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的這些年,我見到和聽說過的公司內部活動,做到Airbnb這種程度上的屈指可數。 --Airbnb的第一位華人工程師
Airbnb頂樓的員工餐廳『ate ate ate』(和airbnb 所在的888 brannan 諧音),除了給員工提供一日三餐可口的飯菜,還提供了一個氣氛愉悅的交流空間。這裡有一面18公尺長的牆,掛滿了115 幅木版畫,記錄著2007年以來Airbnb員工們在一起分享的每一個瞬間(shared moment)。
這面culture wall 由來自紐約的藝術家Timothy Goodman 在10 天內完成。
Airbnb installation by Timothy Goodman, 2013 from Timothy Goodman on Vimeo.
先回顧一下10天的創作過程:
1. Airbnb的3個『家』:氣墊床- 99 Rhode Island - 888 Brannan
(1)Airbed & Breakfast起源於Rausch街的一張氣墊床
▲ Airbnb起源於joe & brian家裡的氣墊床(左上角的圖)
▲Airbnb的第一個家,第一個辦公室,和第一個房源
▲ airbnb is the company for me. Rausch was the street. That home was for you and me. Whether it de a castle (城堡), boat (船) or tree (樹屋), now it's time to drink.
『Airbnb是屬於我的公司。Rausch街道是Airbnb第一個家(也就是Airbnb創辦人Joe和Brian的家,第一個Airbnb房源也是辦公室),那是你和我的家。不管是城堡、船還是樹屋,現在我們該喝一杯了。』(關於喝一杯have a drink, 會在餐飲環節解釋)
(2) #99to888: 搬家也是一種儀式
既然是文化牆,手繪中自然而然記錄了Airbnb的辦公室變遷史,從第一個辦公室『創辦人的家』到99 Rhode Island。兩位創辦人是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畢業的,選這條街作為辦公地址,十分貼心。
『家』是Airbnb 的一個核心體驗,所以搬家儀式對於Airbnb 來說也十分重要。
▲ 99RI是Airbnb的辦公室舊址;圖中還有烤麵包機,果醬,烤箱和咖啡(breakfast的寓意,早餐是airbnb體驗的一部分)
▲上圖左為慶祝從99 RI搬去888 Brannan,在Instagram上有一個專門的 #99to888
▲ 搬家的確是一種儀式,還有啦啦隊
大家可能熟知矽谷的帽T文化。
從99 Rhode Island搬去近7000平米的888 Brannan的大空間是件公司大事。Airbnb對搬家和辦公室的重視程度,可以從搬家那天,全員都穿了整齊的灰色帽T表現出來。搬家變成了一次凝聚員工的契機,這件帽T也因此有了特殊的紀念意義。
▲ 特殊設計的帽T,參與過搬家的員工每次看到就會有甜美的回憶
下圖飛機門的手繪,是公司舊址的標誌性裝飾。不愧是旅行主題的公司,在辦公室裡也是各種旅行的靈感。
2. 充滿趣味的辦公室特別待遇(perks)
perks可以理解為辦公室特別待遇。
(1) 踩著滑板/ scooter 來上班:
除了有矽谷公司常見的單車架, Airbnb的辦公室還設計了停靠scooter(電動滑板車)的固定架,住在附近的員工蹬著滑板和scooter來上班。
這些細節不僅反映出Airbnb員工愛玩的個性,也體現了公司細心的人性化設計。
▲ scooter 的手繪
(2) 帶著寵物來上班
在Airbnb的辦公室裡經常可以看見可愛的小狗,上圖中的Penny 是Airbnb第一位設計師的狗。創辦人Joe也有一隻可愛的小狗。
(3) 每週都有瑜伽課
3. 創辦人文化
(1) CEO Brian Chesky說公司文化是一群人一起充滿熱情的做事。
Brian有一篇出名的文章Don't Fuck Up the Culture『不要搞砸了公司文化』, 文章中他說道
Culture is simply a shared way of doing something with passion.
