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網絡 SparkLabs 正式啟動台北計畫: SparkLabs Taipei,負責人邱彥錡(Edgar Chiu)稱將專注於協助台灣新創團隊進入他國市場,目標 IPO 或被收購。
SparkLabs Taipei 創投基金由台灣上市公司與國內外台裔天使投資人所組成,透過台灣資金投資台灣新創團隊。SparkLabs Taipei 加速器則預計在明年舉辦他們的第一屆成果發表日(Demo Day),每年將徵收兩梯次 8 到 12 家新創,每梯次進行三個月的培訓。依循典型矽谷投資入股加速器模式,每加入選新創最高也將取得美金 40,000 元左右的投資,SparkLabs 將佔有 6% 的股權。這種做法在國際間常見在台灣卻很稀少,獲選正式加入 SparkLabs Taipei 的「每個」團隊除皆會獲得投資外,並於加速期間享有免費辦公空間、培訓課程、擁有與來自矽谷、倫敦、以色列、新加坡、韓國、日本、香港等地導師學習的機會,平均每個團隊會配 3-6 位導師。
邱彥錡曾先後在資訊科技領先企業 IBM、HP 等公司工作,2013 年加入台北新創 Gogolook 擔任 COO 發展其 Whoscall 相關業務,在韓國網路公司 Naver 投資 Gogolook 後,邱彥錡獲邀至 Naver 旗下行動程式團隊 Camp Mobile,擔任台灣總經理。他同時也是天使投資人,也曾和幾位好友共同創辦 Jumpstart Global 人才加速器計畫,旨將培訓青年進入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及跨國公司新事業群為帶領團隊做好準備。
SparkLabs 是源自矽谷的創投基金,2012 年起在韓國首爾創立第一個 SparkLabs 加速器後,逐漸擴建自身的國際加速器網絡,在全球進行種子輪投資並輔導加速。SparkLabs 所有創始合夥人都擁有共同創辦、參與初創、或早期投資至世界知名新創公司,如早期投資 Siri, DeepMind 等經驗。這些合夥人都曾經歷從毫無資源、募得天使資金、累積階段性成功再獲得更多機構投資的過程,因此更能體會創業家懷抱理想在創業旅程中的艱辛與沈浮,這加深他們對孕育新一代國際創業家的渴望與使命。
不同於許多加速器只專注輔導團隊服務快速擴張外,SparkLabs 也致力於協助團隊募得後續投資。成立至今,參與 SparkLabs 加速器項目的新創團隊裡有超過 79% 獲得接續投資 (follow-on investment),這在國際創投與加速器產業裡是很高的比率。著名校友包含線上美妝品牌 Memebox 與數學學習平台 Knowre 等。
台灣資金、矽谷人脈、全球大型企業商務合作直接連結
邱彥錡觀察,儘管台灣研發能力強,但放眼國際我們的市場很小。新創團隊技術能力好,但在鏈結國際合作夥伴、進入國際市場相對缺乏經驗與資源。一流的人才都渴望追求快速成長與能施展長才的舞台,新創必須積極鏈結海外資源才能增加獲得世界一流投資機構關注、延攬頂尖人才、在國外出場等機會。
邱彥錡表示 SparkLabs 除了台北,在韓國、澳洲、北京、深圳、沙烏地阿拉伯都有當地的合夥人營運新創加速器,另外集團全球種子基金合夥人在矽谷、新加坡、香港、倫敦也有豐沛投資人與企業高階主管人脈。Edgar 透露在 SparkLabs Taipei 計畫宣布啟動後,就收到許多國際企業,例如全球音樂巨頭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美國洛杉磯總部、德國安聯集團 (Allianz Group) 亞太區總部、法國物聯網營運商 Sigfox 主動找上門合作。就他所觀察台灣傳統累積多年硬體製造與軟體研發經驗,智慧型手機佔比世界最高、對新科技接受程度高,是進行概念驗證合適的基地,也能測試基礎的商務模式。另外,台灣在交通地理位置上有優勢,北飛日韓、南飛東南亞國家都可在半天內到達,要安排商務會議都很方便。然而,台灣大公司對於跟新創合作比較陌生,更遑論投資新創。他認為,大公司要保持成長動能必須與新創企業合作、尊重新創的原創價值;而新創公司透過與大公司合作加速建立成功案例典範,有機會規模化複製成功經驗、拓展更多企業用戶。
目前 SparkLabs Taipei 與四大會計事務所:勤業眾信(Deloitte)、安永(E&Y)、安侯建業(KPMG)、資誠(PWC)、專注提供新創法律服務的立勤國際法律事務所、專注於國際品牌行銷的赤峰國際行銷(Red Peak Asia)、 專注品牌定位與行銷管理的奧美公關(Ogilvy Public Relations)、高科技公關顧問服務的霍夫曼公關顧問公司(The Hoffman Agency)等都有合作,這些夥伴除提供培訓課程外,亦會針對新創團隊目前的情況提供專業諮詢,也會投入其海外分公司資源協助台灣團隊於其他國家落地,提供從市場情報、使用者訪談技巧、公司設立、海外人才聘僱等協助。
