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編輯推薦】大唐1.72億美元入股 救得起中芯嗎?

Bnext 數位時代 2008-11-12
【編輯推薦】大唐1.72億美元入股 救得起中芯嗎?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看看中國半導體業最近的大事:大唐電信入股中芯國際,你是否似曾相識?你又知道在台灣的聯家軍是如何形成的嗎?

過去台灣晶圓代工為求生存,也就是獲得更有效率的代工產能利用率,紛紛扶植上游的IC設計業者,也就是養單給晶圓代工業者,其中,又以聯家軍軍容最壯盛,像是聯發科、聯陽、聯詠、揚智、聯傑、聯笙等,都有聯電轉投資的影子。這種直接進行IC設計、晶圓代工產業鏈整合的作法,在當時,的確讓聯家軍這塊黃金招牌,閃耀台灣半導體業,也讓聯電得以與台積電一爭高下。

用這段歷史來看近日中國的大唐電訊以1.72億美元,入主大陸本土晶圓代工龍頭的中芯國際,就可以很清楚得到同樣印證。

大唐控股做為中國自定3G規格TD-SCDMA的晶片設計之一,讓中芯國際最為直接地承接其高階通訊晶片的代工訂單,除了直接資金的挹注之外,更將有助於中芯國際加快其在晶圓代工製程的技術能力,以便縮小與台積電與聯電之間的技術落差。

畢竟,當晶圓代工大者愈大之際,中芯國際近年一直被外界詬病於在製程技術上落後台積電與聯電,只能淪為承接通用型晶片的訂單,很難獲得先進製程的IC代工訂單。同時,在晶圓代工成本愈來愈昂貴的趨勢下,更不可能有歐美晶片大廠願意當白老鼠,或因中芯可能因技術能力而推遲產品上市的風險。因此,直接接受中國本土企業入股的決定,對中芯國際最為合理,畢竟做為中國半導體業的看板企業,這塊牌子可不能砸。

只不過,看著台積電與聯電二者營收差距愈拉愈大,台積電十月綜合營收294.9億台幣,而聯電僅有79.06億元的落差,晶圓代工業者整合產業以養單的作法,看來或許有短期效用,但長期來看,如何培養自主技術,以及強化晶圓代工製程服務才是決勝關鍵,這部份可就不是砸錢入股就能輕鬆解決的了!(撰文=童儀展、編輯=陳怡如)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