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500 Startups創辦人Dave McClure:雖然大器晚成,但這不算失敗

外部轉載 36 氪 2015-11-21
500 Startups創辦人Dave McClure:雖然大器晚成,但這不算失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矽谷投資育成中心500 Startups創辦人戴夫‧麥克盧爾(Dave McClure)回顧自己這大半輩子。在第一波網路泡沫中沒賺到錢,在泡沫破滅後加入Paypal但碌碌無為,到了40歲上下發現自己有投資天賦。

大多數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挺失敗的。但是往好的方面想,我覺得自己也許只是大器晚成。

我知道很多人會不理解這點,但在我成長期間,我總是身邊孩子中最聰明的。我的母親、老師,連我自己都覺得我以後會做成偉大的事情。我不知道這是好是壞,而且我身邊總有很多過高的期望。在起初的10年到15年,各種證據都表明成功似乎是註定好的一件事。

但在獲得大量的好學分和學校榮譽之後(我跳過八年級,也在高中跳過級),情況似乎有些變化。我很早上了大學,並發現聰明不代表一切。辛勤、持續的努力也十分必要。不過這方面我真的不擅長。此外,我在學校裡因為愛玩也惹了不少麻煩。無論桌上足球、台球還是飛盤我都很擅長,也會去參加各種聚會廣交各路好友,但是我差點畢不了業。雖說畢業時光榮榜上有我的名字,但別忘了我也上過校方的黑名單,可能也給我的家庭造成了很多痛苦和麻煩。

我挺過了那些時間,並開始思考本來我應該做的事情,而現實是我沒有完成人們的預期目標。我沒能成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或者一名歌手、舞蹈家、藝術家,我也沒去從政,沒有加入和平組織,沒有去讀Phd,甚至連碩士都沒念。25、26歲的時候,我一路向西來到加州,試著找回自己。在那裡我勉強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換了幾份工作,依舊還是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

在我快要30歲的時候,我開了一家自己的諮詢公司,這算是我的第一次創業吧。這期間有起有落,我們也做了一些漂亮的成績,幾次差點破產又走了回來,最終還是被用很低的價格收購了。這五六年間我很多次都懷疑自己是否具有創業者和領導者的能力。

談Paypal時期:我是個不知道該做什麼的糊塗蟲

90年代初期,我沒有為微軟或英特爾工作,也沒有在上世紀90年代加入雅虎或Netscape。我申請過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卻沒有被錄取。幸運的是,在第一次網路泡沫破裂後,2001年我加入了PayPal工作。我努力適應如何在市場行銷領域開展新的職業生涯,與比我小10歲且一團糟的剛從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小孩們合作。

在Paypal經過3年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沒有得到任何晉升,輪流跟著3個不知道拿我怎麼辦的老闆做事。事實上,沒被炒魷魚,我已經感覺很幸運了。離開那裡時我甚至很慶幸沒人發現我就是個不知道到底該做什麼的糊塗蟲。

別會錯意了,PayPal是個很棒的地方,我在那裡得到了很多友誼,並學到很多東西。我的創業經歷也許是一齣充滿漏洞的喜劇,但卻讓我學會了如何做生意(大多數是什麼不該做),以及了解到我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籌辦了很多用戶聚會和線下活動,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是很擅長市場行銷的。我非常喜愛科技和矽谷文化,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是個不專注的後進者。都40歲的人了,除了有一個好老婆兩個好孩子之外幾乎一事無成。

我加入了Simply Hired(人力資源網站)幾年,做了一些讓我很驕傲的工作,後來繼續跳來跳去,輾轉於oDesk,Mint.com,O' Reilly Media 和其他一些地方,總覺得自己沒能發揮出期望的水平。在Mint,我再一次與一些很棒的人一起合作,且非常幸運地成為了其中一員。

在矽谷的這20年裡,我沒賺到什麼錢,只是作為一名工程師、創業者、市場行銷人取得了一些小成就。同時,Paypal的那一批跟年輕人,他們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企業,如LinkedIn、YouTube、Yelp和Yammer,只有我一半年齡的其他孩子們似乎更加雄心勃勃。大多數人都說我是個體面的夥伴,但這是指過去那些最好的時光。

不做創業者做投資者

我的許多朋友幫助Google、Facebook、Twitter 這類公司成長為巨人,但是我卻只是旁觀者而已。2004年離開PayPal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做一些天使投資,並找到Mint.com,SlideShare和Mashery這樣的潛力公司,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似乎在投資上還有點兒天分,尤其是考慮到作為創業者時我的糟糕表現。

撇開諸多惡名,2007年在史丹佛大學利用Facebook教了一堂課後,我決定嘗試成為一名風險投資家。我的時機簡直無可挑剔,我又再一次幸運地得到Sean Parker拋來的機會,並謙虛地接下了在Founders Fund 做市場行銷與投資的工作機會。我似乎是在2008年第四季唯一一位被金融界聘用的人。

我全心投入工作,並在一年時間裡成功投資了Twilio, Credit Karma,Lyft(當時叫作Zimride),Wildfire 和SendGrid。我還參與了一小段時間的Facebook基金運作,並在Accel ,Redpoint 和BlueRun 結交了一些朋友。這些人,還有Founders Fund,Mitch Kapor, Michael Birch,Fred Wilson,Brad Feld,Marc Andreessen 和Josh Kopelman 等幾個慷慨的伙伴在2010年幫我勉強建立了500 Startups 基金。從那時起,我們成功投資了一些好公司,並製造了大量的「小賭注」。到目前為止,它看起來起作用了。

一路走來,我本來可以接受自己有限的成就,安穩地做一顆小螺絲釘,可能報酬會高很多,壓力也遠沒有這麼大。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依然希望自己心中有火,能夠活出自己,當我只剩一個殘缺靈魂和一份舒適生活時,才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所以我在這裡,還站在競技場上,與大多由自己製造的惡魔肉搏,目的是在宇宙中留下痕跡。這也不是一個什麼偉大的成功故事,我只是好好做事,幫助別人成就偉大,順帶實現一點自己的目標。一個月後,我就46歲了,在這個歲數,大部分人都已經不怎麼折騰了,但我仍然想把生命發揮到淋漓盡致。

我不想抱怨或者嘆息自己過去生活的種種,其實我知道自己很幸運,也有過一段美好時光。我沒什麼可抱怨的,即使未來三四十年我沒做成什麼也不要緊。所有的事物都在訴說,這是一個精彩的人生。

但我還沒有放棄呢。我仍然在賭我的墓誌銘上會刻有「大器晚成」,而不是「失敗」。祝我好運。

文章授權自36氪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