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用手機種菜、可以吃的塑膠、3D列印營養素:未來廚房將顛覆你的想像!

編輯部 社企流,編譯:繆葶 2015-12-24
用手機種菜、可以吃的塑膠、3D列印營養素:未來廚房將顛覆你的想像!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Trendstop針對未來趨勢的預測,未來你家的廚房將會有著會自動清潔的廚具、魔幻巧克力工廠式的食物錠,以及可被吃下肚的包裝;他們還預測在2063年時,有機新鮮的食材將會成為飲食趨勢,我們也將不再到超市採購,而是購買在地小農生產的新鮮作物,或是自己的食物自己種。

根據這股對於未來趨勢的預想,這些創新將會如何影響食物生產以及廚餘處理的方式呢?

昆蟲蛋白質,以後不用再買肉?

位於奧地利的設計工作室LIVIN,其創辦人兼設計師Katharina Unger希望未來廚房也能成為生產食物的地方。她設計了Farm 432,這是一個孵育黑兵蛆的器皿(編按:黑兵蛆為黑水虻之幼蟲,過去常作為魚飼料,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其營養價值近似於蟋蟀與麥皮蟲)。

432意指在僅432小時內,1公克的水虻卵可以孵化出2.4公斤的蛆蛋白,相當於22歐元的羊絞肉所能提供的蛋白質。

「昆蟲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目前生產食物的方式」,Katharina這麼說,「我希望讓人們有著可以在自家製造食物的方法,我想我們未來的食物生產將會擺脫目前的中央供應體系,變得相當在地化」。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神奇菇菇,把塑膠變食物

單在英國,每日咖啡飲用量即達7千萬杯.也代表著數不清的咖啡渣隨著清洗一同排入了排水系統。巴斯大學提出將咖啡渣轉化為生質能的研究,然而有更多剛起步的公司像是Back to the Roots、GroCycle和Espresso Mushroom Company則是將咖啡渣作為肥料,讓人們在家裡種起自己的食物。

而在2011年,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生長於亞馬遜地區的某種真菌,可以分解某些種類的塑膠,由此,Katharina創造出了Fungi Mutarium,利用菌絲得以分解塑膠的特性,開始在塑膠上種起香菇。要怎麼做呢?簡單來說,就是將塑膠置入以洋菜製造出的蛋型模具裡,並放入真菌菌絲,你就能獲得可以食用的美味香菇了!(延伸閱讀:這些菇菇可以幫你吃掉塑膠垃圾—再變成你的下午茶

圖說明
圖片來源

用手機管理你的專屬小菜園

「人們越來越重視營養跟食物的來源」,Niwa的創辦人Javier Morilla如是說。Niwa是一家設計居家迷你菜園的公司,不管是種蔬菜還是水果,透過內建軟體的氣候條件控制,你將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來管理你的花圃。

Javier希望透過這樣的科技創新,讓都市居民以及對於超市的食安已經灰心的人們,能夠與食物重建連結。透過群眾集資,Niwa去年已然募集到開發產品的15萬美元,第一批產品將於近日問世。

3D列印,連營養素都能印?

未來的飲食文化將與現今南轅北轍,而在這之中,3D列印也許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像是那些富含蛋白質的蟲蟲,也許會被研磨成粉末加入巧克力中,在3D列印技術幫助下,變身成為更美味的食物﹒

研究學者甚至指出,3D列印不只會被利用於製造加工食品,目前已有公司投入研究如何列印出營養素。也許未來的三餐將變成膠囊飲食或是其他難以想像的形式,來迎合忙到沒時間吃飯的人們。

本文由社企流轉載編譯
資料來源:Breeding flies and edible plastic: the kitchen of the future

TAGS: # 3D列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