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解密KK軍團系列五] 擁技術也做平台,解答KKV的十大疑問

編輯部 何佩珊 2016-08-05
[解密KK軍團系列五] 擁技術也做平台,解答KKV的十大疑問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什麼KKV又要做技術、又要作自有平台?為什麼要做訂閱制,不做免費服務?又KKTV是如何挑選內容的?......《數位時代》提出了十大疑問,要請KKV總裁蔡怡仁,和KKTV執行副總楊志光共同為大家提供解答。

左為蔡怡仁,右為楊志光
(圖說:左為KKV總裁蔡怡仁,右為KKTV執行副總楊志光/圖片來源:郭涵羚)

以下為訪問整理:

數位時代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KKV要分成KKStream和KKTV兩個部門?
KKV總裁蔡怡仁答(以下簡稱答):Chris(KKBOX執行長林冠羣)建議分兩個公司比較好,因為兩邊文化會有點不一樣。我後來蠻認同的,一邊比較像新創,另一邊因為B2B更強調技術的完整性,而且他已經有一定的獲利,所以他的飢渴程度會跟另一邊不一樣;另一邊則是想要趕快把事業規模做起來,兩邊方向不一樣,找人的策略也會不同,甚至內部工作模式也不一樣。

此外,KKTV除了最基礎的技術平台是KKStream提供之外,上面的客製化、營運 、商業邏輯相關後台,都是KKTV的工程師自己做。我們不希望KKTV 純粹只做內容、企劃,這樣他的動作會不夠快,他必須要夠靈活,當看到市場上變化,要怎麼調整能有自己最大主導權。

KKSteam和KKTV都要走向海外

:未來主要以KKStream的技術打海外市場,而KKTV則是在台灣運營的平台?
:KKStream現在的客戶有KDDI和KKTV,也要去打其他海外市場。KKStream是做B2B服務,他原則上不會做自有品牌的服務。

KKTV會做自有品牌,現在是在台灣,先把台灣做好,下一步當然是擴展到海外。那有沒有可能在某個市場是兩邊一起合作的?當然可能。

:有評估過,要拿到多少市場才能活下來嗎?
:以音樂來說,市占前兩名還OK 。影視就要看前兩名到底占多少市場。在日本看到大概是前三、前四名都還是可以,沒有說賺錢,但還ok。

:如何做到戲劇精準推薦?
:一開始(數據量很小),先用人工把這些連結起來。另外有時候推薦不見得是直接的,有時候編劇覺得是合適的,用編劇專業眼光。畢竟有些劇是台灣沒上過的,根本不會有數據。編劇畢竟是專家,知道要搭什麼劇。目前是人工加數據並行。

免費和用戶體驗衝突,訂閱制才能累積

:為什麼選擇訂閱制?
:這有點Tricky,KKBOX其實也做過單曲販售,但成績不好。當時是跟唱片公司合作,他們希望我們做,但效果不太好。因為這樣的印象,所以覺得好像訂閱比較好。

第二,我們做KKBOX,我們發現訂閱有個特質,用戶是累積,不是一次的關係而已。我們看日本、 Netflix,都是做訂閱制,發現這是趨勢 。

楊志光答:我們認為訂閱制是最好,也是最辛苦的。因為每個使用者都是要一個一個從盜版網站和其他地方拉回來。我們覺得為什麼要做訂閱,因為這是最困難,但如果第一天就做對,我們長期來看是有機會的。因為我們清楚他是誰,知道他看到哪一部停住了,我們可以推薦給他,讓他繼續追下一部。

:考慮過免費服務嗎?
:不做免費,因為有個東西是衝突的,要給用戶品質、方便,又要免費,但免費獲利模式通常就是廣告,是有衝突的,很難做到很好的平衡。當他天秤倒向獲利的時候,用戶的體驗就會差很多。我們還是相信,就是用戶應該是為他的品質跟方便來為好內容付費。

楊志光答:大陸有那麼多視頻網站,每個人都號稱有幾億會員,今天你有這部劇,大家就撲過去,這些使用者對這些網站基本就是流水,是沒有感情的,對平台也沒有認同, 產品沒辦法跟使用者產生很親密的在產品的體驗,你沒辦法設計,因為不知道使用者輪廓長什麼樣子,他沒辦法做更細膩的服務設計。

:KKTV有什麼挑選內容的方法嗎?
楊志光答:我們請同事去爬批踢踢,看網路聲量,因為我服務的是重度網路使用者。還沒上映過的劇,就看組合,靠經驗值和運氣。

蔡怡仁答:未來可以做一件事,可以分析過去紅的組合。可能今天一個新的劇,有哪些明星、編劇是誰,可能可以用演算法去算成功率多高,這還是會有運氣成分,可是可以這麼說,假設本來成功機率是50%,只要能因此將成功率提高到60%,長期來看, 買一百部劇就可以省下10%的錢。

OTT服務不會是KKV未來的唯一一條路

:對KKV有什麼期待?
蔡怡仁答:我覺得以KKV來講,中期、短期很重要一塊,必須在串流解決方案,在自己做的OTT 平台,從台灣跨出去,達到魚幫水水幫魚,互相幫忙,能夠提供一些獨特解決方案是別人做不到的。

舉例來說,你會發現很多市場客戶需要的是Turn key 解決方案,他不需要有自己品牌,這時KKTV和KKStream就是很好的組合進去幫助他們。這變成會是其他市場上的玩家不會做的事情,這會是可以思考切入的點,擴張的方向。

而長期我覺得很有趣的是,KKV裡面有一家科技公司,和一家自己做內容和營運平台的公司。一家比較科技導向,一個是比較浪漫和商業導向的公司,怎麼在這裡面磨擦出特別的文化,這是我個人最期待的。

過程中可能會再發展出很特別的產品,除了延伸我們影音的技術,或是內容版權的經驗可以套用在其他領域。我不會說我們只做OTT,或是做OTT只作訂閱,我們要建立和用戶的關係,現在是觀看的體驗,以後是不是還有其他體驗,我覺得是我的期望會更多的。

:之後需要對外募資嗎?
蔡怡仁答:我們最終還是要對外找資金。集團只是一開始培育,到我們業務跑起來是對的,之後要自力更生。除非今天有很大的可能或是機會,外面願意放錢進來,集團也加碼,這也可以。

:價格決定了嗎?
楊志光答:我們會提供單一價格。最終的訂價還沒決定,還在跟Chris吵架中(笑)。

延伸閱讀:
[解密KK軍團系列四] KKTV:一定要比當年的KKBOX走得更快
[解密KK軍團系列一] 是瘋狂還是謀略?看KK大軍如何搶攻新世代版圖

本文授權載自:數位時代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