨,地板在塌陷
根據希爾斯公司的離職高管的說法,Lampert的計畫是使希爾斯公司有朝一日成為像蘋果或者臉書公司那樣的技術公司而不是傳統的零售公司。
一位前經理說到:「Lampert滿腦都是這種想法,他想讓事情按照他的想法來發展,不管這是不是切合產業需求,如果Lampert認為這個想法很酷,他就會讓我們去和亞馬遜公司學習或者考察年輕人都在買什麼,然後我們就像僵屍一樣去行事。」
透過和幾位在希爾斯公司工作過好幾年的員工的交談,他們都有這樣一個印象:Lampert做事不切合實際。
一位前副總裁說到:「他拒絕為提升門店投資一毫,當顧客走進商店,作為員工的感覺就是對漏雨的屋頂和塌陷的地板表示很尷尬。」
「沒有人相信萊姆伯特的理想,他走的太狂野了。」
有幾位員工還說到希爾斯公司的實體店員工嚴重不足,只有很少的幾個員工照顧偌大的商場,這直接導致顧客抱怨說他們想買東西但是找不到可以幫助的店員,所以顧客就空手離開了商場。
下圖是希爾斯公司2010年到2016年實體店的數量變化,逐年遞減,2016年只是1503家。
Lampert會輸掉這個百年老字型大小嗎?
對於希爾斯百貨的各種問題,Lampert表示不管現在公司發生了什麼,他有其它的辦法來解決。
ESL投資公司擁有希爾斯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在過去的幾年裡,ESL也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資產,單在2015年一年的虧損就達到了15億美元。
但是Lampert透過ESL公司在過去的兩年裡貸款12億美元給希爾斯公司,並許諾6.79億美元的後續援助。
希爾斯公司則透過各種費用收入和利息收入回報給ESL公司。
Lampert的一位合夥人最近抱怨說到Lampert和ESL公司透過對2014年的4億美元貸款賺取了1900萬美元的費用收入和利息收入。
如果希爾斯公司未能支付各種費用收入和利息收入給Lampert和ESL公司,萊姆伯特和ESL公司則可以最終透過收取希爾斯公司的存貨來進行支付。
例如,對於2014年的4億美元的貸款就是億希爾斯公司25家門店價值5億美元的資產作為擔保的。
根據企業破產專家和前希爾斯公司的經理們的說法,即使希爾斯公司完全破產,Lampert也不會空著手離開的。
前希爾斯公司的一位副總裁說到:「Lampert將資金從一個口袋挪到另一個口袋,而自己在兩方面都做好了保護,這個傢伙是個出色的資產經理人,但是不是一個好的零售商人。」
下圖顯示Lampert如何在希爾斯公司破產的情況下也不會受損的關係圖
即是租戶又是地主
ESL公司的其他股東們已經準備相關資料起訴Lampert在關於希爾斯公司的業務中撈取好處。
這要起源於一個叫做Seritage Growth Properties的房地產公司。
這家公司是Lampert在2015年設立的。雖然ESL和Seritage公司是獨立的實體,但是Lampert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擁有Seritage公司43%的股份。
他們還擁有希爾斯公司54%的股份。
在設立Seritage房地產公司後,萊姆伯特做了一個很大的買賣:他將希爾斯公司的235家實體店的物業房產賣給了Seritage公司。
這樣希爾斯公司獲得27億美元,並從Seritage公司再把這些房產物業租賃回來繼續經營。
在許多地區的實體店,塞利塔奇公司有權利擁有全部或至少一半的物件權利,他們可以以四倍的租金把閒置的空間租賃給其他零售商家。
希爾斯公司的主任Bruce Berkowitz在2016年11月份的一次視訊會議上說到塞利塔奇公司以每平方英尺20美元的價格向外出租這些實體店的空間,以前的租金價格只是每平方英尺4美元而已。
Seritage能以這樣的價格對外出租實際上證明了希爾斯公司的房產物業的真正價值。
從美國政府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的記錄表明至少有6家希爾斯百貨商店和7家希爾斯汽車中心全部被Seritage公司轉租,而且Seritage還將另外9家希爾斯百貨店的至少一半的物業面積租賃出去了。
希爾斯公司也有退出全部物件將其交給Seritage公司經營的選擇權利。
這在希爾斯公司要關閉門店的時候是合適的,對Seritage公司也有好處,因為Seritage公司可以將這些物件租賃給其它公司進行經營。
希爾斯公司已經開始了這個計畫,預計在2017年1月份終止17家商店的全部物件管理。
但是希爾斯公司的其他股東指責Lampert在剝離希爾斯公司的核心資產而讓Lampert本人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獲益。
他們說與Seritage公司的交易是不公平的,這樣的交易以希爾斯公司其它投資人的財產肥了Lampert一個人,因為這些實體店的物業資產銷售的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平均水準。
在這場糾紛中,希爾斯公司的其它股東雇用了Labaton Sucharow LLP律師事務所,這家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Ned Weinberger評論到:「Lampert利用自己首席執行長的地位操控了希爾斯公司,進而為自己和自己的對沖基金謀利益,而沒有考慮希爾斯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
希爾斯公司掀起離職潮
希爾斯公司的很多人都說Lampert本人不能接受任何對他的權威和理想的挑戰,即使其他高層提出的建議有益於公司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管的第一想法就是儘早跳下這條即將沉沒的船。
根據LinkedIn的資料,在最近的兩年內,希爾斯公司的離職水準出奇的高,最少有67位副總裁或者更高級別的高層離職。
公司的人事檔案顯示,至少有15位高層在工作兩年後辭職,7位高管工作不到一年就辭職了。
這些人中包括希爾斯公司的首席財務長Robert Schriesheim,副總裁Jeff Balagn和公司總裁及人事總監Joelle Maher,這三位高層都沒有對他們離開希爾斯公司的原因及該公司發展有任何評論。
一位前希爾斯公司副總裁這樣說到:「很多人都在急著離開希爾斯公司,不僅是因為這艘船要沉了,而是因為這艘船的船長在朝他們咆哮,在一切的問題上指責這些船員。」
證券分析師Greg Melich,負責分析希爾斯公司的股票研究,他注意到希爾斯公司的高層通常在一年到兩年內就會離職。
一些中層的員工也在離職,他們已經在LinkedIn上更新簡歷,在更衣間內對公司的發展狀況彼此小聲交談。
遊戲結束了
希爾斯公司已經離職的雇員和正在崗位的雇員都透露:希爾斯公司的供應商也非常緊張並取消了訂單,那些生產廠家的代表也停止了供貨。
希爾斯公司在紐約的設計辦公室在2016年7月關閉了,這裡的一位前職員說零售商也取消了訂單,因為他們得不到希爾斯公司對發貨的保障。
這種情況發生在一年以前,隨後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所有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意味著希爾斯公司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康威合夥人公司的首席執行長Van Conway是關於公司破產和債務重組的專家,他說到:「希爾斯公司可能要從這個產業出局了,他們的雪球越來越大而且已經快落到山腳下了。」
這也是那些希爾斯公司的高層們在與Lampert進行視訊會議時為何如此緊張的原因。
最終有一天,希爾斯公司將耗盡資產。現在還沒有看到這個公司能透過重組和資產銷售而翻身自救的任何跡象。
康威說到:「希爾斯公司的遊戲結束了。」
本文授權自《虎嗅網》,作者:Hayley Pet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