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看看誰在買你的產品!有些使用者能夠預言你的產品會失敗!

凱洛格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 Eric Anderson 2016-08-08
看看誰在買你的產品!有些使用者能夠預言你的產品會失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新創產品爲何頻頻失敗?小衆消費者爲何無法支撐?爲什麽長尾理論存在問題?來自凱洛格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的Eric Anderson(埃里克·安德森)教授經過長時間的數據調研得出了重要的成果。我們非常鼓勵新創團隊認真閱讀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能從中獲益。

你辦了一家超市的會員卡,卻發現沒過幾個星期,這家超市關門了。你超喜歡某個產品,卻發現沒過幾天,它就在市面上難覓蹤影。如果以上情形也發生在你身上,那麽恭喜你,你屬于被稱爲「失敗預兆者」的顧客:你越是喜歡的産品,在市場上越有可能失敗。

産品不僅要賣的好,還要看誰在買

將新産品推向市場,是一項高風險的商業活動:企業既要付擔産品研發和推廣的費用,又面臨産品失敗的巨大機會成本。因此, 傳統市場行銷理論認爲 ,企業在新品研發過程中,應重視使用者的反饋意見,使用者的反饋越積極,産品取得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但有時我們發現一些上市初期銷量極佳的産品,經過一段時間會出現銷量銳減的情況,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例如百事曾經推出的透明可樂——輕怡水晶可樂(Diet Crystal Pepsi)。上市伊始,該款可樂銷售一度火爆,但隨後銷量停滯,不到3年時間就退出了市場。與百事公司其他火爆的産品相比,這款可樂可謂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品。

Diet Crystal Pepsi.jpg
百事曾經推出的透明可樂Diet Crystal Pepsi,但最終以退市收尾 Cubmundo via Flickr

我們認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這類産品恰好滿足了一部分小衆顧客的需求。而與此同時其他一些顧客也會嘗試該産品,因此在上市初期獲得了較好的銷售情況,然而隨後顧客基數開始減少,僅靠小衆顧客難以維持産品的銷售,這樣就導致了産品的失敗。因此,在新産品的市場推廣中,我們不僅需要關注銷量如何,還要關注誰在購買你的産品 。

識別你的「失敗預兆者」

爲驗證我們的猜測,我們選取了美國一家大型零售商(在14個州擁有111家門店)50萬名顧客在6年間的消費數據進行研究。我們將研究焦點聚焦在新産品的購買上,哪些産品在上市三年以後還保持熱銷,哪些已不複存在?又是誰購買了那些最終陣亡的産品?

特徵一、 可怕的回頭客

我們按照顧客重複購買新産品的次數,按照25分位數將顧客分爲4組。第一組爲重複購買新品次數最少的25%的顧客,第二組爲購買次數在25%~50%之間的顧客,第三組爲購買次數在50%~75%之間,第四組爲購買次數超過75%其他顧客的用戶。

研究結果與我們的常識相反。結果顯示,那些 回頭客是可怕的失敗預兆者 。當第一組和第二組顧客購買某一産品較多時,該産品較容易獲得成功,而當第三組和第四組顧客購買量上升時,産品失敗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第四組顧客購買一個産品,它失敗的概率是第三組顧客的4倍。

創業邦

如圖所示,當某一産品,購買者主要是第一組顧客時,産品銷售越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當第三組和第三組顧客購買量增加時,産品失敗的概率迅速提高。

特徵二、 小衆品味

在新産品推向市場的初期,用回頭客的方式去考察你的顧客群體會比較困難。我們嘗試從更多的角度探索失敗預兆者的行爲特點。我們推測這類顧客的品味,可能比較小衆,因此我們將該零售商經營的5千多種産品進行分類。

將銷量占總銷量1%的産品定義爲「小衆産品」,將銷量僅占0.1%的産品定義爲「極小衆産品」,其他産品則是「普通産品」。分析的結果與我們的推測相吻合,回頭客們對小衆産品的熱情更高。第三組顧客和第四組顧客購買「小衆産品」和「極小衆産品」的比例明顯高于前兩組顧客。尤其是第四組顧客,他們購買「極小衆」産品的比例,比第一組顧客高出11個百分點。

雖然「長尾理論」認爲,小衆産品的需求量也可以長期支撐一個産品。但我們認爲, 長尾理論需要嚴格的限制條件,那些邊際成本或分發成本極低的數字化産品可以適用。對于實體産品而言,小衆用戶的需求量無法彌補産品研發、生産以及銷售等過程産生的成本 。在市場調研環節關注小衆用戶是導致産品失敗的因素之一。

特徵三、愛嘗鮮和愛買失敗的産品

我們對失敗預兆者的研究,發現他們總是愛購買比較容易失敗的産品。相比普通顧客而言,失敗預兆者購買另一件失敗産品的概率是前者的2倍。在其他消費行爲上,失敗預兆者也有一些獨特之處。如他們 對新産品的接受度更高 。我們的統計顯示,新産品發布後,失敗預兆者的平均首次購買時間是26.8周,而普通消費者的首次購買時間是27.9周。這也解釋了爲什麽在新品發布初期表現較好的産品,會遭受失敗。

我們還發現,失敗預兆者購買産品,在不同商店比較的次數少于普通消費者,他們似乎 更憑借直覺購買喜歡的産品 ,而不是在充分比較之後再做決定。最後,他們 對價格更爲敏感 ,他們更喜歡購買打折的産品 。在我們的統計中,失敗預兆者購買打折産品的比例,占總購買量的35%,而普通用戶的這一比例爲33%,盡管看起來數據差異較小,但在統計上已經具有顯著性差異。

企業該怎麽辦?

失敗預兆者參與市場調查,可以解釋爲什麽許多失敗的産品一開始時得以進入商店裏銷售。經理或産品開發人員滿心以爲他們的産品非常好,因爲他們能找到喜愛産品的顧客。

市場研究人員可以採取一些相當簡單的方法,來剔除那些小衆產品,不讓它們有機會上市。一個簡單的方法是, 在客戶調查中,公司不僅問顧客他們是否會買某樣調研中的産品,而且還要詢問他們平常還買其他哪些産品,如果他們很喜歡哪些已經失敗的産 品,同時也很喜歡你的産品,那麽你就要小心了,你的産品也很可能要步其失敗的後塵。

另外,借助電子商務網站的大數據,也可以幫助你找到失敗預兆者, 如果你的産品在上市初期銷量極佳,而且購買者是那些特別喜歡購買小衆産品和打折品的顧客,你要提高警惕,你的産品可能要及時改進或者幹脆退出市場。

本文授權載自:創業邦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