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Facebook產品總監告訴你,如何提高自己對產品的設計直覺

Bnext 36氪 2014-06-20
Facebook產品總監告訴你,如何提高自己對產品的設計直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提到產品評價(Product Critique),我們常常能想到白板上各式各樣的箭頭圖表,或是「產品-市場契合度」、「價值主張」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在面試中面對這樣的問題,也多是充滿專業術語的回答。

但是實際上,評價一款產品就是要說得明白:為什麼有些產品的體驗有人喜歡,也有人不買單。

產品設計不是一項天生的技能,需要設計者形成對產品良好的直覺,即對於使用者喜歡什麼樣的功能,什麼樣的產品會成功。要有這樣敏銳的第六感,需要設計者把握住兩個核心原則:

**** 理解人們是如何對事物做出反應的

透過感知身邊一切新事物,可以更好地磨練自己的產品直覺。如體驗一款新App 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現在就從應用商店下載App,打開它、使用它,開始你的產品評價吧。

使用之前

1.這款App* **** **** 是朋友推薦嗎?他為什麼推薦給你?還是你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這個App?如果是,是什麼促使你去找到這款App 下載它?它的icon或名字吸引你嗎?你聽說過它嗎?聽說過幾次,為什麼當時沒有下載而現在下載了呢?

2.在使用之前給這款App* **** **** 對比使用前後的評價將會非常有趣。

3. **** 你覺得它會流行嗎?它有用嗎?你下載這個App 時看過評分、評論和描述嗎?

你對一款新App 的第一印象有助於讓你更好地理解一款App 的價值主張、市場行銷以及產品背後的團隊想要營造一種什麼樣的印象。

開始使用

現在打開這款App 開始把玩它。盡量按照正常的使用時間來用它(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半小時),然後問你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 是很簡單的按幾個按鈕還是有一堆複雜的驗證步驟?

2. **** 它是否清晰地展現該如何使用?引導介面友善嗎?你需要看使用說明嗎?會不會因為使用說明又長又無聊而略過它們?

3.這款App* **** **** 你能立刻明白怎麼使用,還是得研究一下才行?App 裡有很多引導流程,還是整個感覺都很熟悉和簡單?

4.使用這款App* **** **** 是輕鬆愉悅還是因為找不到返回按鈕而很沮喪?有沒有發現讓你驚嘆的小細節?

5.這款App* **** **** 想想你原來希望這款App 做什麼,實際使用中,它達到你的預期了嗎?如果是以內容為主的App,其中的內容你感興趣嗎?如果是工具型App,那麼它解決實際問題了嗎?

6.你這個App* **** **** 使用時間與使用者興趣直接相關,如果你花的時間很長,那麼是什麼原因呢?

大部分人對於產品的印象都是在頭幾分鐘內形成的,回顧這個過程能夠讓你更好的理解一款App 是如何創造價值,如何方便使用,如何讓人感覺到開發者的用心。

再次使用

第一次使用App 之後的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也非常重要,能夠讓你看出產品的持久度和成長性。

1.你多久用一次這個App* **** **** 是因為通知推送?還是因為周圍的朋友都在使用和討論它?你越來越離不開這款App 還是它成為你實現目標的障礙?它能否成為你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為什麼?

2.這款App* **** *與其它類似App **** 哪些地方做得更好,哪些地方不好?你為什麼願意選擇這款而不是另外一款App?

3.其他人怎麼看這款App* **** **** 看看人們在網上是如何評論它的,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如何使用它的?別人的評價與你的看法吻合嗎?如果不一樣是為什麼呢?

4.基於你所了解的這些,你認為這款App* **** **** 把你的真實想法記錄下來,儲存好對於日後的總結分析非常有用。

5. **** 如果沒有,為什麼?你的個人喜好與市場表現有什麼不同?你一定要理解這一點,這樣在未來你才能合理的修正你的看法。

開發一款優秀的產品沒有捷徑,只能透過細心的觀察和學習。在體驗每樣新事物時都自問一遍上述問題,你就能更好地判斷什麼樣的細節會導致什麼樣的行為。

好的產品絕不是偶然的,一流的設計師和產品人能夠讀懂人心。他們從很久之前就開始仔細觀察和研究人,包括他們自己,他們理解為什麼成功的產品或服務會成功以及為什麼失敗者會失敗。

這個過程不一定是在做產品評價,不必是測試或者面試提問,不是別人硬性的要求。僅僅是因為他們足夠感興趣、好奇,願意一遍一遍重複這個過程,最終才能夠開發出優秀的產品。

出自 36氪

【延伸閱讀】 7/9 創業小聚暨AAMA台北搖籃計畫年會 年會以「軟硬結合,啟動大創新時代」為主題,邀請Google、微軟、聯發科、華碩雲端、海爾、京東等知名企業分享經驗;並有多組團隊分享創新應用,如微程式資訊(YouBike)、創意引晴(影像辨識)、點睛科技(健身管理)、台灣智慧服務(智慧插座)、太和光(iBeacon)、英諾奧茲(Smart Ebike)、FlyFit (智慧腳環)、北京極科極客(智慧路由器)、北京PICOOC(智慧體重計),以及HWTrek硬體加速平台、Quest Venture等企業代表,多元角度探討未來趨勢、機會與實踐。 時間:7月9日(週三) 9:30-17:00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R201,台北市徐州路2號2樓 論壇報名:2人同行價、老友價、訂戶價、創新者價 參展報名:6/24截止 參見活動網頁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