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Zuckberg的虛擬實境公司 Oculus 還沒正式進入盈利的軌道,現在又要因為一場官司付出 5 億美元了。
3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後,Facebook 沒想到還要搬著這顆定時炸彈。乍一看裁定結果就涉案巨大,還牽涉甚廣。從 VR 行業的討論熱度來看,從業者們也都在等著這項裁定,說這次案件會寫進 Facebook 與 VR 行業的歷史都不為過。
2 月 1 日,Facebook Oculus 公司與這場官司的主角遊戲開發商 ZeniMax 的訴訟案終於結束。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法院的陪審團宣佈裁定結果——Oculus 公司的確存在侵權行為,這家公司需要支付給 ZeniMax Media 5 億美元。
事情起源於一個離職故事,在雙方對決的庭審現場還曝出不少猛料,給這次對決增添了八卦味道。
Oculus 公司是一家明星級的虛擬實境公司,甚至可以稱作現代 VR 先驅者。其首款產品在 2012 年先登陸了 Kickstarter 群募平台,募集了百萬美元的支持後,又得到了不少投資公司的資金,當時帶領 Oculus 公司的關鍵人物正是天才少年Palmer Luckey。
Oculus 公司成為傳奇創業公司主要歸功於兩人,除去已經帶領公司的 Pamler Luckey 外,遊戲界天才程式師 John Carmack 也在不久後成為了 Oculus 公司的 CTO。不少媒體撰寫過這段曲折的相遇故事,簡單來說,Luckey 將自己的 VR 頭盔放到網上之後,John Carmack 看到這個設備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兩人在虛擬實境設備與遊戲結合方面有了諸多聯繫。
好奇心日報提到,Carmack 當時可以幫助 Luckey 開發一款遊戲,但前提是 Luckey 和 ZeniMax 要簽署一項保密協定。這為此後的案件審理埋了一些伏筆。
這裡就可以一點點牽出原告的背景了。John Carmack 是天才遊戲程式師,就職於 id Software 公司,這家遊戲公司在遊戲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Carmack 幾乎用一己之力在 id Software 製作出了《毀滅戰士》(Doom)和《雷神之錘》(Quake)等經典遊戲,奠定了現代 3D 遊戲的基礎。
而 Carmack 所在的 id Software 正是知名遊戲開發商 ZeniMax Media 的子公司,ZeniMax Media 創作並發行了大量遊戲作品。
從兩人相遇到產品登上 KickStarter 後,Luckey 在 2013 年 6 月正式成立了 Oculus VR 公司,對這個設備有著濃厚興趣的 Carmack 在 2013 年 8 月份就宣佈加盟 Oculus 擔任 CTO,同時兼任原公司的技術顧問角色。不過短暫 3 個月後,Carmack 就正式宣佈已經脫離 id Software。
2014 年 3 月,Facebook 宣佈將收購 Oculus 公司,如今的 VR 復興之火才正式被點燃。2014 年 5 月,id Software 母公司 ZeniMax 就正式起訴 Oculus 侵犯商業機密。2014 年 7 月,Facebook 正式宣佈用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公司。事情發展到這裡大戲才真正開始。
主要問題就發生在 2012年。不少媒體提到當 Luckey 帶著那台 VR 原型機與 Carmark 相遇時,後者還在 id Software 任職。
ZeniMax 公司在訴訟中提到,Carmack 在離開公司時使用 USB 拷貝走了公司很多資料,這些資料中本屬於公司的技術幫助 Oculus 設計出了 Rift 頭顯,這本身違反了員工與公司之間的保密協議。如果沒有這次洩密,憑藉 Luckey 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設計出 Rift 頭顯,也不能有 Facebook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公司,更沒有現在 VR 復興什麼事了。
在 Gizmode 的報導中,Carmack 本人承認了他複製了一些檔帶到 Oculus,只是用於將這些代碼進行展示,並未將其用在後來研發的 Rift 頭盔上,他本人並沒有從中受益,檔也早已經被歸還。在庭審現場一度演變成 ZeniMax 怒噴 Luckey——缺乏 Carmark 説明設計的情況下,你沒能力開發出 Rift 頭顯,你甚至連大學都沒讀完。
「如果說Mark Zuckberg是截至目前這個星球最成功的 80 後,那麼他的收購物件、虛擬實境頭號品牌 Oculus 創辦人Pamler Luckey,可以被評為這個星球最成功的 90 後。」一家雜誌這樣評價Palmer Luckey。
Lucky 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天才少年。他 1992 年出生,他的電腦以及硬體知識都是自學的,大學期間放棄新聞學學位投入到虛擬實境研究中,2012 年透過群眾募資創立 Oculus,14 個月後就被 Facebook 以 20 億美元收購,成為最年輕的億萬富翁。Oculus 方面則在庭審現場一直利用其個人傳奇色彩。
ZeniMax 認為當時還在 id Software 任職的 Carmack,挪用了 ZeniMax 的技術資源協助 Oculus 推出了 Rift 頭顯。因此 ZeniMax 要求 40 億美元的賠償,對 Oculus 公司有包括剽竊商業機密、違反保密合約、專利侵犯、商標商品侵權等多達十幾項的指控……
在庭審現場還曝出了一些猛料。Zuckberg 提到 Facebook 收購 Oculus 公司的總體價是 30 億美元,這比當時媒體曝光約 20 億美元高出不少,這筆費用則是用來保留關鍵員工;Oculus 前 CEO Brendan Iribe在出庭時還提到 ZeniMax 為了讓 Oculus 與其合作,禁止了 Carmark 任何與 VR 相關的工作。在早期的合作過程中,ZeniMax 還要求獲取 Oculus 15% 的股權。
最後法院和陪審團並沒有全部認定 ZeniMax 的指控。Roadtovr 貼出了法院詳細的裁定名單,IN2 有一個統計表格:
- Oculus 要向 ZeniMax 支付 2 億美元,用於賠償 Oculus 創辦人 Palmer Luckey 違反和 ZeniMax 簽訂的保密協議的行為。
- Oculus 還要賠 5000 萬美元用於專利侵犯、5000 萬用於商標名稱侵犯。
- Luckey 本人和 Oculus 前 CEO Brendan Iribe 也被裁定分別支付 5000 萬和 1.5 億美元的罰款。
5 億美元對於還沒有盈利的 Oculus 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即使對於金主 Facebook 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字。Facebook 第四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 這個季度的利潤是 35.7 億美元。
不過 2014 年就開始的這場官司只是短暫落下帷幕,Facebook 和 Oculus 方面都表示仍然會繼續上訴;ZeniMax 方面也宣稱要進一步申請禁止 Oculus 銷售硬體。
老遊戲公司和新社交巨頭在這個新興領域徹底對上了,重點是應該還有很長的官司要打。
本文授權自《PingWest》,作者: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