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勢如破竹,現金全球已擁有超過6億用戶,其中1億更是半年內加入的。行銷人要乘著這個勢,在Instagram舉行活動有什麼方法呢?我們為大家蒐集以下資料,希望能助大家定下 Instagram的營銷策略。
要不要設置Photo booth?
Photo booth是行銷人很常用的策略。顧客只要到指定地點,拿著道具拍照,就能得到禮品。雖然這種活動容易執行,但是反應時好時壞。原來這與目標觀眾特性有關。根據亞拉巴馬大學的調查,用戶使用Instagram有四大原因,其中一項就是「要看起來很酷和獲得認同」。
受這原因驅使的人會花很多時間編輯相片以展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但是photo booth往往沒有給予他們編輯相片的機會,令吸引力大減。美國一個運動品牌看準了顧客的特性,在Instagram招募模特兒,勝出者能為品牌拍攝一輯宣傳照,完全滿足顧客追求完美及得到認同的需要,因此成功為品牌帶來了7萬個提及(mentions)及4萬名粉絲。
一定要與產品合照?
邀請顧客上載與產品的合照是另一個常用策略,但是這與Instagramers自然的習慣相違,難以做到深刻的互動。有沒有另一種與品牌互動的方法呢?根據Saatchi & Saatchi的調查,37%顧客喜歡透過遊戲得到產品資訊。
因此,你可嘗試在活動加入遊戲元素。例如,麥當勞於2014年就曾推出「一見中薯」活動,邀請顧客在生活中尋找貌似薯條的物體並把相片上載至社交平台,結果在短短兩週就獲得超過300萬點撃及67萬多張相片,可謂非常成功。
如何利用顧客體驗?
「拍下使用產品時的相片」也是行銷人的寵兒。這個策略其實非常貼合instagramer習慣。根據亞拉巴馬大學的調查,用戶使用Instagram的最主要原因是了解親友的生活動態,其次是要紀錄自己的生活。因此,用戶都非常願意分享和瀏覽相片,甚至有人會根據陌生人的相片去計劃自己的旅遊行程。
利用這一點見解,美國德州旅遊局就鼓勵德州人在分享相片時加入 #TexasToDo hashtag,並將入集回來的二萬張相片以興趣、地區等分類,為旅客提供更地道的旅遊介紹。這策略成功為德州旅遊局的網頁帶來20%更多的互動以及26%更多的網頁流量。
你最欣賞誰的Instagram活動呢?若想知道更多關於 digital marketing 的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絡(香港網站、台灣網站)
本文授權自《Fimm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