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首席執行長Marc Benioff在去年公佈第三季度財報時說過:「我們預計2018財報營收將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這意味著我們將比其他任何軟體公司更快速地實現200億美元。」
日前,Salesforce公佈Q2財報,算是如願以償。財報稱,該公司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上漲26%,收入達到25.6億美元,略高於分析師一致估計的25.2億美元。每股收益33美分也高於估計,多出1美分。並且,Salesforce.com將全年利潤預測上調一美分,並將收入預期上調1億美元,預計在103.5億美元至104億美元之間分析師此前預計收入為102.8億美元。
具體到區域和產品上,美洲區收入成長24%,歐洲/中東/非洲區成長34%,亞太區成長25%。Salesforce的旗艦產品Sales Cloud(銷售雲)成長17%,Service Cloud(服務雲)成長21%,Salesforce Platform成長32%,Marketing Cloud(行銷雲)的總體成長動能最強勁,達到57%。
與此同時,Marc Benioff發推特稱:「Salesforce贏了,Oracle輸了。」現在目標爭取年銷售額達到200億美元。他補充:「許多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說,我們不可能會取得這樣的成績。」但透過內部自身發展,公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這個目標,目前既有的多達150億美元的遞延收入和未開帳單的收入表明這一點,另外該季度未開帳單的遞延收入其成長幅度達到30%。
雖然成長強勁,外界仍充斥質疑聲
Forrester Research研究公司的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Andrew Bartels表示,「實際上,就Salesforce創造的每一美元收入而言,它將其中的約45美分花在銷售和行銷上。如果你把這麼多的錢花在銷售和行銷上,要是沒有獲得那種收入成長狀態才奇怪。」他認為,Salesforce的季度淨收入少得可憐,不過表示這未必表明其商業模式很糟糕,「這是一種獨特的商業模式,但它並不適合大多數公司。」
歸根究底是SaaS模式跟傳統軟體買斷模式之間的較量。SaaS是一種訂閱式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下,財務報表背後的邏輯都改變,所以,對SaaS公司的財務分析、及估值模型,都要相應改變。
通俗點理解,假設獲客成本為10萬,每年續約5萬,按道理第三年就開始回本盈利,實際上,誰也不會在前兩年乾等著回本,都會選擇把收回的錢繼續銷售,因為要做利潤很簡單,從停止投入的一秒開始,之後續費都是利潤,而市場盤子只那麼大,前期應該做的是圈地。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