SparkLabs Taipei 創投基金是採用投資入股的天使機構,背後資金來自中國信託創投、Bravovia Capital、104 人力銀行、台裔矽谷創業家等機構與天使投資人,獲選新創企業皆會獲得美金 4 萬元等同於約新台幣 120 萬元的投資資金,SparkLabs Taipei 將取得至多 6% 股權,若團隊尚未對外募資,Edgar 也建議創辦人可選擇對創業家較友善的 SAFE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Equity) 合約,獲選團隊將接受三個月加速培訓,並在 Demo Day 上向國際投資人與跨國企業進行簡報。SparkLabs 為非純財務型投資人,除帶入資金外,另給予國際導師資源、創業培訓課程、鏈結國際企業合作機會、串接國際投資人人脈等資源,對目標放眼國際市場、正在拓展國際業務的創業家而言是很實用的。「我們課程規劃包含產品開發、雲端架構設計、股權結構、創業財務會計、國際品牌行銷、數位廣告投放、公關媒體應對、募資簡報等,這些課程都將免費提供給獲選的團隊,部分課程甚至將跟專家做一對一諮詢,客製化答覆。」Edgar 很有信心地表示,
SparkLabs Taipei 也延攬多位成功於海外出場的創業家作為顧問團隊,包含 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Steve Chen)、Kabam 共同創辦人周凱文(Kevin Chou)、以及 Red Octane(Guitar Hero)共同創辦人黃中彥(Charles Huang)與黃中凱(Kai Huang)。陳士駿創辦的 YouTube 過去以 16 億 5 千萬美元被 Google 收購;周凱文所創立的 Kabam 2017 年被南韓遊戲公司 Netmarble 以 8 億美元收購。而黃中彥、黃中凱兄弟則是創辦 Red Octane 被美國公司 Activision 收購,兩人所開發的吉他英雄(Guitar Hero)是首款賣破十億美元的電玩遊戲。
透過導師們在美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國的出場經驗,期望縮短創業家獨自探索時間,投入更多心力在產品研發與市場擴張。在 Edgar 開始宣布要啟動 SparkLabs Taipei 計畫的同時,這些成功創業家紛紛主動表示想找機會分享經驗、投資台灣好的新創,用各種形式支持台灣新一代創業家,這樣的人脈資源與經驗非常珍貴。創業家成功出場後再回饋給更多初創企業的例子在矽谷常見,他希望能把這樣的風氣帶來台灣,自認為無法獨自完成的他,也期待能獲得大家支持一起投入。
目標被收購或 IPO,題目不限、申請的新創需有國際發展潛力、創業家要擁有使命感、執行力高
職涯創辦或參加過不止一次新創的 Edgar 很能體會新創團隊那種用非常有限資源與速度賽跑的感覺;他認為,新創團隊專注用盡全力是基本盤,週末大部分都是跟其他夥伴在咖啡廳一起工作度過,整個在新創工作的摸索過程有如 LinkedIn 共同創辦人 Reid Hoffman 所說:「跳下懸崖落地前完成組裝飛機」。
問道什麼樣的題目或創業家特質適合他心目中 SparkLabs Taipei 的團隊,邱彥錡認為,台灣在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虛擬與擴增實境、金融科技、電商等領域都有發展潛力,若要快速拓張國際市場,得懂得善用數據分析與應用的優勢。但無論題目為何,他認為只要有決心與執行力就有優勢。
「我們正在找有使命感、執行力高的創業家,他們正在專注解決特定領域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有國際發展潛力的,最好已做過市場驗證獲得初步成果。」 SparkLabs Taipei 期望能協助團隊找到產品與市場契合的機會 (product-market fit) 並驗證商務模式的可行性,更進一步在團隊所設定的指標中達到快速成長,新創團隊最終被收購或 IPO 都是我們瞄準的目標。「我們成立初衷是協助初創企業快速成長,歡迎已有產品、正準備或已經在拓展國際市場的團隊申請。」 Edgar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