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計畫為起點的Google X實驗室,過去誕生了無人車公司Waymo,現在又有一個品牌將獨立出來,準備競爭B2B網路安全市場。
這家公司叫做Chronicle,其執行長斯蒂芬·吉萊特(Stephen Gillett)表示,自家首款產品「Backstory」就像為企業網路安全設計的Google Photos一樣:Google Photos能夠自動幫用戶辨識人臉,再依人物、時間、地點等為相片組織分類,而Chronicle能將這樣的能力,套用在企業內部的網路紀錄上。
在一家公司內部,每天會有許多透過內網伺服器的數據資料與使用紀錄,如哪個員工寄送了哪些資料、哪個員工建立了哪些檔案等。Backstory會自動記錄並整理這些資料,而企業主只要像用Google搜尋一樣,輸入「有沒有內部電腦傳送資料給俄羅斯政府?」等,就可以搜索內部紀錄。
Chronicle宣稱,Backstory處理速度較其他同類產品更快,跟Google搜尋引擎一樣,不用一秒就能顯示搜尋結果。
不僅產品品質可以媲美Google名號,Chronicle三位主要領導人之中的兩位,都是Google資深的安全部門工程師,他們擁有Google工作的精神,卻又不完全受到Google架構限制。
Chronicle表示,儘管Google是間仰賴用戶數據獲利的公司,但Chronicle並不是。他們保證自己並無法獲取企業客戶的內部數據資料,為此,Chronicle還設置了另一套法律與隱私政策。
Chronicle並沒有透露Backstory的定價,只表示已經有不少合作的企業夥伴,包含政府機構、科技與安全公司、保險公司等。
Chronicle所踏入的市場稱作大數據安全管理,在龐大每日數據之下,整理並提供洞察的應用,同類競爭公司包含IBM、Splunk與RSA。
坐立於Alphabet之下,Chronicle與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軟體開發巨頭Google以姊妹公司相稱,其技術能力從頭就獲得業界肯定,有了好的開始。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楊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