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好火爆:在Uber和特斯拉后,Lyft也宣佈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替換!

36氪
36氪 2016-09-19
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好火爆:在Uber和特斯拉后,Lyft也宣佈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替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緊跟競爭對手的步伐是 Lyft 的一貫宗旨。因此,當Uber在匹茲堡推出自己的無人駕駛車後,這也讓Lyft共同創辦人John Zimmer更加明確了一件事:要讓Lyft加速進入「第三次交通革命」,就得列個十年發展計劃。

昨天,Zimmer在科技部落格Medium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第三次交通運輸革命》的文章,向我們具體描繪了Lyft未來10年及以後的發展願景,而內容都與一個當下流行的「關鍵字」有關,那就是「無人駕駛」。

Lyft共同創辦人John Zimmer.jpg
Lyft共同創辦人兼總裁John Zimmer。 TechCrunch via Flickr

在這篇文章中,他明確了「Lyft會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這件事實,在這個基礎上,他將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來實現:

第一階段:在2017年以前,Lyft將會推出半自動駕駛計程車,這類出租車將僅沿著固定的路線行駛。在這個階段,輔助駕駛技術將主要用來保證出租車導航不會出現重大差錯。

第二階段: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僅可以沿著固定路線行駛,還可以自主導航行駛,但每小時最高行駛里程將低於25英里。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汽車系統將可以應對更加複雜的道路環境。當然,Zimmer強調汽車的行駛速度也將有極大的飛躍。

第三階段(根據下圖所示):公司預計將在2021或2022某個時候把Lyft現有普通出租車全部替換成全自動駕駛汽車。作為「削減汽車數量」的口頭擁護者,Zimmer特別強調,在這一階段開始後不久,美國主要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將急劇下降,而這些都將在2025年得到驗證。

總之,Zimmer的論點非常簡單:人們將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汽車,因為他們都將使用Lyft。

Lyft

Lyft總裁的十年計劃

對於密切關注Lyft無人駕駛汽車事業的人來說,這項較為詳實的發展規劃在2016年1月Lyft宣布進軍「未來交通事業」的一年後才終於姍姍來遲。在當時,通用汽車曾向Lyft注資5億以換取公司10%的股份,並與Lyft在自動駕駛汽車開發方面達成了合作。

然而,儘管Zimmer的這個「未來交通三部曲」聽起來十分崇高,但我們尚不清楚GM是否對這一想法完全買帳。通用執行長Mary Barra雖然曾經表示,自己同意「在共享經濟模式的蔓延下,個人汽車保有量將有所減少」這個看法,但卻預計這個參數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將會重新回到頂峰。

在1月份GM投資Lyft的消息被確認後,Mary Barra曾在接受科技媒體Recode採訪時這樣表示:

「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動駕駛技術將會被首次應用到汽車共享模式中。但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這一趨勢將會與汽車持有率達到某一平衡。也就是在說,後者在某種程度上將不會受到前者的衝擊。而這就是我們能夠與Lyft達成合作的根本原因。」

Lyft.jpg
SPUR via flickr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Barra在2016年初提出的這個觀點得到了特斯拉CEO馬斯克的積極響應,而後者被視為通用汽車當前最大的競爭對手。馬斯克在今年7月公佈的下一個「十年規劃」(Master plan 2)中正式談及了自己的共享汽車計劃:未來,公司將為用戶鋪設一個由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組成的共享經濟網絡。在這裡面,車主將可以選擇讓陌生人搭乘自己的汽車來賺取額外收益。

據彭博社報導,實際上,馬斯克起初並不認為「汽車共享」就是交通運輸的未來,但其態度在最近卻有了很大的轉變,Master plan2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儘管Zimmer對馬斯克的部分想法(針對「搭建汽車共享網絡」這一點)給予了肯定,但他卻對馬斯克的這番願景提出了強烈質疑:

「首先,與那些東拼西湊的私人車隊相比,我們的專業車隊具備強大的穩定性與可用性。更況且很多車主並不願意將自己的私人車輛租給陌生人。因此。那種方案(指馬斯克的計劃)將會很難得到拓展。
最重要的是,乘客們都期望搭乘那些乾淨且保養良好的汽車,而這個願望可以在Lyft有組織的運作中很好地實現。目前,我們的業務取決於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車輛的利用率,並管理和解決車輛在高峰時段的出行問題。這些優勢都能讓我們為用戶提供價格最優惠、覆蓋面更廣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

2017年就在眼前,對於 Lyft能否按照其規劃推出自己的半自動駕駛計程車隊,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本文作者 36氪 36氪

36氪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報導最新的互聯網科技新聞以及最有潛力的互聯網創業企業。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