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國大約有7,300萬人為自由業者,且預計會逐年成長,並在2028年突破9,000萬人。台灣主計總處的調查結果同樣也顯示,2023年台灣非典型就業人口達80.6萬人,創近4年新高。
荷蘭新創Bubty就看準了自由業者增長的趨勢,為企業打造專屬內部人才資料庫,幫助企業統一管理自由業者。
專屬企業人才資料庫,用AI加速人才媒合
「隨著自由業者逐漸增加,管理自由業者的需求也逐漸增長,」Bubty的共同創辦人Lee Willoughby說,「我們為企業打造的內部人才資料庫,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過去,企業需要仰賴第三方平台尋找自由業者,從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對象,並進一步洽談合作。Bubty則直接幫助企業建立專屬的人才資料庫,讓企業邀請自由業者加入內部資料庫,自由業者也可以在系統內隨時更新個人簡歷與作品集等資訊。
當企業有尋找自由業者的需求時,Bubty系統會透過AI媒合符合條件的自由業者,幫助企業節省篩選人選的時間與資源。根據Bubty官網,他們的系統最多能夠省下30%的時間,並且每年節省3萬歐元(約新台幣100萬元)成本。
兩年收入成長240%,獲6000萬元投資
「統一管理自由業者的合約與薪資支付非常困難。」作為Bubty合作企業之一的Growth Division團隊表示。
企業能夠在Bubty系統上一站式管理自由業者合約、薪資等資訊。「Bubty簡化了我們與自由業者的合作流程,與Bubty合作對我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Growth Division團隊說。目前,Growth Division已經使用Bubty系統管理超過170名自由業者。
在自由業者盛行的美國與英國,Bubty都已經獲得多家企業的支持,並且在近兩年的收入成長240%。日前,Bubty宣布他們在種子輪中獲得175萬歐元(約新台幣6,000萬元)投資。他們會將這筆資金用於擴大在美國的業務發展。
「我們已經準備好引領自由業的發展。」Lee Willoughby自信地表示。
參考資料:Bubty、DHR map、EU-Startups、Tech.eu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