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公司第一次該募資多少錢?這裡有一份實用指南

鈦媒體 2016-11-02
創業公司第一次該募資多少錢?這裡有一份實用指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對於「創業公司第一次該募多少錢?」我個人的觀點是這樣認為的,從邏輯上來講應該有三個方面:

  • 1、項目能估值多少?
  • 2、自己計劃要募資多少?
  • 3、到底能募資到多少?

這三方面的文字看上去沒多大聯繫,但是,仔細斟酌卻發現是有聯繫的。

首先公司成立了,產品上線了,核心團隊也快組建完成了、沒錢去推產品,快沒錢發薪資了,怎麼辦?找「有錢的人」,即投資人或者個人募資,募資之前是不是要去估值一下自己的產品值多少錢?能有多大的市場容量?是幾千萬美金的市場嗎?周轉一圈之後,就要根據市場容量、估值、未來的營運計劃等進行計劃了。

前面說的這些都是自己意願下的事,那麼,到底能募資到多少?這就是投資人的事了,因為,站在投資方角度講,是對等的,就賭一個期望值和運氣以及多年的投資經驗,有可能打水漂,有可能賺的身價倍漲。

總之,這個不是你考慮的,你該考慮的是一定要說服投資人把你計劃的錢,拿到手!那麼,該募資多少錢呢?

第一次募資:別激動得找不到方向

早期創業公司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精確的「估值」方法,你很有可能和VC在「討價還價」。這樣吧,換個角度來看,先讓我們限定討論的邏輯假設:

  • 1.萬事有一個起點;
  • 2.錢是在時間過程中增值的;
  • 3.我們吃飯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樓梯是一節一節地爬上去的,募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 4.公司的規模等於公司創造收入(包括利潤)的能力;
  • 5.賣方永遠希望以最高的價格出售;
  • 6.買方(理論上)永遠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購入;

創業者們非常著急的尋找錢,可就算你運氣好,一出門就撞上了一個「肥頭大耳」的VC,他問你需要多少錢,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給我20萬吧……不對不對說錯了,是200萬……不不不,又錯啦,還是給我2000萬吧。」

VC輕鬆地一笑又詭異地轉轉眼睛:「錢嘛,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你要告訴我,出這筆錢能買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如果這是你有生以來第一次找VC要錢,我猜這時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聽到一個女孩對你說「我愛你」那樣,會頃刻間面紅耳赤、不知所措。

創業者們,要是此時此刻的你一無所有、只有一個idea,請原諒我,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幫助你找答案。

不過,假如換了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絕對不會連20萬和2000萬都搞不清楚……我會精確算計好我未來6到12個月內必不可少的資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後這樣地對他說:「如果你能給足我6到12個月的營運資金,我可以給你1/3的公司股份,這是我的底線,絕對不會超過;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輩子的經營給全部包下來的話,你我肯定應該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討價還價:買方確認估值價格

早期創業的公司,尤其是還沒有成型的、沒有現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實在是很難確定出一道公式的。無論是創業者還是VC,可以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相互談判公司的估值和定價,應該客觀、理性、適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創業者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設法搞掂「第一個機構的投資人」來確認你公司的估值。因為專業的投資人通常不會莫名其妙地拍腦袋叫價砍價,他們會根據分析和判斷來對你的公司進行估值,其依據包括但並不限於: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如何?
2.有沒有類似的公司被VC投資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麼範圍?
3.算算看如果根據計劃發展,你的公司多久後要進行下一輪募資,在那時候,我投入的錢,至少會有幾倍增值?

看出來了嗎?估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拍拍腦袋就可以搞掂的。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礎上雙方討價還價和討論倍數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2.和同類被投企業比較估值是危險的,因為一旦發現市場上還有你的競爭對手,大多數VC就會把自己已經伸了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人們不是都說VC只投老大、老二的嗎?你要是老三的話,機會很小,即使有VC願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會比老大高;

3.VC其實算計得最多的,並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關心的事情。VC心裡有他們自己的一本帳,那就是在下一輪投資人進來時,或者在自己投資退出的時候,他們現在投入的錢到底有沒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幾倍?

