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新創公司一定要注意這11個問題!它很有可能是投資者不選擇你的原因

TechCrunch 2016-09-19
新創公司一定要注意這11個問題!它很有可能是投資者不選擇你的原因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投資者決定是否向一間新創公司注資時,會做盡職調查,鉅細無遺地檢查公司的團隊背景及財務狀況,又會跟新創公司的客戶及其他投資者傾談,過程會有許多新創公司被篩走,只能有小部分新創公司能獲得注資。

有些投資者會有耐性地向新創公司解釋,他們不被注資的原因。Barbara Corcoran Venture Partners的聯合創辦人Phil Nadel撰文,列出11個新創公司不被投資者選擇的原因,創業者讀畢後,可思考如何改善自己,增加募資的成功機會。

1. 缺乏透明度及不夠坦白

作者說,如果創業者予人感覺不夠直率,便會失去投資的興趣,業務投資其實是建基於關係上,若遮遮掩掩的話,會讓一段關係會有壞的開始。

2. 没有自身的專利

若一間新創公司沒有自身的核心技術抵禦潛在對手,便很快會由成功的頂峰跌下來。

缺乏獨門絕技,一間新創公司的成功軌跡便很容易被其他人複製,一種模式越成功,便越吸引到越多對手。但如果你有一些獨門絕技(可以是技術、知識,甚至是人脈),這能幫助你走得更遠。食頭湯的人或者會在早期有不錯的發展,但不代表會永遠風光下去。

3. 没有被證實可行、有規模的市場營銷渠道

作者指樂於見到創業者把資金用於加速收入增長上,如果一間新創公司未找到可行的行銷通路,等如把投資者的資金花在測試不同管道上。但作者寧願去投資那些已經進行了足夠的市場探索的公司,會用募資資金去擴大這些有效的管道,並希望創業者已了解如何獲取付費客戶,當被問到增長的問題時,不要只說,「我們正在聘請growth hacker。」

4. 不清楚自己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創業者對公司KPI的了解會直接影響到公司能不能成功,首先,創業者必須告訴到投資者那些指標與公司的業務息息相關。其次,這些指標必須是他們認真檢測及計算過的。最後,他們需要明白指標會受什麼因素影響,及為了業務取得成功,有那些指標要在適當時候被轉變。

5. 缺乏長跑的準備

作者希望在每一輪的投資後,至少能讓新創公司度過接下來的12個月。融資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或影響創業團隊在專案成長的工作。作者是希望新創公司會有足夠資源放在業務增長上,不需在籌錢後不久,又要擔心下一輪融資。而且若新創公司能展示過去12個月的增長數據,其實會較易找到下一輪融資。

因此,創業者需要對自己的業務跑道進行估算,了解自己如何花費融資資金,及每月燃燒多少現金。

6. 潛在市場範圍太小

作者曾經見過有些新創公司為一小撮人的問題,致力提供創新及別出心裁的解決方案,但新創公司要成功,需要找到一個龐大的市場,帶來可觀的收入,如果一間新創公司不能展示其產品市場可持續增長,通常會被投資者拒絕。

7. 没有收入紀錄

當新創公司開始獲得收入時,有客戶願意為自己產品付費,估值自然上升,變相投資風險下降,作者傾向投資這類有收入的公司,起碼證明到產品達到product-market fit。

8. 沒有遠見

作者喜歡創業者有清晰的遠見,如何把公司規模增長100倍。有清晰的遠見,就像一粒北極星帶領創業者向前走,即使身處在強烈的風暴之中也不怕。

9. 不了解競爭對手

作者常聽到創業者說,「我們没有對手」,這令人難以置信,其實當你給予問題的解決方案時,同時目標市場正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你面對的競爭。

創業者要對競爭對手有清晰的了解,例如針對的市場及推銷手法,而且潛在客戶們總會比較不同方案或產品,這影響着創業者能否製造成功的產品。若你不清楚市場上有其他選擇,及自己產品的優勝之處,這無疑在走向失敗之路。

10. 創業團隊能力太單一

產品同時需要人們去開發及銷售,因此團隊應該由工程師、行銷人才、管理人才等組成,共冶一爐,大家各有所長,才確保產品成功誕生,及可以賣出去。

没錯,團隊可以聘請他人去彌補缺乏的技能,但這空缺一定不可以是公司的DNA,而且通常聘請外間專才時,管理的人必需要熟悉下屬工作的領域。

11. 没有全力以赴

作者希望見到創業者為公司付出100%精力,最起碼他們是全職經營新創公司,若願意付出較大筆資金就是更理想的狀況,最重要的,是有戰鬥到底的志氣。

其實這個清單還有其他的事情未列出,但作者希望能為創業者提供實用的參考,確保解決一些最常見的融資問題。

本文授權載自:startupbeat(香港),原文來源:TechCrunch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