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問卷大補帖Part5:從 Google Analytics 四大報表一窺問卷數據(一)

SurveyCake 2017-02-05
問卷大補帖Part5:從 Google Analytics 四大報表一窺問卷數據(一)
SurveyCak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前兩篇文章中,我們分別教學了如何在問卷嵌入 GA 追蹤碼,並透過後台篩選問卷的數據。接下來,我們將實際帶大家瞭解如何從後台中的四大報表區,找到想要的問卷數據資料。

Google Analytics 報表怎麼看

首先,一樣進到 GA 後台 ,在左方報表區可以看到有許多選項。如果對於後台介面還不熟悉的朋友們,不妨先參考上一篇 介紹後台 的文章唷。

這篇我們將延續上篇採用 Google 官方 示範帳戶 數據的方式,分別介紹四個在問卷分析時非常重要的報表-「 即時 」、「 目標對象 」、「 客戶開發 」和「 行為 」。

「即時」報表區

點選左方的即時報表區,可以看見此時此刻正在瀏覽問卷的客群輪廓,包括「哪一份問卷正在被瀏覽」和「瀏覽者從哪些網站來」等數據。

如果你要測試廣告活動的對於問卷瀏覽的立即成效,不妨來即時報表區查看你想要的資訊。

ga 2.png
SurveyCake

「目標對象」報表區

目標對象是登入 GA 後的預設頁面,能在不揭露個人資料的情況下,提供詳細的瀏覽者資訊。例如客群組成(性別、年齡層、興趣、居住地、使用裝置)和瀏覽行為(造訪頻率、瀏覽時間、回訪率、新舊訪客)。

ga 4.png
SurveyCake

這邊特別提醒大家,如果要取得問卷「客層」和「興趣」這兩個報表資訊,要記得先在左邊報表區點選其中一個並點選啟用,系統才會開始抓取相關資訊唷!

且由於 Google 是用 cookie 追蹤瀏覽者的行為,進而判斷年齡、性別、興趣等資訊。所以呈現的數據可能會和實際事實有些誤差,還請大家使用上特別注意。

ga 5.png
SurveyCake

雖然看看報表好像很簡單,但一堆專有名詞還是讓人很難親近。別擔心!下面我們將一步一步把專有名詞翻成白話解釋,相信一定可以幫助你在理解上更加順利!


使用者(Users)

又稱為不重複訪客(Unique Visitors),瀏覽器會透過 Cookie 判斷網站在一段時間內有多少個不重複使用者。例如在這個禮拜,訪客 A 和訪客 B 分別造訪問卷 5 次和 2 次,那麼這禮拜問卷的不重複訪客的數量就會是 2。

關於使用者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Stardo 這篇文章

工作階段(Sessions)

又稱為造訪(Visits),指的是如果一個訪客有和網站產生互動(瀏覽、點擊等),在工作階段逾時前(預設為 30 分鐘),訪客的所有瀏覽及事件都統一算作一個工作階段。

而若工作階段逾時(閒置超過 30 分鐘、跨過 23:59:59、開啟新的廣告活動等),訪客再次造訪網站就會被視為「另一個」工作階段。

關於工作階段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Harris 先生 這篇文章

瀏覽量(PageViews, PV)

指的是網頁被瀏覽的總次數,當使用者每開啟一個網頁就會被計算成一個瀏覽數。這邊要注意的是,由於重複瀏覽同一個網頁也會被重複計算(例:重新整理),所以瀏覽量並不能完全代表實際看到網頁的人數。

如果用圖表來表示三者關係,指的是一個使用者 User 在一個時段內(此處以一個小時為例),每 30 分鐘在網頁上的任何事件和瀏覽,都會統一被記做一個工作階段 Session(藍色區塊)。而每個工作階段底下產生的瀏覽行為,加總起來就會是瀏覽量 PageViews(橘色區塊)。

ga 5.png
SurveyCake

關於資料層級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Harris 先生 這篇文章

單次工作階段頁數(PageViews/Sessions)

又稱為平均瀏覽頁數,指的是每一個工作階段或每一次造訪(Visit)平均會瀏覽幾個頁面。這邊也要記得,重複瀏覽同一個網頁也會被計算在裡面。

平均工作階段時間長度(Avg. Sessions Duration)

又稱為平均造訪停留時間,指的是每一個工作階段或每一次造訪(Visit)平均會停留的時間。工作階段停留時間的計算方式,是將工作階段中每一頁的網頁停留時間加總,除去最後一頁計算而來。

因為 Google 計算網頁停留時間的方式,是透過兩個網頁進入的時間點做判斷。由於無法得知離開後頁面的進入時間,所以工作階段停留時間只會加總頁面 A 和頁面 B 的停留時間。

ga 6.png
SurveyCake

關於平均工作階段時間長度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17盎司和他的23熟度 這篇文章

% 新工作階段(% New Sessions)

指的是初次造訪網頁所佔百分比的估算值。

跳出率(Bounce Rate)

又稱為單次造訪率,指的是訪客只瀏覽一個頁面便離開的百分比率。通常跳出率越高,代表網頁的到達頁面(Landing Page)越不符合訪客的需求。

以問卷來說,跳出率偏高有可能是你問卷的 Banner 不夠吸引人,或是問卷開頭的文字並不足以吸引他人填寫,導致問卷的填答率並不高。

關於跳出率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Startdo 這篇文章

離開率(Exit Rate)-延伸補充

離開率是大家最常和跳出率搞混的名詞,指的是某個網頁在訪客造訪網站的過程中,是訪客離開網站最後一頁的百分比率。

簡單來說,若某個網頁相對其他網頁離開率偏高,就有可能代表這個網頁的設計或服務流程出了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關於跳出率和離開率的細節說明-可參考 Startdo 這篇文章

還沒結束呢,還剩下兩大報表

開始有些頭昏腦脹了嗎?如果還是有點不懂的話,不妨再複習一次專有名詞的介紹,或再回頭看看這篇文章吧!

ga 7.png
SurveyCake

下一篇我們會繼續講解 Google Analytics 剩下的「客戶開發」和「行為」報表,將繼續帶大家瞭解如何從報表區,找到想要的數據資料。

本文授權自《SurveyCake》,作者:曾仲平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