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愚蠢app跟改變世界,只有一線之隔

愚蠢app跟改變世界,只有一線之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譯者導讀:這世界上偉大的人在做出改變世界的事之前,都曾被身邊的朋友嘲諷過,覺得他們說的是不可能實現的未來,在矽谷,有許許多多的人努力實踐改變世界的夢想,即使多數人依舊是失敗的,即使週遭的人對他們大部分抱持負面的態度,但他們依舊努力著。如果你也有改變世界的想法,我想這篇是可以做為鼓勵你的文章,想想在矽谷的創業家們,想想世界各地的創業家都是這樣努力著,你有什麼好孤單的呢!

今天(August 8, 2014)Businessweek(註一)刊登了一則關於矽谷的自負,我覺得寫得不錯,但是還是有一點我想多做說明:

人們經常指責在矽谷工作的人從事些無關緊要的事務,當然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是對的。但有許多他們覺得無關緊要的事其實是必須要去注意的,尤其我們經常遺漏且看起來瑣碎的事情。但問題來了,當人們聲稱所製作的APP將改變世界時,那些看起來仍像玩具的APP,總讓人嗤之以鼻。

臉書、推特、reddit,這些網路興起的服務,還有iphone等等諸如此類的服務-當他們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確定他們將來可能會成長或是成為鎖碎的APP。

我想了想原因,有個有名的觀察顯示網際網路成長的價值是網站節點的數目平方倍,且很多的服務及產品每N個月就雙倍成長他們的會員數。隨著N越小,所提供的服務就會獲得更多的價值,因此這服務的價值/重要度將會呈超指數成長。但在我的人生中,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東西呈超指數成長,甚至我們大多數人也很少達到指數成長。

現在,有許多與自發行為有關的服務,在短時間內受到重視。如果有用戶真的愛上你所提供的服務,將你的服務或產品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隨著使用者有趣的新行為不斷湧現,將會造成你的成長,更使得你不斷努力在提供服務上。但從另一面向來說,若沒有花心思去注意市場預測,如同過去有些糟糕的商業預測(一個只有五台電腦的市場,一個有九十萬手機的市場),將會是非常花成本的。

對於那些想要透過科技去改變世界,有個屢試不爽的策略。第一個是建造少部分人們愛用但大部分的人覺得是個笑話的服務;另外一個就是高度野心並研發的服務,如同電動車公司或馬斯克(Elon Musk)所開的火箭公司。但大多數的公司介於這兩者之間,會花很多的時間在解釋為什麼是他們來提供這項服務,但最終卻無法在市場上獲得足夠的影響力。

最後,對那些「傲慢亂搞」使世界運轉的人,我有兩點建議:

一:不要一直主張你改變了世界,直到你已經做出成績。

二:持續發現有趣的部分,否則請忽略任何你所討厭的事務及工作。不論互聯網評論者和記者說了你什麼東西,那都不重要,你也不需要透過他們說明你所做的事情。

本文作者為Y Combinator現任CEO Sam Altman,譯者為林俞君,原文編譯自〈Stupid Apps and Changing the World〉。首圖來源:flickr

(註一:該篇刊載於Bloomberg上,文章標題為:Arrogance Is Good: In Defense of Silicon Valley)

TAGS: # 矽谷
本文作者 Sam Altman作,林俞君譯 Sam Altman作,林俞君譯

唸的是行銷、策略,卻對科技創新有種莫名的偏愛;溫柔浪漫,卻喜歡邏輯思考,綜合理性與感性的矛盾,正在摸索其中的平衡點。曾擔任過國際金融講師,透過桌遊向高中生分享金融時事;也曾在Uber擔任品牌大使,目前在一家Startup實習,體驗創業初期的水深火熱。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