▲ Airbnb不僅僅是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的先鋒, 在公司文化中也強調shared way of doing things (一起做一件事情)
在YC的課程上,Brian說『Airbnb is not about booking or traveling , but about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and give them a sense of belonging.』
在Airbnb辦公室,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字樣:『你屬於這裡』
家是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Airbnb辦公室也努力成為員工的歸屬。
(2) 產品創辦人Joe: Eames設計椅和日本文化情結
Airbnb的產品靈魂人物+ 創辦人Joe Gebbia是我見過最會講故事的產品設計師,他是Airbnb產品的主導者,也是我特別崇敬的設計師。
▲Airbnb 2014年的rebranding,更換LOGO和標語Belong Anywhere,是Joe主導的
一張椅子,一種團隊文化理念
Joe鍾情於日本工匠文化和Eames Chair (伊姆斯椅)。Joe自己多次提到大師Charles and Ray Eames是對他影響最大的設計師。
下面這張照片左邊的木板上是3種不同造型的Eames椅子, 中下方是Jiro Dreams of Sushi (壽司之神)。
▲ 伊姆斯設計椅&壽司之神
Joe 對設計大師Eames的誠敬不僅僅體現在他平時在instagram 上分享旅途中巧遇的Eames椅子,以及Airbnb辦公室裡各種fancy 設計師椅子的擺放,更體現在Joe把椅子的設計理念和產品設計和公司文化的建立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理解。
比如Joe提到:
1)在設計中找到各個部門之間的『連接』(conection),就像Eames在設計椅子的時候,他們著重尋找各種材料的連接,比如金屬的椅腳和底部塑料模具的接觸
2) Eames提到每把椅子底部的重要性經常被忽視,直到巡展時,有些設計師才意識到底部太難搬運而放棄展出。而Eames把椅子底部設計成鏤空的,等椅子托運到了目的地後再用沙子填充。
Joe認為椅子底部的重要性就像一個公司的基礎(foundation) ,不管產品多好看,沒有牢固的基礎,風光很快會消失。
在團隊管理中,Joe也很重視同理心、信任、合作和允許不同想法的出現。
3) Never Delegate Understanding:Charles Eames提到,設計椅子時,和每一環節接觸的人交流很重要。一定要和製作椅子,購買椅子和維修椅子的人經常溝通。而領導力也是一樣,一個leader需要知道周圍的團隊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想達到這點,leader需要保持和團隊良好的溝通。Joe說在設計團隊做leader,需要保持一顆好奇心,不停提問,來達到理解。Joe 學會了向他的團隊提問,接受壞消息和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學會了認真聽團隊的想法(listen when colleagues speak)。
來看看Joe在Instagram上分享的各種旅途中看到的Eames椅子。作為Joe的粉絲,我也開始慢慢去了解Eames Chair和各種設計師椅子。
▲ 在舊金山機場偶遇Eames椅子的小驚喜
壽司之神與Joe的靈魂對話
除了歐美設計大師,Joe也深受『日本工匠精神』的影響,他曾多次去日本深度旅行,也經常分享他所崇敬的工匠精神,比如手工藝人製作日本木偶娃娃的過程。
Joe是壽司之神的粉絲,下圖是被他稱為『年度最佳』禮物:壽司之神Jiro的模型,頭換成了Joe,禮物來自Brian Chesky。
作為從99年讀大學到07年一起創辦Airbnb,這十幾年一路走來,Brian確實懂Joe。
去年萬聖節Halloween,Joe還發了一張PS『壽司之神』的圖片,把自己的團隊P到了壽司之神的照片裡。
4. 餐飲文化:
(1) Fawaffle:大廚Sam做的改良鬆餅
矽谷公司的大廚通常都很出名,比如Dropbo 的主廚曾經在米其林餐廳工作過。Airbnb 的主廚Sam 也毫不遜色,很多公司靠著可口的飯菜在員工心中加一份籌碼,在菜式上也有自己的創新。
這幅Fawaffle的手繪,只有吃過的人才懂得珍惜。
Fawaffle是大廚Sam和產品總監joebot創新的falafel-based savory waffle that Airbnb loves.
