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中,台灣依靠緊密的供應鏈和技術穩坐領先。而Jmem Tek執行長張振豐表示,台灣的地理優勢與產業整合度,在研發到量產的過程,為企業節省大量時間成本,是台灣進軍全球的優勢,其中一個可以發揮的領域,就是「資安」。
隨著AI發展以及量子電腦的技術突破,資安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Jmem Tek正是瞄準這個領域,正到了進軍全球的階段。
Jmem Tek是如何運用台灣優勢的?當時選擇資安領域佈局,看到的機會又是什麼?
台灣半導體業的觀察
「台灣從南到北的距離很短,坐高鐵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多家供應商的採購,這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效率。」Jmem Tek執行長張振豐直指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具領先地位的其一關鍵,他指出,從晶圓製造一路到零組件採購,這種高度集中的供應鏈正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
由於台灣地理範圍小,加上半導體產業資源密集,張振豐認定將研發中心設在台灣是最佳解,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產業供應鏈較為分散,導致產品開發週期拉長,他認為,利用台灣的地緣和產業優勢,以Jmem Tek為例,針對量子電腦超強算力所帶來的資安疑慮,在開發量子抗破解技術(PQC)的進度,能夠讓產品快速迭代並有利向外發展。
量子電腦崛起:傳統加密技術面臨破解風險
由於傳統電腦不再能夠應付繁複問題,像是隨機數生成、未排序數列中的最小值搜尋等等,於是量子電腦因應而生,有別於傳統電腦基於0和1進行序列計算,量子電腦可以透過量子力學中的「疊加」和「量子糾纏」特性,將量子位元(qubit)同時處於多個狀態,以量子糾纏將多個量子位元連結並進行運算。
然而,這也帶出資安領域將面對的嚴峻挑戰,像是傳統加密技術,如RSA和ECC等基於數學難題的加密方法,未來都將被量子電腦迅速破解。因此,張振豐指出,正因現有的加密技術在量子電腦前是不堪一擊的,因此,開發能夠抵禦量子攻擊的量子抗破解技術(PQC)更為重要。
「以現行AI來講一間公司的核心價值,其實最擔心的就是AI的演算法被人家偷取。」張振豐認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數據運算從雲端轉向邊緣運算,其實資安威脅也在增加,雖然邊緣運算提升了運算效率,但同時也增加了演算法被破解的風險。因此,著手硬體加密,企業不僅能防止資料在傳輸或儲存過程中被竊取,也能替AI技術提供一個更為穩固的保護。
如何拓及海外?雙階段全球市場策略
而在全球拓展方面,從開發量子抗破解技術(PQC),到推出具備抗量子電腦攻擊能力的安全晶片,張振豐也以Jmem Tek的市場策略進行解釋,第一階段會先推出ASIC專用晶片,以特定應用積體電路進行特定測試,包含數位訊號處理及人工智慧運算,去進行產品驗證和概念驗證(POC),在產品成功驗證後,就會進入第二階段,將核心技術模組化並推向全球市場。他說明,會提供IP設計模組給全球IC設計公司與製造商,讓其整合至不同應用場景中,這不僅有助於公司迅速擴展國際市場,還能進一步覆蓋物聯網、車用電子、AIoT等全球應用領域。
除此之外,針對海外市場的觀察,張振豐發覺,在參與美國紐約的Entry Camp活動中,企業也同樣關注AI演算法的保護問題,例如,該如何提升自家產品的資安,又或是防範核心技術被盜用等,對此,他積極計畫在美國與歐洲的布局,提出可以與當地企業接觸並洽談合作,往國際邁進。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