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Facebook、Google都愛的資料中心地點(下)

四、政策誘因
北卡羅萊那州對伺服器課的稅較低,因此吸引了許多網路公司前來,畢竟伺服器是每三到五年就需要採購的設備,低稅率可以降低不少成本。
除此之外,Apple的不動產稅獲得州政府減半,Google(是最早進入該州的網路公司)從2006年建置資料中心也省下不少錢,估計以建築物30年的壽命推算,至少省了2.12億美元。
****五、水源充足****
資料中心必須「逐水草而居」,而北卡羅萊那有許多河川、天氣濕度也合乎需求。
Facebook的Furlong表示水主要用於冷卻,Facebook的資料中心就有水蒸氣降溫系統,讓進入資料中心的空氣溫度不會那麼高。Google也指出用於冷卻的水量每天約幾十萬加侖,因此Google開始使用回收水資源。
六、建置快速
Apple在北卡羅萊那州Maiden所建置的資料中心約在一年內完工,能快速完成建設的原因是Maiden已經有為資料中心推演的土地計畫。
沒有做好準備的城市通常不會被選中,因為大廠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資料中心被建置完成。
七、離東岸交通便捷
網路公司選擇北卡羅萊那州做為資料中心據點的另一個原因是到達東岸的交通便利。當一個網頁上的資訊要傳到東岸的速度太慢時,網路公司根本不會將該地納入考量。
北卡羅萊那州傳輸網路資料到東岸的速度和東岸城市互傳的速度差不多快。
八、近機場
資料中心的地點必須讓網路公司員工容易抵達,才能提供好的服務;通常資料中心中可以容納600到800名員工,正常工作時間中至少也有50到100名員工。
九、旅鼠效應
網路公司的資料中心群聚效應近期越發明顯,當一地有一至兩個大廠進駐,其他網路公司就會隨風而至,因為成功範例的示範效應很大。
資料中心事關上億美元的投資,跟風至少能免掉部分風險,同時光纖網路等基礎建設資源也能共享。
十、氣候
北卡羅萊那州稱不上寒冷,但至少不會又濕又熱,讓冷卻系統負荷量過高,也能減少冷氣的安裝數量。
Facebook的冷卻系統包括入口處的水柱以及讓進入資料中心的空氣變涼的冷卻盤。
出自Gig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