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馬化騰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連接一切」的戰略,殊不知那個「創新科技發源地」的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已經用「現實編輯器」實現了隨意操控萬物,可將任何兩個物體連接在一起!
經過三年時間,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幾名教授帶領眾多學生,共同努力創造了一個Reality Editor!
沒錯,就是字面意思,這個東西被稱為現實編輯器,名稱雖不起眼卻有操控萬物之力!
按照定義來說,Reality Editor是一個幫助你連接實際物體、並個性化操控它們功能的工具,透過手機照相機和擴增實境(AR)就能虛擬連接各種器件,實現各種電器和裝置功能的混合!
是不是特別抽象?!我們藉由幾個實例來研究一下:
場景一:
用它連接汽車的空調系統和車窗開關,可以同時實現:啟動汽車空調並自動關閉車窗。你見過這麼懂你的汽車嗎?
場景二:
用手機攝影鏡頭指向檯燈,然後固定住這個畫面,之後在手機介面上隨時隨地控制台燈開關。
再然後!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可以連接另外一個圓盤,透過旋轉圓盤控制台燈亮度了,在你起身走開的時候,它能感知到並通知檯燈自動熄滅。
如果還是理解不了,
看影片來顛覆一下認知吧!
REALITY EDITOR from Fluid Interfaces on Vimeo.
Reality Editor可以連接物體的各項功能,讓周圍的各種設備按照你的預設混搭。
操作的方式極其簡單:在螢幕上從一個物體劃一條虛擬的線到另一個物體,就能把兩樣物體連接到一起,這個不僅僅是物體本身連接,更是功能的連接!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當中,Reality Editor(現實編輯器)隸屬於Fluid Interfaces(流體介面)這個大專案,在技術上也沿用了後者的一些現有成果,比如這個「簡潔版」的QR Code:
它有點類似於前面提到的擴增實境,手機透過掃描到特殊QR Code對物體進行識別,一些不可見的功能或指標,就會實際顯示在螢幕上供你操作。例如下圖是掃描了椅子的QR Code,你的心跳是多少它都顯示出來,簡直沒隱私了……
據該專案的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目標就是設計和開發出更自然的介面,就像人類思維、身體和行為的一種擴展一樣,換句話說就是讓我們更快過上鋼鐵人的日子。
上述場景並非功能的全部,為此MIT媒體實驗室專門建立了一個叫做 Open Hybrid 的開源平台,開發者可以去Apple Store下載這個應用程式根據自己的需求研究新的功能。
最後,有必要再隆重介紹一下MIT媒體實驗室:
這是一個屬於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的機構,致力於設計、多媒體及科技等方面技術轉化的研究。
它與通常對「媒體」所理解的宣傳含義好像不太一樣,是個發明未來概念產品的實驗室,包括無線網路、無線感測器、網頁流覽器等網路基礎設施均出自這裡!
按照這個趨勢,Reality Editor已經給物聯網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