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創業小聚年會]京東JD+,助硬體新創用軟思維做生意
TMI台灣創意工場的HWTrek讓軟體新創者掌控硬件開發,把點子在客戶手中實現,是將硬體思維植入軟體開發者;中國的京東商城(JD.COM)則以電商角度,為智慧型裝置產品解決銷售問題,包括推出京東智慧雲及JD+計劃,為新創公司降低進入門檻、打通行銷管道、共用平台銷售資料、提供金融服務等支援;將軟體思維植入硬體新創者。京東戰略及投資總監那昕說,現在京東商城已基本搭建起智慧產品及服務的生態體系,目標是將所有硬體產品都連上網路。
(圖說:京東戰略及投資總監那昕說,JD+計劃為新創團隊降低門檻,並提供技術支援、資料分享等服務。圖片來源:林衍億攝)
京東商城今年3月獲騰訊入股,在中國大陸擁有2億用戶,在當地規模僅次於阿里巴巴的線上商城。因為是線上直營模式,因此京東更重視商品服務品質及使用者體驗。自建倉儲物流系統是京東核心優勢之一,據統計,去年京東有4740萬活躍用戶、訂單量3.23億,為了服務這些用戶,京東在495個城市擁有1620個配送點,有24萬配送人員、2.2萬名倉儲人員,還有5800名客服人員。
大陸的物流服務歷時較長,用戶買完東西之後要等很久,但收到包裹時常常發現商品損壞,但京東採用的一整套運送服務,精準掌控商品位置,「最後一公里配送」是最大強項,包裹每分鐘在哪裡、預計何時到達都一清二楚,還能透過App追蹤。
因為優質的物流服務,在京東販售的智慧手表單月銷售額就破千萬,社區化智能體重器也在中國引爆流行,端午節日銷3000台。
但隨著智慧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需求也開始變化,產品價格及服務產生新定義。產品以往高品質至上,未來將朝個性定製、新奇智能、產品體驗好,還有後續的軟件服務。價格則從以往只追求低價,進入到適合用戶的價格。在服務方面,則從單純的客服好、送貨快,進入到智能化客服。
因此,京東推出JD+計劃,把針對新創團隊的門檻降低,有專區推廣新創產品,也把京東用戶的購物偏好分享給新創者,幫助他們掌握產品方向。另外還提供技術支援、供應鏈服務支援、金融服務與資金支援。目前JD+計劃已有1000多個團隊報名,京東每期將協助推廣10至20個產品。
京東也推翻傳統的商品分類,而是依照使用者的生活場景和實際需求考慮,開放京東的全管道銷售體系。這個銷售體系包括移動端(WeChat新發現頻道)、京東眾籌(群眾募資)、京東自營、京東POP(開放平台)、京東線下體驗店和拍拍(C2C銷售平台)。
那昕表示,賣完產品之後,京東還希望利用銷售行為產生的大數據,讓服務情境化,並更精準地貼近使用者需求,因此推出了京東智慧硬體雲服務,建立多維度數據體系以及完整的服務體系。例如京東商城賣烤箱也搭配銷售食材,也把食譜植入烤箱應用。京東自主研發App「京東雲助手」,方便用戶使用一個App就能買到許多智慧型產品,實現跨品牌廠商設備之間的互聯操作。
那昕指出,互聯網公司可利用大數據改變過去的產品開發思維,結合多個智慧終端產品、採集多維度數據,並使用合理的分析邏輯,不要讓好用的「大數據」,淪為只有「數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