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動技術機構MEF將召開它的2014年全球大會,矽谷各家科技公司的領導人都會參加。而在這大會上,MEF會公佈它之前做的第四次全球消費者調查的結果。這份調查分析了來自15個國家的15000名用戶的反饋,內容包括移動產業的很多宏觀方面,比如:穿戴科技、健康技術、支付技術、行動教育等等。下面就是這份報告中精選出來的11個觀點,它們都會影響今後行動產業的走勢:
穿戴技術和健康領域
利用可穿戴產品監控健康的用戶,在美國之外的地區增長很快。
1. 對於可穿戴產品的認知度,亞洲用戶達到63%,中東地區達到52%,比如歐洲和美國的42%都要高。
2. 在阿聯酋62%的用戶表示他們在就醫的時候,醫生使用過行動科技產品,而在美國只有37%。
行動支付
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行動支付有不同的表現。
3. 德國用戶的應用內消費比例是44%,比全球平均的19%要高。
4. 44%的非洲用戶會利用虛擬貨幣,高於全球平均值17%。
5. 肯亞93%的用戶會使用移動產品辦理銀行業務,為調查中所有國家最高的。而中東和尼日尼亞也增長到了78%和85%。
行動教育
行動教育的發展和當地聯網情況有很大的關係,當行動網路是主要的(甚至有時是唯一的)聯網工具,行動教育的發展十分興盛。
6. 肯亞45%的用戶表示,行動技術讓教育變得更加方便,高於全球的33%。39%的用戶認為能夠進行遠距學習很有價值。
7. 國本土的消費者更多關注的是娛樂性,20%的人認為行動技術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意思了,14%的人表示感到了更強的社交性。
使用者經驗
使用者經驗直接反應了對於行動媒體內容和行動消費行為的接受程度。
8. 行動技術面臨的最大問題依然是信任問題,這是它成長最大的障礙。而中國和墨西哥在這方面尤其明顯,達到了41%和40%。而巴西的用戶對於行動技術的信任程度有了迅速增長達到了36%。
9. 同時擁有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用戶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尤其在中國、美國和英國最突出,分別達到了34%、32%和34%。
10. 中國用戶透過行動網路的購物行為依然是最高的,達到了52%,而全球的平均值只有30%。而美國和英國相對而言,都有所下降。
11. 而印度用戶是最有可能通過社群網路進行購物,比例達到23%,而在美國只有16%。
本文轉載自創業邦,由快鯉魚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