▲ 左為Fawaffle 的手繪
Sam大廚的waffle是用falafel做的,waffle通常是麵粉做的。
▲ 垂涎欲滴的Fawaffle
創新不僅僅體現在菜的出品,更多的是各種結合文化主題的菜單(theme-based menu),比如下圖中The Simpsons主題菜單。
(2) Coffee time & Food Trucks 咖啡時刻&移動餐車
Airbnb早些年,員工都會去附近的一個food truck買咖啡和早點,慢慢成為一個傳統。現在每天在Airbnb公司門口, 都會停著不同菜系的food truck,希臘菜、印度菜、日餐、墨西哥菜等。
(3)KP's Coffee Shack:
在矽谷咖啡和設計師、科技達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Airbnb的資深設計師KP自己愛做手沖咖啡,於是幾年前開始在公司提供限量版手沖咖啡。
2014年2月,我有幸喝了一杯他做的Aeropress。設計師出身的他給自己的咖啡很認真的做了一系列標牌LOGO。15年我去Airbnb的時候,給他帶了一包中國烘焙的豆子,因為我想告訴他中國的精品咖啡也很棒。
▲ 右上角是KP's Coffee Shack 的手繪,設計師限量版咖啡
▲ KP做的aeropress 咖啡,他有一套LOGO、刻章、木質標牌,甚至印有LOGO 的水杯
▲ 我們都愛用Twitter
(4) Happy Hour
關於上圖中now it's time to drink:
Airbnb的Happy Hour是結束一周繁忙工作後的員工social time。一般在員工餐廳進行,喝喝啤酒,聊聊天。這樣風趣又有歸屬感的標語,不僅傳遞了情懷,也很巧妙地結合了take it easy, have a drink 的文化。
5. 矽谷元素:Hackathon『黑客馬拉松』也有文青的味道
提到矽谷公司,一定會想到Hackathon『黑客馬拉松』文化,連續24-48小時專注的做一個項目。在這115幅手繪中,有一幅很大的Hackathon。
但是,Airbnb的Hackathon除了『寫程式』,還有這樣的成果:
Airbnb的工程師們自稱為『Airbnb Nerd』,Airbnb的Nerd 不是一般意義的「Nerd」,因為公司文化和產品的基因,吸引來的工程師也都愛旅行、愛運動,一群很fun的人。
下圖中Nerd Conf 是工程師大會:
6. 俏皮的公司文化活動
(1) Movember:11月留鬍子月
Movember (Mustache November) 是在美國盛行的一個11月的挑戰,參與者堅持一個月不刮鬍子。Airbnb的員工們踴躍參加,他們通過這個挑戰募捐到的錢會支援男性健康。
Airbnb 官方部落格上寫到
『Movember – where men around the world trade their dignity for donations to a good cause. Movember promotes men' s health by raising funds to fight p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male afflictions.』
▲ 上圖是留鬍子7天、15天、23天和30天
▲ 上圖來自Airbnb 官網
(2) #Airlympics:Office Olympics 辦公室奧運會
在這115幅手繪中,包含了很多員工團建和體育運動的項目,比如籃球、橄欖球等。『運動健身』也是Airbnb公司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這可能和創辦人愛運動相關。創辦人joe在大學的時候是籃球隊隊長,他和brian都很熱衷於健身和運動,brian曾經參加過健美先生。
美國很多高校,會每年舉辦『Olympics 奧運會』,作為一個娛樂+ 運動的活動,大家都會很認真的著裝。Airbnb 的辦公室奧運會辦的很是熱鬧。
(照片來自Instagram)
(3) Formal Friday 正式服裝星期五
週五是Airbnb的Formal Friday,矽谷公司平時上班休閒著裝, 到了周五大家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品味,著正式服裝出席。(與傳統企業的casual friday正好相反)
▲ 創辦人Joe很喜歡蝴蝶結,這張手繪有各種材質的蝴蝶結(絲綢,木頭,棉花等等)(Joe的圖片來自fast company)
▲ 創辦人Joe的小狗都帶著bow tie,正裝出席formal friday
有時候,還會有各種主題的著裝,比如Mad Men《廣告狂人》, 或者Great Gatsby。
Airbnb版《廣告狂人》
因為Airbnb是一個國際大公司,所以全球的員工都有不同主題的Formal Friday, 下圖為英國倫敦團隊:
(圖片來自網絡)
7. 細水長流的感恩文化
手繪中也呈現了『感激員工』的元素(Be Appreciative 學會感恩)。工程師對招募團隊表示感謝的人體隧道『human tunnel of appreciation』。人體隧道在美國文化中十分普遍,用來鼓舞士氣,增加員工的參與感和親密度的活動,在學校的社團和體育隊也比較常見。
▲ Airbnb 所在大樓的天井,時不時會有各種大咖的演講或者Airbnb 招開的房東大會
下圖左上角是員工互相感恩的『人體隧道』
看完Airbnb餐廳文化牆這115幅貼心的手繪,我不禁感歎其對公司文化的重視。『you belong here』,不是口號,也不是刻在牆上的字,而是每一個員工傾心打造的公司文化的靈魂內核。
再次引用Brian Chesky的話:
『Airbnb is not about booking or traveling , but about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and give them a sense of belonging.』
Airbnb最深入人心的魅力並不在於方便快捷的民宿預訂和經濟的旅遊共享方式,而在於給陌生旅客和房東一份或溫暖或驚喜的相遇,一種久違的回家的歸屬感。
Belong Anywhere。
延伸閱讀:
1. Airbnb的泡麵哲學:只要利潤讓你吃得起泡麵,就請大膽創業!
2. Uber,Airbnb... 一天走遍估值 1000 億美金的創業公司是什麼感受?
3. Airbnb成長史:你知道Airbnb早期被矽谷龍頭集體拒絕投資嗎?
原文出處: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