別總想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募資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買米,你知道自己創業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飯,預測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輩子要消耗的大米等於25550斤。但是你不會把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買好,而是會每過兩個禮拜出去買一次,吃完了再買。實際一點吧,別老是白日做夢,搞定你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

新創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機構投資人的「認價」,等於萬事有一個起點。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後,你公司再募資時就容易很多。

VC投資的游戲就是:在我投入資金以後,這公司就要增值,換句話來說,當下一個投資人進來時,他理所當然要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長需要不斷地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會有一批又一批的VC願意一輪輪地把錢投入到你的公司里來。每經過一輪募資,股價就相應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早進來的VC的持股不斷增值,後來的VC不斷對公司重新溢價認價,公司的價值也就不斷地翻倍。

募資規模越大,風險越高,下一輪募資越難,因為投資者們需要不低於投資成本十倍回報的收益,早期的投資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數據表明,投資人更願意為一兩億的收益投資,而不願意為四五億的收益去冒險,因此設置低一點兒的資金額度更容易完成募資。

假如你在估值2000萬美元時募資500萬美元但沒能成長進入到下一輪估值的話,你會陷入困境,因為風險投資人厭惡「流血募資」(down round,即下調估值)。這將嚴重破壞你與之前投資機構的合作關系,VC管理團隊可能會出於無奈接受下調估值但他們會因此喪失繼續幫忙的動力! 切記,切記!

網路時代公認的「激進迭代」募資

產品原型階段

第一輪天使投資或自籌資金,募資金額 50萬新台幣,天使占股5%,團隊3人(可預備隨時加盟人選3-5人),產品上線,市場驗證,趨勢把握,用戶1萬-5萬人,該時間段維持三個月。

第二輪天使投資,募資金額 100萬-250萬新台幣,天使占股10%,團隊不超過7人,強化營運,迅速迭代,加強基礎平臺和基礎產品的核心價值和可延展性,產品要做到極致,用戶10萬-50萬人,該時間段維持3-5個月。

A輪募資

募資金額5000萬-1億新台幣,天使占股20%。

吸引牛人,每個牛人單獨出來都能是一個聯合創始人,每個牛人帶一個團隊,每個團隊做一個子產品,每個團隊5人左右,逐步增加到5個團隊,基礎平臺產品和管理不超過7人,營運不超過5人,共40人左右,每人都可以購買公司期權,按照A輪價格,一共不超過10%,可以少拿薪資,多拿期權。

基礎平臺加大運營力度,用戶擴展到一百萬人到兩百萬人,基礎平臺產品要繼續做到極致。

子產品原型不超過2周,群體批判修改時間不超過2周,研發上線不超過3個月,快速迭代。

A輪募資共不超過6個月。

B輪募資

募資金額 2.5億-5億新台幣,天使占股20%,公司和產品已經成熟,開始加速跑。

這是目前網路第一次募資比較公開的計算方式,教你第一次募資時如何確定自己融多少錢的估值!

今天就寫那麼多吧!由於沒有具體的案列,各創業公司的估值不一樣,具體的數值沒有辦法去分析,只能給出一個順序給你自己去參考:

第一個是:公司估值多少? 決定你跟投資人的討價還價,也決定你出讓多少股份的問題,也涉及到以後你用來激勵員工的期權問題,

第二個是:自己的計劃要募資多少?是根據你的項目營運、市場容量、用戶基數等去計劃的,不是拍腦袋來的。

你要詳細計劃到什麼程度呢?比如產品推廣,線上推廣:搜索引擎競價、DSP廣告投放、內容營運等,就計劃投入金額、人員配置薪資等;線下推廣:異業合作(預留多少合作費用)、地推(置辦物料、人員配置、社團活動組織等細節都要考慮到計劃中去),另外還有預留6-12月的其他運營資金。

第三;已經給出了現在流行的網路募資金額,對應的是第幾次募資!

都已經解釋那麼清楚了,還看不懂的,估計要自己狠狠地責怪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認知太少了,回頭狠狠的去「大補一頓吧」!

本文授權載自:鈦媒體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推薦閱讀

TAGS: # 募資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