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中國新媒體生態]18年資深商業記者創辦新媒體,獲近億台幣Pre-A輪投資

創業邦|趙東山 2016-07-17
[中國新媒體生態]18年資深商業記者創辦新媒體,獲近億台幣Pre-A輪投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業邦獲悉,科技新媒體《新經濟100人》近日完成18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資金由高榕資本、一下科技等四家基金聯合投資。

《新經濟100人》由著名商業調查記者李志剛創辦,主打深度和獨家內容,聚焦於對新經濟領域獨角獸公司(估值10億美元以上)及潛在獨角獸公司的全方位深度挖掘報導。今年1月,《新經濟100人》獲得了來自源碼資本和高樟資本等近400萬天使投資,其中,工商檔案​​顯示美團創始人王興也是他的天使投資人。

目前,《新經濟100人》已覆蓋200萬用戶,主要是創業者、CEO、投資人、公司人。

做了18年記者,寫了2本暢銷書

李志剛有18年的記者報導經歷,職業生涯也可謂光鮮亮麗。
他曾在《南方都市報》、《體育畫報中文版》、《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等媒體做過社會調查、體育和商業記者;他是商業暢銷書《創京東》、《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的作者;他曾揭露NBA籃球明星易建聯年齡造假;他曾採訪過潘石屹、任志強、黃怒波、張朝陽等大人物。

2014年1月,李志剛離開了媒體,自己獨立。他說他切身感受到傳統媒體的下滑趨勢。

只要產出優質內容,就會獲得商業回報

2014和2015年,李志剛只做了兩件事,寫了兩本書,分別是《創京東》和《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清楚地知道,只要產出優質的內容,你就會獲得商業回報。

李志剛發現,全國大部分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在看這兩本書,甚至有公司一次性採購了1400本。今年9月,《創京東》還將發布海外英文版,李志剛可以拿到25%—30%的版稅。

除了個人商業利益的實現,李志剛也發現他的這兩本書對很多投資人做決策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更加堅定了李志剛內容創業的決心,他對於時代背景做出如下三方面的判斷:
1. 只要做優質內容,肯定能獲得商業回報;
2. 這些頭部內容確確實實影響著一大批創業者;
3. 只要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精神文化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所以《新經濟100人》的定調就是採訪獨角獸公司,做頂尖內容。而李志剛之前的採訪經歷和報導成就讓他們團隊的起步變得十分容易。

願意為採訪吃苦

關於如何持續生產高質量深度內容,李志剛覺得這和他這麼多年的調查報導經驗分不開:

2009年,李志剛加入《東方企業家》,從體育報導轉行財經報導。當時雜誌改版,李志剛的第一單活就是找張朝陽採訪做雜誌封面。毫無頭緒的李志剛打聽張朝陽在五一期間要去登四川的雪山,李志剛5月1號就從北京到成都,第二天從成都飛到四川的九黃機場,包了一個車,直奔四川雪寶頂,在進山必經的一個藏族麻風村里,李志剛在牛棚裡駐守了兩個晚上,等待張朝陽。

第三天,太陽剛剛升起,張朝陽率隊來了,當時李志剛特意穿了一件原來參加搜狐活動的衝鋒衣。看見李志剛,張朝陽說:“人都來了,和我們一起上山吧。”

為了採訪潘石屹,他跑去海口找潘石屹起家的九都別墅,又到甘肅天水市潘集寨,了解潘石屹老家的情況,跟潘石屹的父親下象棋,最後寫出了潘家的家族史。

李志剛告訴創業邦:「18年的積累,18年的等待,很多人扛不住,做公關去了,打工去了,但我一直堅持,一直在等待。」

提早挖掘「獨角獸」

如今,他終於等到了內容創業的風口。

他認為採訪了那麼多商業領軍人物學到的最大東西就是專注和堅韌。而對於他來說,專注就是堅持十八年如一日地做報導。當然,做頂尖內容也需要十分敏銳的眼光去提早發現獨角獸,而不是等成長起來才去接近。李志剛告訴創業邦,他的原則就是看「人+趨勢」,更多的是一種產業積累和經驗判斷。他說他2014年就寫了張一鳴的深度報導,在幾十家打車軟件補貼大戰時,只寫了當時的「嘀嘀」。

目前《新經濟100人》主要有兩條產品線,一個是報導文章,另一個是李志剛與獨角獸公司創辦人的對話影音。自今年1月8日上線以來,《新經濟100人》已完成新經濟領域內近50家各產業領先公司的深度報導和10集對話影音,被訪者包括韓坤、江南春、楊浩湧等。

後來採訪對象楊浩湧告訴他,其實每次採訪聊天也都是他的一個反思自己的過程:「和姚勁波對著乾了那麼長時間,甚至都沒時間想想自己。」

不會拔苗助長,過早商業化

固然李志剛有這麼好的創業起勢和產業優勢積累,不過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內容創業領域並沒有開拓出太多吸人眼球的商業模式和成功案例,內容變現的想像空間還很有限,讓人不免還是有些擔心《新經濟100人》的商業模式。

李志剛坦言,目前獲得這麼多融資,投資人最看重的還是他個人的價值。當然李志剛也有了一些商業模式搭建方面的計劃:

首先,新經濟100人面向的是特別精準的商業人群,未來會接受廣告贊助;
其次,不久後將開始嘗試內容付費,如付費閱讀、付費音頻、影片等,直接進行內容變現;
最後,李志剛說這些獨家的優質內容,像酒一樣,越沉越香。
只要他們公司未來的價值200億、300億、500億、1000億美金的時候,新經濟100人的價值會越來越大,這些都是獨家授權,有更多的縱深價值可挖掘。

現在,他手裡正握著關於京東官方傳記《創京東》的十年獨家授權,他說未來這可能是很好的IP。

但李志剛一再強調並不會拔苗助長,過早地商業化,追逐短期利益。他說商業模式這個東西不用想的太複雜,你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一定會有回報。

本篇圖文轉載自創業邦,原文標題為《做了18年記者,寫了2本暢銷書,採過無數大佬,如今他創業獲1800萬Pre-A輪融資》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