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也罷,中小企業也好,我們身處競爭又難以預測未來的時代,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管理好時間、提升工作生產力,是每個組織想知道的答案。幸運的是,有越來越多所謂的「 辦公室生產力工具 」,減輕我們的負擔。
1.Wunderlist
辦公室工作者目前遇到的問題之一:太多記事或是想法創意,無法被好好記下來。想像主管不定時地交付任務給你,過去只能使用便利貼筆記,但經常將訊息散亂在不同地方,很難整理。Evernote 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
如同 JANDI一樣,Evernote 是雲端工具,提供記事、附加與分享檔案、簡易管理任務和待辦清單。Evernote 採用 freemium 的商業模式,並支援各種不同載具。
Evernote 幫助組織各種資料和片段想法,透過標籤功能可以很輕鬆進行分類。並支援不同載具,可以隨時隨地記下突如其來的創意。
5.Pocket
現在,有太多有趣或是知識型的資訊,值得好好花時間閱讀了。對於閱讀者來說,麻煩在於:如何更好的收集想看的資訊?Pocket 提供一種稍後閱讀工具,用來儲存在網路上看見的任何文章。
只要在瀏覽器安裝插件,一鍵將文章儲存後,就能在手機、平板等閱讀剛剛的文章。特別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讀完時,還可以在戶外(無網路)打開閱讀。
6.Trello
任何對於生產力工具有興趣的人,一定聽過 Trello 的大名 ( 2017 年初更因被 Atlassian 併購而更受注目)。Trello 專注於專案管理工具,適用於各種產業與各領域。
7.Pinterest
Pinterest 是以具設計感為主的社群平台。你或許已經知道 Pinterest 的命名由來,因為可以 pin (釘選) 你感興趣的圖片。對於設計師社群或部份企業主管來說,Pinterest 的高品質內容、設計、攝影、藝術等,是更棒的社群。
8.JANDI
根據任務、專案類別,有組織地建立訊息討論架構、跨部門溝通更容易,也更明確權責、檔案分享與搜尋很方便,進階搜尋讓我即使忘記檔名,也能透過其他線索找到所需檔案、不用一直反覆檢查電子郵箱,節省不必要時間浪費。對於追求扁平化、更多水平溝通的企業來說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