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信服務行業整體發展的低迷,以及因未能趕上智慧手機發展的快潮流,曾經的手機霸主NOKIA經歷著艱難的轉型之路。像其他幾大老牌科技巨頭一樣,他們紛紛將更多的注意力押注在軟體服務領域。
日前,芬蘭電信服務商NOKIA在其官網宣佈,公司將以3.04億歐元現金收購軟體服務商Comptel,後者的估值將達3.47億歐元(約合3.70億美元)。Comptel是一家專門為移動營運商提供資料通訊解決方案的軟體公司。目前,公司服務的運營商達到300個,覆蓋90多座城市,並且公司大概擁有20%左右的移動端使用資料(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NOKIA方面稱,希望透過這次收購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軟體服務戰略。如今,軟體幾乎滲透到了各個行業,因此NOKIA也希望在軟體方面有出色的成績。收購Comptel 後,可以向使用者提供虛擬網路方面的設計、支付等更為全面的數位解決方案。這次收購的核心所在是軟體服務,因為NOKIA想要花大代價升級硬體以尋求突破已經變得很難。
NOKIA手機風行全球的時候,公司的日子也過的順風順水。但隨著蘋果、三星等智慧手機的崛起,NOKIA並沒有趕上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快車道。手機銷量的急劇下降,跟著的是不斷下跌的公司業績以及裁員計畫。
據NOKIA 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營收為59.5億歐元,同比下降7%。其中網路設備營收下降了12%,達到53.2億歐元。公司營運利潤為5.56億歐元(約合6.06億美元),同比下降18%。而2016年第二和第一季度,公司的營收也處於同比下降狀態中。
除了內部原因,諾亞基的困境也是整個電信服務行業的縮影。據Gartner的資料顯示,預計2016年全球電信服務行業支出將下降1.2%,降至1454萬億美元。而2015年這一支出為1472萬億美元,同比下降8.3%。
這是因為,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的4G投入都在減弱,而新的5G還沒有到來,無論是營運商還是設備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但NOKIA的競爭對手Ericsson、華為、中興都在發力4G到5G的過渡產品,而且這種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雖然競爭激烈,但顯然5G是NOKIA應該抓住的計畫,透過獲得更多的訂單為公司贏得生機。
面對內外交困的處境,NOKIA也沒有坐以待斃,儘管有分析認為公司的很多決定不是那麼成功。
- 2015年,NOKIA於以 166 億美元收購了電訊軟硬體設備及服務的跨國公司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
- 2016年12月,NOKIA宣佈收購網路性能管理公司 Deepfield ,而後者致力於幫助企業和雲端服務提供者提高其網路性能和安全性。
- 2016年8月,NOKIA宣佈完成對Gainspeed的收購,後者借助虛擬CCAP(融合有線接入平臺)產品線,已經成為有線電視行業內DAA(分散式接入架構)解決方案的專業廠商。
頻頻不斷的收購計畫之外,公司還進行了裁員計畫,以控制成本。2016年4月,NOKIA宣佈了新一輪的裁員計畫,希望每年可以為公司節省超過10億美元。裁員主要針對崗位重疊的領域,例如研發部門、地區和銷售部門以及企業職能部門。路透社消息稱,NOKIA將在本國芬蘭裁員大約1300人,在德國裁員1400人,在法國裁員400人。
目前,NOKIA由兩個核心部門組成,其中,NOKIA技術公司專注於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品,而NOKIA網路公司主要負責寬頻網路基礎設施業務。
也許是因為這一系列的收購及整合計畫有了初步成效,2016年第四季度NOKIA終於實現了盈利。該季度公司的淨銷售額達66.4億歐元,同比增長84%;其中網路業務部門為60.7億歐元。公司的淨利潤為6.6億歐元。NOKIA在財報中表示,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和成本降低説明公司在艱難的網路市場中重現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這之前向中國消費者發佈的手機外,NOKIA或許可以在中國佈局更多的市場戰略。2016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雖然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但中國業務卻實現同比18%的增長。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的4G基站占到了全球50%以上。隨著5G網路的到來,中國仍然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巨大市場。
經歷轉型之痛的NOKIA,目前似乎初見曙光,但激烈競爭下的市場道路,需要公司更多有魄力的戰略及靈敏的市場反應。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高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