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中美貿易戰一波三折,不過中興通訊應該邁過了史上最大的危機,不少人也開始反思中國在科技行業上的一些缺點,比如「扶不起的晶片產業」。
不過當我們為一家擁有 8 萬員工的中國公司的命脈被攥在外國企業手裡而不甘時,美國矽谷的投資者其實也在為中國科技行業的崛起而惴惴不安。
最近在舊金山舉辦的一場活動上,來自矽谷的眾多投資人表達了對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的擔憂,認為中國科技行業將逐步蠶食矽谷的市場份額。 其中紅杉資本合夥人 Mike Vernal 認為:在 3 到 5 年內,中國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等科技領域可能會遙遙領先美國和矽谷。
Mike Vernal 認為中國官方和科技行業正步調一致開展創新是關鍵,他表示 中國的科技企業在自動駕駛和資料共用等領域上受到的監管和限制較少,而美國新創企業在面臨相對嚴格的監管。 在場的多位投資人都對 Mike Vernal 的觀點表示認同,另一位風險投資人 Tomasz Tunguz 則表示除了來自官方的大力支持,中國的人口數量和較少的隱私資料法規,讓中國公司可以有機會利用更龐大的資料樣本來訓練 AI ,加快了人工智慧的發展。
根據 CB Insights 的數據,中國人工智慧公司獲得了全球 AI 投資 48 %的資金,而美國的這一數字為 38%。
百度去年喊出了「All in AI」的策略,在去年的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前總裁陸奇在演講中曾表示: AI 是中國的歷史性機遇,AI 對社會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都是空前的。
也有人不認同 Mike Vernal 的預測,在場唯一一位反對者 Cowan 認為科技行業不是贏者通吃的零和博弈,中國的創新也可能對全球經濟和消費者都受益。 其實矽谷投資人如此妄自菲薄,與其說是看好中國科技發展,不如說更多是在表達對美國創業環境的不滿,這些投資人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移民改革計畫會導致矽谷人才的流失。 Mike Vernal 列舉了微信的例子,在成為風險投資人前他曾在 Fcebook 任職 8 年,負責 Fcebook 的搜索業務,他表示 Facebook 早年對中國的山寨社交軟體感到憤怒,現在卻十分羡慕微信。
WhatsApp 和 Messenger,在微信面前都相形見絀了,這兩個團隊都希望擁有微信這樣強大的影響力。
不過 Mike Vernal 列舉的主要是軟體層面的互聯網創業,而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距離成熟的商業應用還有一段距離,因此矽谷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行業的「溢美之詞」也不必太當真。過去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憂慮也被不少媒體提及,《經濟學人》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在過去二三十年間,中國在許多科技領域已經與歐洲、日本或是美國並駕齊驅。 不過隨後文章話鋒一轉,就指出中國科技崛起的原因可能是採取了不公平的手段,當時川普正以此為由計畫向中國徵收高額的懲罰性關稅。中國媒體此前也曾梳理過美國額建議徵稅清單, 其中如航空航太、資訊和通信技術、半導體和醫藥等行業,中國目前跟美國的差距還不小。
在前幾天的「未來論壇 X 深圳峰會」上,馬化騰就呼籲更多關注相對薄弱的基礎學科: 像我們所處的互聯網行業,雖然現在講「新四大發明」,講移動支付在全球領先,但實際上這還都只是科技應用,回歸到基礎科學研究來說,整個中國其實基礎還是非常薄弱。
儘管微信月活已經突破 10 億,是中國的國民級應用,馬化騰還是對科技行業充滿擔憂,而他說的也是事實。移動支付再先進,沒有手機終端,沒有晶片和作業系統,競爭起來的話,你的實力也不夠。只有在正視這種差距的前提下,未來中國才有可能真的在互聯網科技領域上不落任何國家的下風。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愛范兒 ifanr》,作者:李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