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日本航運業擁抱無人駕駛,更喊出要在2025年打造一支大型無人駕駛團隊

36氪 2017-06-12
日本航運業擁抱無人駕駛,更喊出要在2025年打造一支大型無人駕駛團隊
36氪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無人駕駛是當下熱議的話題,其中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鋪天蓋地,無人駕駛飛機的動態也不在少數。相比之下,陸空兩道之外,無人駕駛商船的消息就要少得多。在這之前,只有勞斯萊斯宣佈要開發無人駕駛貨運船舶。現在,日本的航運業也要踏入這片藍海了。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包括商船三井和日本郵船在內的日本造船公司,計畫打造一隻無人駕駛商用船隊,包括250 艘貨運船隻。這些船隻將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在浩瀚的海洋裡乘風破浪,尋求最安全、距離最短、最廉價的路線航行。按照計畫,這支船隊將在2025年投入使用。

在這支船隊當中,毫無疑問將會裝備物聯網,使各種設備可以收集航運資料。有了資料之後,將會使用人工智慧軟體,來分析天氣預報及其他資訊調整船舶的航向。

鉛筆道2.PNG
36氪

而且,它還可以監控船隻的維護情況,在問題發生之前預測故障,這將有助於避免海上事故。他們希望每年能減少2000起海難事故。

根據德國保險公司Allianz在2012年發佈的一份報告,75%-96%的海上事故是人為錯誤的結果,並往往是由於過度疲勞。自動駕駛不存在疲勞的問題,有望大大降低船隻本身的風險,同時也降低船員受傷甚至死亡的機率。

不僅如此,自動航行船隻的裝載量也將更大。由於船上不需要搭載船員,現有船隻的某些功能就可以剔除,比如甲板室、船員居住艙、通風設備、暖氣設備和汙水處理系統。

日本航運業也對這項技術寄予厚望。他們希望藉此來提振日本航運業正在下滑的市場占比,從目前的20%成長到30%。

在這項計畫中,十多家日企將聯合制定新的燃油標準。日本政府也將在本月編制的一個國家復興戰略中加入自動航行船隻的開發。日本國土交通省(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縮寫MLIT)也將在資訊收集等方面提供支援。日本希望依靠公私合作,讓本國的航運業可以引領國際標準。

目前,日本郵船公司已經開始研究相關技術,讓船隻透過資料來評估碰撞的風險。日本海運公司正在研發了一個系統,在故障發生之前對船隻的狀況進行預診斷,比如發動機和燃油狀態。

不過,雄心勃勃的日本航運公司並非此領域第一個挑戰者。去年6月,勞斯萊斯透露要開發無人駕駛船舶,該公司相信,完全無人駕駛的船隻將在2020年下水。

在這之前,挪威也在特隆赫姆峽灣(北海海灣)劃出一片測試區域,這是世界上第一片允許測試無人駕駛船隻的海域。芬蘭的相關機構(包括芬蘭海洋產業協會、芬蘭交通通信局等)也在與勞斯萊斯等企業合作,討論在波羅的海部署無人駕駛船隻。

顯然,無人駕駛海運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按照預測,無人駕駛船隻在2020年之前就會出現;到了2025年,一些前瞻的航運公司可能就會在公海,部署沒有任何船員的遠端控制船;到了2030年,遠洋無人運輸船就會普及。

不過,這對船員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或許,未來的船員將會轉型成另一種專業人才,他們將會很少下海,只會在陸地上的辦公室遙控船隻直達彼岸。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還有每週聚焦徵才、創業活動的「創業小聚每週電子報!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梁风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