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千禧世代為在1980年與2000年之間出生的世代,這一代的人在網路時代下長大,近50%的人接受過或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在千禧世代逐漸成為社會主力的情況下,品牌與零售業勢必受到千禧世代消費習慣的影響。
「比起成本,千禧世代更注重價值,」紐約的財務策劃師Douglas Boneparth說道。意即,在收入不見得比過去世代高的情況下,千禧世代們更願意投入金錢在品質與享受上,與此同時,也更傾向於在購買前做調查。因此,當品牌的價值對目標族群的影響力下降時,配合時代為銷售策略做出調整顯得尤為重要!
1.針對廣告的載具
在這個智慧手機普及的時代下,台灣成人平均每人每天花上197分鐘在滑手機,因此銷售的策略勢必得考量到行銷載具的條件!
首先得考慮,網頁的排版是否適合在小屏幕上閱覽,其次是網頁的加載時間夠不夠快,最後才是廣告的內容夠不夠吸引人。
除了針對載具外,不可忽略的還有現在的網路發展趨勢,在雲端的演算下,線上的虛擬發展空間潛力無窮,將廣告與應用程式結合,甚至是發展獎勵機制:願意閱覽廣告,即可獲得應用程式中的獎勵等,這些都是接觸千禧世代的好方法。
2.製作高品質的影片
據影音廣告公司Animoto的統計顯示,六成的千禧世代更傾向於透過影片來了解企業品牌。由此可知,雖然製作影片不是行銷的必要手段,但影響力卻也不小。
高品質的影片能從情感層面吸引潛在的消費者,並藉此與消費者建立連結,所以與其追求影片的數量多寡,不如專注於製作真正能引起共鳴的高質量影片。
3.行銷轉戰社群平台 創意大比拼
根據麻州大學達特茅斯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的調查表示,千禧世代出生及成長於技術時代,傾向過濾掉社群上不感興趣的廣告,比起「被動」的接受,他們更樂於「主動」接觸感興趣的訊息。
廣告內容已然不再是吸睛關鍵,在這訊息流通快速的時代下,如何為品牌或是產品創造話題,引起消費者好奇與討論,才是致勝關鍵。
4.細分千禧市場 了解客戶的真實屬性
並非所有千禧世代皆對同一訊息感到興趣,事實上,若能明確鎖定消費族群並清楚其屬性,便能對此制定策略,提高引起共鳴的成功率!若順利引起討論,行銷的效果便會如同漣漪般慢慢擴散。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SmartM》,作者: 黃怡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