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知名品牌價值研究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日前公布〈2022全球500大最有價值品牌〉報告書,針對全球5000家公司評比,標準包括行銷資源、利害關係人權益、業務績效等,選出全球前500大最有價值品牌、CEO、產業。
全球前十大價值品牌:蘋果、亞馬遜、Google、微軟蟬聯前四名
全球首家市值破3兆(約新台幣84兆1995億元)的蘋果(Apple),毫無疑問位居全球500大價值品牌之首,品牌價值高達3551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9682億元),較2021年成長35%之外,也是品牌金融發布全球500大品牌價值的最高紀錄。
品牌金融分析,蘋果的成長歸功於品牌價值的多元應用,除了營收占比過半的iPhone,去年蘋果花許多心力拓展新產品,像是新一代的iPad、iMac和全新產品AirTags,以及擴大服務範圍,如Apple Pay和Apple TV。
不僅如此,蘋果深知顧客重視的價值,如隱私權、環境友善。蘋果一方面要求供應商製程符合100%再生能源,也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調整App Store的透明度,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亞馬遜(Amazon)主要的成長動能在於物流,為彌補供應鏈的人力缺口,亞馬遜自2021年6月以來,雇用約1萬3300名新員工,近期也宣布要再招募12萬5000名臨時工。同時,亞馬遜也強化車隊、貨機等物流布局,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2426億元)解決供應鏈問題,以3503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819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二。
位居第三的Google,雖然在疫情前期,因客戶抽走廣告導致營收小幅下滑。隨著世界步入新常態,工作、消費、休閒紛紛轉往線上,雲端、廣告的需求反彈回升,使得Google的品牌價值相較去年成長38%,達到2634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3851億元)。
以台灣來說,入圍全球前500大的品牌包含台積電、富邦銀行、國泰人壽。擠進百大的台積電,較2021年成長55名,排名第93,品牌價值來到205億美元(約新台幣5753億元),成長66.5%。富邦銀行稍微退步,自319名掉到385名;國泰人壽則自435名前進到420名。
全球前十大最有價值CEO:微軟納德拉奪冠、蘋果庫克緊追在後
TOP1 | 微軟(Microsoft)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
---|---|
TOP2 | 蘋果(Apple)提姆.庫克(Tim Cook) |
TOP3 | 長城汽車集團 魏建軍 |
TOP4 | 騰訊 馬化騰 |
TOP5 | Google 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
TOP6 | Adobe 山塔努.納拉言(Shantanu Narayen) |
TOP7 | Netflix 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 |
TOP8 | 輝達(Nvidia)黃仁勳 |
TOP9 | Salesforce 馬爾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 |
TOP10 | 超微半導體(AMD)蘇姿丰 |
品牌金融表示,執行長的工作除了建立品牌和商業價值,此份調查也看重執行長能否在維護員工、投資人等利害者的權益的同時,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微軟(Microsoft)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榮獲2022年最有價值CEO第一位,將創新、團隊合作、多元包容性、成長心態融入企業文化,成功帶領微軟跳脫競爭思維、擁抱雲端,締造營收顛峰。
其他入選前十的CEO,多來自科技、媒體產業,也呼應在疫情期間,客戶、消費者在這方面的需求成長,像是居家辦公、數位轉型、遊戲娛樂等。如位居第二的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引領蘋果成為首家市值破3兆美元的公司,以及第四的騰訊執行長馬化騰、第五的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第七的Netflix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
而排名第十位的超微半導體(AMD)執行長蘇姿丰,不僅是唯一入榜的女性,也是AMD首位女性執行長。蘇姿丰自2014年接手後,鎖定高速運算,讓公司轉虧為盈,股價也飆升1300%。在全球晶片荒的情況下,蘇姿丰靠著靈活調度與決策,創下營收新高紀錄,2021年達到164.34億美元(約新台幣4585億元),年增68%。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企業入圍的僅有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排名第78。
科技業是全球最有價值產業,媒體業成長最強勁
在這份榜單中,最具價值的產業為科技業、零售業、銀行業。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大成長最快的品牌皆為新興媒體,包括抖音(TikTok)、Snapchat、Kakao,品牌價值分別成長了215%、184%、161%。
綜觀2021年,全球仍受到疫情的影響,數位娛樂、社交媒體市場需求持續增強,以首度入圍即躍升第18名的抖音來看,消費趨勢產生不可逆的變化。抖音的全球活躍用戶突破10億人,也是 Google Play、App Store 下載次數最高的應用程式,品牌價值從2021年的187億美元(約新台幣5237億元)至今年的59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6523億元),成長3倍。
在媒體類別中,其他表現突出的娛樂公司還有迪士尼(Disney)、Netflix、YouTube、Spotify,品牌價值成長幅度介於10%~40%,主因為消費者使用串流服務的比例大增。
科技業仍屬最有價值的產業,以全球前500大公司來說,科技公司累計的品牌價值接近1兆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6兆4330億元),不過幾乎由蘋果、微軟、三星集團(Samsung)包辦,在上榜的50家科技公司中,這3間企業的占比高達5成。
因疫情處於海嘯第一排的旅遊產業,整體的品牌價值與疫情前相比仍衰退,入圍500大的品牌從15間下降至9間。不過,受惠於疫情鬆綁,休閒和商務旅行部分回歸。入選的企業出現正成長的現象,又以飯店業成長最快,包括希爾頓(Hilton)58%、凱悅(Hyatt)26%。
航空品牌如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阿聯酋航空(Emirates)、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均有提升,但尚未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但是,樂觀來說,世界愈來愈適應與病毒共存,旅遊業的復甦勢在必行。
資料來源:Brand Finance、〈Global 500 2022〉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周頌宜,原文標題:2022全球最有價值品牌、CEO 公布:蘋果、微軟霸榜!台灣 3 間企業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