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認識獨角獸] 深耕7年,Sunrun創造了13億美元能源商機

編輯部 顏理謙 2015-06-02
[認識獨角獸] 深耕7年,Sunrun創造了13億美元能源商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為了避免風險,一對伴侶最好不要同時創業。」琳‧朱瑞奇(Lynn Jurich)和布萊德‧墨瑞(Brad Murray)分別就讀史丹佛和哈佛商學院時,這對夫妻立下了一個約定:假如誰的新創公司先成功,另一個人就得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協助另一半追求夢想。等到對方的新創事業上軌道後,再互換角色。

2007年由朱瑞奇和同學艾德‧范斯特(Ed Fenster)共同創辦的太陽能公司Sunrun在第一輪夢想競賽中獲勝了。現在,Sunrun不僅是估值13億美元、客戶數量超過6萬名的知名企業,並傳出準備在今年IPO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人們對於永續能源的新想像。

Sunrun共同創辦人Lynn Jurich
圖說:Sunrun共同創辦人朱瑞奇。圖片來源:Stand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商業模式:我出太陽能板,你買電費

Sunrun並不是美國第一家太陽能公司,但是兩位創辦人發想出來的獨特商業模式,卻讓他們順利打響名號。根據美國科普機構Union for Concerned Scientists統計,在2006年,全美只有3萬個家庭使用太陽能發電。但是到了2013年底,大約已有40萬個家庭使用太陽能。《華爾街日報》表示,這個成績,必須歸功於Sunrun。

過去,太陽能在一般家庭的普及程度不高,主要是因為太陽能板太過昂貴,民眾不想負擔額外花費。Sunrun看準了使用者的心理,決定反其道而行:太陽能板的安裝費用和維運都由Sunrun負責,民眾只要向Sunrun購買能源即可,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朱瑞奇接受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指出,Sunrun使用者每個月平均可以節省20%的電費,如果是在能源價格較高的地區如夏威夷、加州或美國東北部,還可以省下更多錢。「『太陽能即服務』(solar as a service)是我們帶給市場的創新」朱瑞奇說。

不要放棄,就是成功的祕密

朱瑞奇坦言,創辦Sunrun以前,她對於太陽能領域所知不多。擁有金融、數學背景的她,為何會投身能源領域?她在2009年參加《Fortune》主辦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高峰會(Fortune Most Powerful Women Summit)」時,說出了一段親身經驗。朱瑞奇表示,她曾經在中國某家銀行擔任顧問。某次,當她坐在一班從香港到上海的飛機上,望向窗外,卻發現眼前所見是一片灰濛濛、不再美麗的天空。那一刻,她告訴自己:「做為一個商務人士,以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來解決環境問題是我的責任。」

雖然倚賴太陽做生意,但朱瑞奇的創業之路卻並非總是陽光普照。由於太陽能產業充滿風險而且需要大量資本,因此,最初她必須花費許多心力,以說服投資者相信Sunrun的商業模式。談起現下的成功,她語重心長地表示,創業以前,她從沒想過會經歷這麼多起起伏伏,從沒想過會有那麼多個無眠的夜晚。「幾乎每個人都曾跌到谷底,認為自己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她說:「不要放棄,這就是成功的祕密。」

兩大成功關鍵

1.雙贏商業模式:由Sunrun出資在民眾的屋頂上裝設太陽能板,並且負責日常維運。民眾只需負擔每月電費,而且可以省下20%電費。
2.家人支持:朱瑞奇和丈夫立下約定,兩人之中只有一個人可以放手創業,另一人必須有穩定工作,等到事業步上軌道再換人尋夢。而在Sunrun成功之後,過去任職於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墨瑞也創立了高檔美妝品牌Tatcha。

關於Sunrun

全球獨角獸排名:第58名
目前估值:13億美元
創立時間:2007年
募資狀況:2014年3月獲Foundation Captial、Sequoia Captial、Accel Partners1.5億美元投資。
總部位置:美國加州

延伸活動|
驅動創新時代,Let’s Meet Talents!2015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國際觀點 X 台灣經驗:500 Startups創辦人Dave McClure、台大教授管中閔、時代基金會/Garage+副執行長趙如媛
東南亞 X 北京 台灣創投看創業家特質:Golden Gate Ventures Founding Partner Jeffrey Paine、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心元資本創辦人/執行合夥人鄭博仁
創業教練分享:ALPHA Camp創辦人Bernard Chan、codementor創辦人劉威廷
論壇報名
創業團隊募集中!新創服務與人才招募展示 X 新創/企業/創投媒合會,歡迎參加!

TAGS: # 太陽能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