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區塊鏈問世10年,如何走進日常?以太坊V神透露2大更「去中心化」方法

區塊鏈問世10年,如何走進日常?以太坊V神透露2大更「去中心化」方法
自行拍攝/NFT Taipei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無論是NFT(非同質化代幣)、智慧合約,都是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應用,另外玩區塊鏈遊戲賺錢、用DeFi來投資等應用也都是靠它才能完成。以太坊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近日出席NFT Taipei發表演說,他指出,以太坊目前缺乏創新,但他仍看好未來5~10年發展,他為何這樣說?

以太坊缺乏創新?V神提出兩大更「去中心化」方法

人稱「V神」的Vitalik在NFT Taipei上表示,「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以太坊生態系,以太坊協議的開發速度比過往3到4年還要快。」

像是今年九月以太幣完成「合併」(Merge),將過去的PoW(工作證明)機制,升級到PoS(權益證明)機制,讓「挖礦」走入歷史也提升效率,團隊不停思考,如何把以太坊推向更遠的未來。

在訪談中,Vitalik也坦言以太坊已經沒有像之前一樣那麼創新,但整體來說都有照著去自己所想的去中心化的脈絡前進,未來5到10年內的發展值得期待。

原因是,Vitalik已經想出兩個方法讓以太坊更去中心化。第一,是將現有的以太坊生態系更擴大;第二,將生態系中的利害關係人總數、類別豐富化,不要讓少數特定群體把持整個以太坊的發展機會,並透露越來越多人加入一同開發的情況下,以太坊已經完成60%的開發目標。

在面對中心化跟去中心化兩者間的抉擇時,Vitalik認為中心化的作法其實更有效率,「我們唯一需要去中心化的理由,就是為了要規避監管機構。」他認為,「如果監管機構都不存在的話,那我們就能擁有一片快樂的淨土。」

針對近期FTX破產的事件,Vitalik點出,這代表在加密貨幣、數位資產的世界,要有更公開透明、足以保護用戶的相關規範,才能避免詐欺、不肖業者從中牟利。

scam_liar_詐騙_shutterstock_674706391Resize 1280.jpg
Shutterstock

區塊鏈技術問世多年,如何走入民眾日常?

在最後的觀眾問答時間,有人向Vitalik提出區塊鏈至少已經存在10年多的時間,未來要如何深入到20至30歲年齡族群的日常生活,讓它不在僅僅只是一個技術,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Vitalik表示,以1990到1995年「網際網路」剛開始成長發展的歷史作為借鏡,早先網路這個應用尚處萌芽階段時,只有有錢人能搶先使用,因為那時還有很多未知的技術尚未解開,也沒有很完整的基礎建設,反觀現今每個人都能輕易地在Web2的世界自由通行,是經年累月持續向外擴大生活化應用的緣故。

Vitalik補充,區塊鏈雖然也歷經跟Web2差不多10年多的時間,差別在於「沒有找到能投入日常生活」的關鍵技術,不置可否的是,若一個科技、技術、產品沒辦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影響力,自然就很難在市場生存。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孫敬,原文標題:區塊鏈技術10年了,還不能像網路一樣普及?以太坊創辦人為何說「缺少創新」?責任編輯:高敬原、林美欣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